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
高職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加強學生的體育認知、鍛煉身體,也要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未來作出考量。通過拓展訓練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自身的團隊協作意識,使得學生能夠主動改善環(huán)境,自主找尋完成任務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能力進行拓展訓練很有必要。
國家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是要學校對學生的道德水平以及修養(yǎng)加強培育,大力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學生的審美鑒賞力,要讓文化底蘊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注重樹德育人。高職體育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橋梁。體育教學不僅是鍛煉學生身體的途徑,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品質教育的前沿陣地,體育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都很有幫助。[1]
拓展訓練的前身是一種Outward Development 的戶外培訓機構。后來才逐漸被許多國家吸收改良,成為現在的拓展訓練模式,即Outward Bound。原本指的是在未知中征服狂風暴雨,勇敢無畏的前往絕境,并且獲得成功的勇敢者們。拓展訓練通過層巒疊嶂的高山、波瀾壯闊的河流這些戶外條件,利用群體意識進行分工合作,來挑戰(zhàn)自我,發(fā)揮個人潛能。達到學習、欣賞、提升團隊凝聚力的目的。[2]
既然要進行拓展訓練,那么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團隊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原有的體育教學中,雖然也是通過借助比賽、游戲對學生的團隊意識進行構建,卻沒有帶來好的教育結果,使學生的體驗始終不夠深刻。培育核心素養(yǎng),要以促進和推動學生的群體意識發(fā)展為主,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個人在團隊中所承擔的職責,進行訓練的項目,最好是突出表現在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向上的,諸如極速戰(zhàn)車、驛站傳書、真人CS 等項目,這些活動都需要通過團隊的整體配合才能夠完成,不顧及團隊個人英雄主義都只會帶來不利的后果。故而,拓展訓練是以團隊合作的精神為主導,加強學生的群體認知能力,讓學生,明白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以及懂得通過優(yōu)勢互補和溝通合作解決問題。[3]
當今社會的辭職人數比任何時期都要高,很多學生畢業(yè)之后,缺乏職業(yè)精神和拼搏意識,總想著如何逃避責任和遠離困難。其實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有怎樣讓學生直面困難的相關課程和訓練,只是教學模式的單調,內容不具備趣味性,很多學生都不感興趣。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失去對體育訓練的熱情,無法達成培養(yǎng)的目的。但是在拓展訓練中,許多訓練模式學生從來沒有接受過,且比較新穎,好奇心和參與積極性都被激發(fā)出來,完成了許多艱辛的任務。因此,可以借用拓展訓練來對學生的拼搏進取精神進行鍛煉,令其衍生成為職業(yè)精神。
拓展訓練不是一般的體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第一,若是學生身體素質單薄,不僅很難進行拓展訓練,而且會導致一定的安全風險,對學生造成負面效果。所以在進行拓展訓練之前,一定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避免學生出現肺活量不足、下肢力量不足或者體能不足、技術動作不到位這類問題。第二,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在拓展訓練中,如果心理素質不高,就很容易出現驚慌失措、不能完全依據老師的指導完成任務、心理防范意識不夠而造成不必要的運動風險這類情況,因此在拓展訓練開展前,一定要對學生的身心素質進行強化。[4]
高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能僅存于體育課堂上,偶爾也應該進行一些戶外輔助性的訓練。戶外訓練可以通過湖光山色、青山碧水這類人文環(huán)境,利用自然環(huán)境與拓展訓練進行結合,學生熱情參與的同時,還降低了自身的疲憊感,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激發(fā)。通過借助戶外的拓展訓練的模式促進學生的組織意識和實踐能力,達到拓展訓練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可以借助體育拓展訓練來進行,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熱情,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團隊意識,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開發(fā),讓學生能夠協調發(fā)展。但應該先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然后通過訓練來增加一些戶外輔助訓練,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