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澤妙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岑溪市第一中學 廣西 岑溪 543200)
啟發(fā)式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成的對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起著不可或缺作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良好形成,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這種教學方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走進數學課堂,參與課堂的教學,使他們處于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活動最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促使他們去仔細觀察,去細心分析,不斷地進行探索,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比如:學習“概率”時,教師可用拋硬幣,讓學生猜正反面的小游戲來導入課堂。讓學生對概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對概率有更多的求知欲,這時,教師的啟發(fā)式教學就完成了第一步。又如:在教“三角形三邊關系”這內容時,讓學生用多媒體動畫演示不同長度的三條邊拼成不同的三角形。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導入,學生的探究欲望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探索更多的知識。還可以將謎語、詩歌、對聯(lián)等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突破數學教學的學科范疇,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對啟發(fā)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數學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有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工作者,應針對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知識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教育事業(yè)才能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戰(zhàn)。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應該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學會學習,并引導學生得到提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他們的求知欲望一定會得到提高,這樣教師既不能死板地要求學生追求知識,而是應該把課堂的時間留給學生,能給學生獨立的思考空間。如果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能夠始終保持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一定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一種力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可以說,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并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教師對學生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就能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和探索,并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和學習。
例如,在講授余弦定理時,以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為引線,提出問題:任意三角形是否有類似的結論?這樣的結論是否能包含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這樣從相關或相似的內容中提出問題,讓學生以舊引新,學習新知識,學會分析、猜想、證明等數學學習方法。又如講究“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一點到兩腰的距離之和等于腰上的高”后,引申和改變命題的條件,把“底邊上的任一點”改為“底邊延長線上任一點”,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結論,進而再把等腰三角形改為“任意三角形”,一步一步啟發(fā)學生登上一個又一個高峰,啟發(fā)學生由因索果,從而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時機恰當,便會出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對于數學的啟發(fā)式教學也是一樣的。我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蓖ㄋ椎恼f便是當學生思考良久之后要放棄的時候,亦或者當學生想描述描述不出來的時候,這時便是老師進行啟發(fā)的最好時機。
找準時機進行啟發(fā)想要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遵循兩個原則。第一便是把握時機。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對角線性質時,可以先留出幾分鐘時機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當學生理解到內涵卻沒有辦法下筆時,老師可以進行第一個啟發(fā),幫學生把思路引到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上面來,當學生不知道從哪個角度進行時,可以拋出第二個啟發(fā),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這樣通過老師的及時的點撥、引誘,便使學生分析出了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第二便是要主動創(chuàng)造出時機??梢曰趯W生的學習能力、水平、特點以及課本的知識點之上,進行創(chuàng)新情境,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好的啟發(fā)環(huán)境,使學生在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嘗試新題的環(huán)境中。
啟發(fā)的問題必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若開始提出問題太難,學生積極性易被打消;若問題一直較簡單,學生感到無思考必要,也達不到教學目的。例如,在講完絕對值這個難懂的知識點后,可提問:①5的絕對值是多少?-5的絕對值是多少?②絕對值等于10的數是什么?③數軸上與原點距離是8的點表示的數是什么?④數軸上與-1表示的點距離是8的點表示的數是什么?然后老師再抽學生評價、補充。又如,在講完“同類項”定義時,老師可這樣提問,分別抽學生板書:①寫出兩個同類項;②寫出兩個含字母X的同類項;③寫出兩個含字母X,次數是5的同類項;④寫出兩個含字母X、Y系數分別是-2和3,次數是3次的同類項。最后抽學生分別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對同類項的知識就會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再如,在講完單項式這個概念后,老師可抽學生板書:①寫一個單項式;②寫一個系數是-2的單項式;③寫一個次數是2次的單項式;④寫一個含字母a、b系數是-5,次數是2的單項式。最后抽學生評價、補充。
總之,“啟發(fā)式”教學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說它是藝術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說它是科學,是因為其中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工作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