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娟
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教學游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教學游戲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應該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在教學中合理的應用教學游戲,從而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教育游戲提出了幾點策略。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事物的認知也處于比較淺顯的層次,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很多內(nèi)容學生都不能做到徹底的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合適的課堂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游戲的場景,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中,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具有很強的情境性,故事情節(jié)也比較明顯,教師可以在這樣的課文中融入教育游戲[1]。比如,在學習《花瓣飄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教室外面,讓學生聞一聞校園里的花香,觀察花瓣的顏色和形狀,直觀的感受花瓣飄香的感覺。然后,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玩擊鼓傳花的游戲,當擊鼓聲停止時,教師可以讓持有花朵的學生說一說觀賞花瓣和聞花朵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在小學生的心里都有很強烈的心理需求,他們希望自己既是一個研究者,又是一個探索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和思想,從而獲得他人的肯定和認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shè)計一些具有益智性質(zhì)的游戲,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比如,在學習《夕陽真美》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中需要學生掌握十個生字的用法。在備課時,教師可以準備十張寫有生字的卡片,每一張卡片選取不同的顏色,將卡片的形狀制作成花瓣的形狀,然后再制作一個沒有花瓣的花朵形狀的卡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帶領(lǐng)學生認讀課文中的生字,然后帶領(lǐng)學生玩“為花朵貼花瓣”的游戲。在學生掌握了生字的用法后就把寫有這個生字的花瓣貼在花朵上,直到學生能夠認讀所有的生字為止。通過這個帶有益智性的游戲,學生能夠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和記憶,參與課堂的熱情會非常高漲。
小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而且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或者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在其中包含了一些角色。針對這樣的文章,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玩分角色表演的游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教育游戲時,教師要對游戲教學的基本原則有良好的把握,將游戲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在學生完成游戲之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而全面的評價。教師要肯定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xiàn),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教師也要指出學生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進行改正。除了傳統(tǒng)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使學生對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有更好的認知,從而有效的提升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狐假虎威》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各個小組的成員分角色表演課文中的故事。在學生完成表演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出表演的最好的一個小組,并且給予其一定的表揚。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學生對故事中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對這個故事的寓意會有更深的體會,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教育游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合理的融入游戲,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