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序鵬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縱觀個人的成長發(fā)育,幼兒時期是個體身體成熟,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學生對于速度敏感協(xié)調的學習,更多的出現(xiàn)在體育的課堂常規(guī)教學當中,因此,如何更好的在課堂上進行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體育游戲又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于小學的體育課堂,體育游戲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十足,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進入或者是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都會極大的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學生能更好的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游戲自身就是一種基本動作教育,通過游戲,更好的進行走跑跳投等一些基礎性的動作訓練,更能在此過程中收獲快樂。既體驗了體育的課堂,又收獲了綜合技能
經常參加體育游戲活動,能促進神經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心肺功能的提高,有效地發(fā)展體育協(xié)調、靈敏、速度和彈跳力等身體素質。近些年伴隨生活水平提高,學生身高、體重等方面都較有明顯提高,但肺活量、臂力、耐力、心肺功能相對差,學生中近視率在近年飛速增長,中考體測項目中引體向上完成度非常差。這與學生缺乏運動有密切關系。體育游戲運動量一般都不大,大多是一些靈敏性練習,活動和休息經常是處于在交替當中,因此學生能堅持較長時間的游戲而不感到疲勞,同時在游戲期間可充分享受游戲的樂趣。在這個年齡階段,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和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高、反應快,最適宜選擇速度性和靈敏性的活動。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素質。
眾所周知,體育游戲更多的是團體的項目,又有很多的游戲,帶有競爭性以及對抗性,學生在進行此類的課堂游戲時,會激發(fā)學生的交往能力。例如在進行兩人三足以及捕魚等團體項目時,能提升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學生只有齊心協(xié)力,才能完成好此項目。又有迎面接力等競爭性的項目,學生在比賽時為自己的隊伍加油打氣,在自己進行時拼盡全力,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
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而又是未知的,如何在規(guī)則的影響下,得到更大的收益,以至于獲得比賽的勝利,就存在個人決策的影響,例如丟沙包,看似簡單的游戲,如何進行選擇,是先打掉運動能力強的隊員,還是先把較弱的打掉,就是一個決策。能否通過傳沙包合作,在規(guī)則允許的條件下完成比賽,更快的獲勝,則需要學生更多的思考以及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學生在游戲中收獲了快樂,而且在其中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看似簡單的道理,在學生當中如何進行教育,怎樣進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體育的課堂中,就能很好的引導,邊線就是邊線,出了邊線,就是出局,只能等下次游戲開始時進行,哨聲就是命令,哨聲一響,不論進行到什么程度,就要立馬中斷,這些在體育當中很常見的規(guī)則,實質上是對于學生很好的教育。哪里是紅線,哪里不能觸碰通過老師教練的積極引導,學生所能理解的甚至遠遠超過一堂體育課所帶給他們的。在其中,學生知道了什么是規(guī)則,如何遵守以及實行,這無疑是教育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由于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講究“和為貴”、“忍為高”,所以我們的競爭意識是不強的。謙虛謹慎、三思而后行等是我們所提倡的一種美德,但是這一種良好的文化,卻存在著他的弊端,在集體項目中,尤其是同場對抗性項目,在身體條件同等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運動員相較于日韓,普遍存在差距,不善于對抗甚至是不想對抗,存在于國人的思想之中,如何進行正確的引導,就要從小對其進行引導,鼓勵對抗,鼓勵競爭,培養(yǎng)勇爭第一的意識,才是正確的。從歷史的長河中來看,成功者都具有極強烈的競爭意識和相應的競爭能力,正是競爭,才使他們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從而變得卓爾逸群。
學生體育游戲大多離不開跑、跳、鉆、爬、攀登等,這些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課堂進行中,要首先考慮游戲是否符合所授年級,另外,學生進行時的環(huán)境,學生的活動范圍、人數(shù)、運動量,也必須考慮周到,既充分地注意游戲的效果,又切實做到安全第一。
體育游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增強身體素質,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之下進行有效的教學,就需要教師教練按照學生條件選擇適宜的游戲,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根據(jù)所教授的內容合理創(chuàng)編一些有針對性,適宜學生的游戲來豐富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的參與課堂,在快樂中學習,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素質,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