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霞
(張掖市第二中學,甘肅 張掖734000)
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由于數(shù)學學習成績差而選擇了學習文科。殊不知,對文科生而言,數(shù)學依然是主要學科,依然是高考拉開成績的重要科目。因此,對文科生而言,學好數(shù)學知識、提高數(shù)學能力非常重要。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文科生數(shù)學學習的策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無一不在告訴我們,要學好數(shù)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對于那些由于數(shù)學成績較差而選擇學習文科的學生而言,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展示數(shù)學之美,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對稱美、簡潔美。其次,教師要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學習的過程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設置懸念、組織數(shù)學游戲、鼓勵學生實際調查等等。再次,教師要善于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只要學生有一點點進步,教師就要及時表揚、鼓勵,使學生體會到成功,進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最后,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雨露,能使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因此,教學時,教師不能僅僅關注優(yōu)等生,不能忽視中等生,尤其要關愛“學困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不放棄,相信通過努力,自己也能夠邁入優(yōu)等生的行列。
教師上課選擇的例題很重要,要難易適中。如果教師上課設置的例題難度不合理,不符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學一開始就照著參考書或者教材上的內容來講,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大減,做作業(yè)敷衍了事,收到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筆者認為,要提高文科生學習數(shù)學的效率,教師首先要摸清自己所教學生的底,了解他們的基礎和思維水平。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整改例題。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編改,要難度適中,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但又要學生通過思考和學習能夠解決,屬于“跳一跳就能摘得到的桃子”。這樣的例題,不僅學生感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課堂中的動手動腦很重要。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大多數(shù)是“滿堂灌”。教師說得太多,學生動得太少。顯然,這樣教學,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尤其對于抽象思維能力一般、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的文科生而言,讓他們僅僅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述來徹底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動手操作在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之間搭建了橋梁,能促使學生對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透徹理解和輕松掌握。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適時組織學生動手操作。
比如,教學“線性規(guī)劃”這一內容,如果只是通過教師講課,不讓學生在課堂上參與操作,學生對于求目標函數(shù)最值的原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當這類問題上升到帶參數(shù)的線性規(guī)劃問題之后,學生就變得不知所措。而適時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對于數(shù)學一般的文科生而言,對很多問題的理解并不是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對問題的思考一定是不夠全面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深究教材內容,選擇學生適合討論的問題,適時組織學生通過討論進行解決,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掌握更加牢固。要強調的是:學生討論完成后,教師要及時總結和補充,且總結和補充一定要到位。對于學生出錯的地方不能直接否定,而要委婉、巧妙地引導學生找出思維的漏洞和短板,讓學生搞清楚自己出錯的原因,并分析尋找到解決的對策。
學生犯錯是教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教師要做好糾錯工作,將學生的錯誤及糾錯變成寶貴的資源,使之為教學服務。筆者認為,做好每一次考試甚至每一次作業(yè)的糾錯,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題目的海洋里失去方向。筆者認為,教師在指導學生糾錯前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這道題考了哪幾個知識點或者哪些公式?2.這幾個知識點和這幾個公式的具體內容是什么?3.自己出錯的原因是什么?是思維出現(xiàn)了誤區(qū)還是知識點不熟悉?如果是思維上的誤區(qū),下次如何繞開這種誤區(qū),不再重復犯錯?如果是知識點的不熟悉,那就要多加練習來鞏固。如果堅持以這樣的方式糾錯,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錯誤重復出現(xiàn),進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