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 王海燕
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從中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隨文練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根據所學的課文閱讀內容進行言語實踐的遷移過程,因此,采用適合的方式開展隨文練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隨文練筆的興趣,不能夠硬性地要求學生,讓學生感覺到寫作的困難,而是利用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隨文練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隨文練筆的課堂中,而不是被動接受和敷衍,同時,教師也要注意鼓勵、挖掘一些真實有趣的隨文練筆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進行《麻雀》的課文教學時,首先可以讓學生閱讀整篇課文,讓學生提煉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并概括文章的結構,教師可以在一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與概括,接著教師進行課文教學,突出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愛,教師可以將其與生活結合,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自己是如何關愛的,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以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件事情為隨文練筆的切入點,讓學生將自己的真情表露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這篇文章拿給家長觀看,不僅能夠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還能夠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隨文練筆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進而有效開展隨文練筆。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好語文教材,及時捕捉隨文練筆的練習點,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從隨文練筆的實際情況來看,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仿寫。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十分經典的,也十分具有教育的意義,其文風都是十分優(yōu)美的,語言、詞匯句子都是精雕細琢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突出優(yōu)秀的句子,給學生詳細講解,讓學生對此進行模仿。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精彩與閃光點,為學生挖掘出更多的仿寫典范和素材,在文章結構方面,學生也可以進行仿寫,借鑒作者的寫作手法,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例如,教師在進行《蟋蟀的住宅》的教學時可以突出課文的結構,作者通過利用平敘和引導讀者思考的方式對蟋蟀的住宅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激發(fā)讀者的興趣,進而讓讀者想要深入閱讀,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結構對螞蟻的住宅進行描寫。
其次是補寫。教材中一些課文由于表達的需要,很多地方會出現(xiàn)空白,就是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其進行補寫。例如,教師在進行《牛和鵝》的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補充金葵叔叔和作者的對話,金葵叔叔在知道作者以后不怕鵝了會對作者說些什么。
最后是續(xù)寫,教材中有些課文內容會留給人回味無窮的感覺,文章還沒有結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續(xù)寫,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繼續(xù)寫下去。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隨文練筆的原則,并依此進行隨文練筆的教學,其具有開拓性、適度性、有效性以及反饋性等原則。開拓性指的是教師在選擇隨文練筆點的時候,既要和教學內容聯(lián)系,又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fā)揮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寫作。適度性指的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隨文練筆點,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同,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效性指的是教師要選擇學生可以適應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隨文練筆的興趣,讓學生自主進行隨文練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反饋性指的是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或者改進教學方法,進而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隨文練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隨文練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隨文練筆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寫作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真正投入到課堂中,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