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卓
(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甜水學校 遼寧 盤山 124100)
1.1 借助語文活動的平臺展示自我。在這個多元信息時代,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良好的競爭意識將使一個人立于不敗之地。語文教學中有大量這樣的機會可以為教育提供契機。意志品質是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克服困難而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獨立行動、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機會,使其意志力得到了鍛煉。任何學習、勞動及文體活動中取得的成績,都需要參與者為實現(xiàn)目標而表現(xiàn)出堅毅、頑強和果斷的精神,在必要時還需要表現(xiàn)出超眾的勇氣。通過各種活動,提高了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精神,也在潛移默化中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教學中的各種機會,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課外活動,比如書法比賽、賽詩會、文學社團活動等,使學生的日常生活多姿多彩,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豐富而又健康的情感,在實踐中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
比如在古詩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多讀詩,增強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感情,我舉行了一次古詩詞朗誦比賽,要求每位學生都從課外書上找一首老師沒有教的詩詞進行朗誦,并請其他語文老師作評委進行點評,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顒又?,我建議評委老師先說出他的優(yōu)點,再委婉地指出他朗誦中存在的問題,我則對學生朗誦的詩詞進行總結發(fā)言,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了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精神,也在潛移默化中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1.2 在閱讀中健全人格,成就優(yōu)秀的自我。在學校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首先一環(huán)就是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而語文課堂教學更是主渠道的重要陣地。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把語言文字訓練與先進的思想、優(yōu)秀的品格、科學的思維方式融洽起來傳授是十分重要的。即所謂文以載道,文道結合,潺潺細水,長流不懈,滋潤學生的心田,長此以往,便可在學生心靈中產(chǎn)生共鳴,使教育效果在學生身上扎根、滋養(yǎng)、生長。如教學《老王》一文,教育學生懂得奉獻,懂得關愛他人。教學《太空一如》一文,教育學生培養(yǎng)熱愛科學、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教學《偉大的悲劇》一文,教育學生敢于挑戰(zhàn)自然,學會生存等等。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人的積極情感是一切活動強有力的鼓舞者和發(fā)動者。孩子們的心靈,恰如一池明亮清靜的湖水,需要我們去投上一個激情的石子,已蕩起他們情感的波浪,喚起他們求知的欲望,然后引導他們在情趣盎然中去完成學習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認知活動的活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的激發(fā)有多種形式,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情感。小學生特別好新好奇,我們可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追根求源,推動他們攀高涉險,催開他們智慧的蓓蕾。如在教學《觀滄?!芬徽n時,我們的學生基本上沒有親眼目睹過這種罕見的壯觀景象。在學習這一課潮來之時一段,我讓學生先觀看錄像,再閉上眼睛,聽潮水奔騰、沖擊的錄音,想像潮來時的氣勢,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中的描寫,最后,談出自己的體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們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除此以外,挖掘教材內涵,變序講讀課文,制造懸念,渲染氣氛,均可激發(fā)學生情感,特別是把“激將法”用于教學,學生在“看誰答得精彩”?!翱凑l最聰明”的強烈情緒鼓舞下,則會更竭盡全力去思考,教學中會取得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學表明,中學生缺乏長期持久集中精力的能力,這是自然現(xiàn)象。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必須科學設計45分鐘教學活動,合理調劑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以消除學生疲勞厭學心理,始終保持情趣盎然。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要變單一的“講授課”為“語言文字訓練課”、“語文活動課”,45分鐘里,統(tǒng)籌規(guī)劃,整體安排,聽說讀寫穿插進行,有機結合,眼耳口手多種感官交替使用。在智能訓練的同時,又伴隨非智力因素的活動,并根據(jù)學生反映,及時調整教法、學法,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了厭學情緒,立即要變換方式方法。如開展一些小比武、小表演、課堂游戲、評比競賽等,在這些豐富的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上進心。中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在積極加強學生語言文字訓練,開發(fā)學生智力的同時,又積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就一定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成為高素質的一代新人。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創(chuàng)造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天地,讓學生放飛個性,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