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渭源縣鍬峪第一小學 田建春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實用了,也滿足不了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學生無法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科素養(yǎng)也無法形成,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都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這時語文老師就應該主動尋找新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各種各樣的需求,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老師使用少教多學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有諸多益處,讓學生的綜合水平得到質(zhì)的飛躍:一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至關(guān)重要,提高閱讀能力,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會相應提高。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語文老師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能夠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點,因此,語文老師要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老師在上課時采取少教多學的方式,可以把學和教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讓學生通過自學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二是可以放開學生課堂時間。學生上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中,卻是老師講課占了一大部分時間,這就使得屬于學生自己的課上學習時間減少了,這種情況下,如果理解的知識稍微有些難度,那么學生就更加無法在課堂上完全理解知識,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但是少教多學恰好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語文老師的講課不再占用大部分的課上時間,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上的時間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語文知識,從整體上理解課文,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是把所有的語文知識全部都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少教多學正好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通過少教多學,提高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語文閱讀的優(yōu)美之處。
比如,語文老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就可以使用少教多學的教學方法。語文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一遍課文,然后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這篇文章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說明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我們?yōu)槭裁匆Wo地球?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去閱讀課文,可以讓學生不用老師帶領(lǐng)就對課文形成深入的理解,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如果遇見了陌生的字詞,也會自己查閱字典或是問其他學生,這樣比老師直接教給學生字詞記憶更加深刻,更加方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語文老師在上課時可以多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多多回答問題,比如在學習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出自己的疑問,語文老師再針對學生的疑問給學生解惑,充分發(fā)揮少教多學教學方法的作用。
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的時候要多注意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要隨時了解學生不懂的地方,給學生一些提示,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語文老師在講課時要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怎么講就怎么講,語文老師可以在上課時和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當一次小老師。需要注意的是,語文教學本就是訓練學生應用語言文字進行溝通與實踐的過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內(nèi)容理解學習新課改的理念,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比如,語文老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浪淘沙》這首古詩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跟老師互換角色,選擇一名學生當小老師,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給同學們講課,例如,小老師可以先給學生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事跡,解釋古詩的含義,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等。用這樣的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的枯燥和乏味,讓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充滿了樂趣和不確定性,學生會覺得語文課非常有意思,這樣會使得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上下一節(jié)語文課。小學語文老師在上課時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nèi)容,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個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