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榮飛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zhèn)中心小學
小學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在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品質,磨煉學生的意志,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小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在中長跑訓練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此,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訓練方法,從而有效的提高中長跑訓練的有效性,提高體育鍛煉的水平。
在當前小學生中長跑訓練中,學生常常存在厭倦心理,對中長跑缺乏興趣,導致這一原因的主要問題為:
在進行中長跑訓練時,不少教師急于出成績,并沒有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而是在中長跑訓練中加大了學生的運動量,導致學生常常超負荷運動,進而感到身心疲憊,并且很容易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此種方法雖然短時期內能有一定的成效,但不利于學生長久的發(fā)展。
教師對中長跑認知不足,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訓練氛圍過于沉悶,學生提不起中長跑的興趣。同時,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設置明確的訓練目標,使得中長跑的作用得不到體現(xiàn),進而影響了鍛煉效果。
部分教師習慣于為學生安排訓練任務后就放任學生進行自由鍛煉,從而導致學生缺乏教師的監(jiān)管,在實際鍛煉中并沒有完成教師的任務,導致訓練的強度不足,進而影響了訓練效果。
由于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進行中長跑訓練后,常常并沒有安排學生進行合理的放松運動,進而導致學生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并且身體機能得不到有效的緩解,長久下去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正常發(fā)育和成長。
教師在學生進行中長跑時,并沒有傳授學生正確的動作技術要領,忽視了小學生與成年人之間的差異,過于注重對學生耐力的訓練,忽視了動作技術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的動作不夠規(guī)范,不能有效的挖掘學生的潛能。
在進行中長跑訓練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為學生合理的安排中長跑運動量。首先,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中長跑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來安排運動量。同時,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對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所以,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調動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他人的贊賞。對此,教師可借助小組合作、比賽競技等形式來增強中長跑訓練的有效性。
針對于中長跑強度不足的問題,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為學生布置合理的訓練任務后,可安排一名學生進行監(jiān)管,檢查學生完成任務的程度,并要求學生達到教師對強度的要求。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進而有效的完成中長跑訓練計劃。
教師在進行中長跑訓練時,要將其與普通的跑步訓練區(qū)別開,加強對學生跑步技術要領的傳授,可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技術要領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輕松的掌握。同時教師及時的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同時,教師要認識到放松運動的重要性,從而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學生放松運動的時間,從而保證每個學生在訓練后都能得到身心的放松。教師可借助一些游戲活動來設計放松活動,進而在寓教于樂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了學生今后的學習。在傳統(tǒng)的中長跑訓練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根據(jù)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過程進行評價,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構建健全的評價體系,首先要注意自己評價語言的準確和得體,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同時,要注重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并且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真實情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杜絕對學生出現(xiàn)責罵、體罰的情況,從而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總而言之,中長跑訓練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及時的解決當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