譚光偉
(貴州省印江縣天堂鎮(zhèn)陡溪小學 貴州 印江 555200)
所謂“問題學生”就是教室內(nèi)的旁聽生。在課堂上沒有真正參與到課題教學中,他們的學習總是成功少、失敗多,作業(yè)毛毛草草,寫字皺皺巴巴,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考試不會做、發(fā)呆,對學習沒有上進心,沒有虛心向上的情緒,更沒有勤奮好學的習慣,在班上受到老師的冷眼、學生的歧視,在家里受到家長的責怪。從而放任自由,自暴自棄,越滑越遠。
這些學生就是老師們常說的“問題學生”。其實,他們并不是努力不努力的因素。而是內(nèi)心隱藏著一種自卑的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礙。嚴重影響著“問題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認真研究矯正對待學生的心里障礙的方法,解決其心理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合理地滿足他們多方面,不同的心里因素的需要。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友善待人,尊重“問題學生”的人格,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滿足他們自尊的需要。在班里:“問題學生”以前是不被人尊重的,其事實上他們最在乎別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我在的班,可以“問題學生”的地位是很好的。如課堂上,比較簡單的問題,我會先照顧他們。通過判斷他們的眼神就可以斷定他們是否能完,如果回答不正確,我會微笑地對她說:“沒有關(guān)系,你是很棒的,在認真思考思考?!闭n間活動時,我會組織“問題學生”一起游戲。然而,當他們有過失時,我會耐心跟他們溝通交流,對他們進行說教育等等,通過這些,讓他們在班里享受平等的待遇,處處讓他們感覺自己是被人尊重的,從而獲得精神上的鼓勵并產(chǎn)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
2.加倍關(guān)愛,滿足“問題學生”被愛的需要。每個學生都有被愛的需要,對“問題學生”來說,被愛的過程需要顯得跟家明顯。他們由于學習成績差,會遭到同學的白眼,家長排斥,心里上有被遺棄的感覺,如我們班的一個女孩,因為母親離開后水父親,由于沒有母愛,有一段時間頭發(fā)亂七八糟,上課發(fā)呆,了解這些情況以后,我們在生活中對他特別照顧,給她梳頭,教他一些自理能力等等。有了我加倍的關(guān)心或照顧,這個孩子重新看到了希望,逐步樹立了學習的信心,在學習上有了一定的進步。
3.以評語為契機,幫助學生自我教育的成功,又是可以利用合作業(yè)批改附言,給“問題學生”以藝術(shù)性的批評,對他們身上的亮點給予充分的肯定,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達到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目的。
4.做好家訪時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重要措施。協(xié)調(diào)班主任與家長的關(guān)系是一門藝術(shù),更是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適時地家訪,既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還會對自己的工作起到事半功百的效果。訪問中態(tài)度要誠摯,言詞要懇切。
5.對學生不能“挑肥揀瘦”,要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學校是教書育人,傳播我文化的一片凈土,教師是傳導業(yè)解惑的“靈魂工程師”,學校老師面對“問題學生”即使管理難度大,也不能一推了之,教育者成功的關(guān)鍵,意識要抓住課堂改革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不能挑肥揀瘦,應該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