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八個節(jié)氣?????????????????????????????????????????????????????????????????????????????????????????。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即太陽黃經(jīng)為210度時為霜降?????????????????????????????????????????????????????????????????????????????????????????。
“霜降”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xiàn)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对铝钇呤蚣狻逢P于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中國黃河流域已出現(xiàn)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樹葉枯黃,片片凋落。
霜降,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jié)氣對我們的影響。民間各地的霜降風俗各有千秋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jié)氣,夜晚地面熱量散失非???,溫度可驟然下降到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結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霜降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東北北部、內(nèi)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土壤凍結,冬作物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qū),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兩到三個節(jié)氣。
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jié),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shù)也是不一樣的。
霜降習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霜降時節(jié)氣候多變,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但要注意應適量而止。
2、霜降吃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jié)氣的重視。霜降時節(jié)補什么好?
在閩臺地區(qū),他們認為適合秋季進補的食物就是鴨子,所以一到深秋特別是霜降時節(jié),鴨子都會銷售的非常好,甚至出現(xiàn)售空的情況。不少賣鴨子的店也會在廣告上寫上霜降來臨的字樣,提醒大家去購買鴨子。
3、霜降吃牛肉
除了上面我們說到的鴨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例如廣西玉林,這里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卜,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山東農(nóng)諺更有意思: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看來還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4、霜降賞紅葉
除了吃,其實霜降還有很多好玩的項目?!八~紅于二月花”。
霜降過后,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開始漫山遍野地變成紅黃色,如火似錦,非常壯觀。
大家一般都外出登山、欣賞美景。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云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5、霜降賞秋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古人贊美霜降美景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南朝梁代吳均的《續(xù)齊諧記》上有記載?!八抵畷r,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尤其是南方地區(qū)氣候溫和,霜降期間,田疇青蔥,橙黃桔綠,秋菊競放。
霜降養(yǎng)生返回頂部不少人一定都知道馬上就要霜降了,這個時間的氣溫會越來越低,夏天的炎熱酷暑已經(jīng)徹底離我們而去,冬天馬上就要來了。在酷暑和嚴寒之間的秋季,雖然十分短暫,但是對我們的養(yǎng)生卻十分的重要,你知道在霜降的時候應該如何養(yǎng)生嗎?霜降節(jié)又有那些習俗呢?
節(jié)氣養(yǎng)生
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是進補的好時機。
從“立秋”到“霜降”只有90天,但氣溫卻降了15℃——20℃。講究養(yǎng)生的人們?yōu)榱擞?,會在霜降前后開始進行食補。這一做法在民間流傳甚廣,相關的民諺不勝枚舉,如“補冬不如補霜降”、“一年補到頭,不抵補霜降”、“霜降進補,來年打虎”等等。
研究顯示,蛋白質被攝入人體后會釋放30%——40%的熱量,而脂肪、糖類的釋放量則分別為5%——6%和4%——5%,蛋白質的這種特性被稱為“特殊熱力效應”。這說明,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因此蛋白質是最適合霜降時節(jié)補充的營養(yǎng)物質。另外,充足的蛋白質公平能提高人的興奮度,使人精力充沛。根據(jù)營養(yǎng)學分析,肉類蛋白質含量由多到少依次為:羊肉、兔肉、雞肉、牛肉、鴨肉、豬肉。
不聲學家我們選擇進補食材時不能只依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更重要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慢性病患者、脾胃虛寒者以及老年人進補時要遵循健脾補肝清肺的原則,選擇湯、粥等氣平味淡、作用緩和的溫熱食物,其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能更好地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保持精力充沛、防治疾病的功效。
霜降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處于秋末冬初,此時陰盛而陽衰,自然界里的萬物都趨于休眠狀態(tài),動物為了蓄養(yǎng)精氣,紛紛開始冬眠?????????????????????????????????????????????????????????????????????????????????????????。我們?nèi)祟愐膊焕?,一定要順應著氣候的變化,調(diào)節(jié)起居飲食,以便更好地抗寒過冬。霜降時節(jié),氣溫可能突然下降,晝夜的溫差會拉大10℃以上,而我們的皮膚和呼吸系統(tǒng)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變化。這時,慢性病患者和那些體質差、抵抗力弱的人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發(fā)燒。另外,冷空氣的刺激會使人體血管發(fā)生收縮,血壓突然上升,從而誘發(fā)各種心臟血管疾病。
專家指出,要想預防以上疾病,關鍵是要保暖,而且體質差的人群,預防工作一定要及時做好。有冷天哮喘發(fā)作史的人,要提前服藥預防;有高血壓病史的人,也要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物,定時檢查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發(fā)生意外。
俗話說“寒從腳生”,因為霜降過后就是更冷的立冬,所以這個時候人們一般都會穿厚的鞋襪,給腳部保暖。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臍腹部的保暖同樣重要。臍腹部指的是上腹部,這個部位的特點是面積大、皮膚血管密集、表皮薄,而且這個部位皮下沒有脂肪,有很多神經(jīng)末俏和神經(jīng)叢,所以這是個非常敏感的部位。不采取恰當?shù)谋E胧┑脑?,寒氣很容易由此侵入人體。
由于腸胃都在臍腹部附近,所以在此受寒后極易發(fā)生胃痛、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嚴重時還會使胃劇烈收縮而產(chǎn)生劇痛感。寒氣如果侵害到小腹,還會直接導致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各種疾病。
因此,臍腹部的保暖不能忽視。不僅要適時增添衣物、用被子蓋好腹部,還可以多用手掌順時針按摩肚臍。如果已經(jīng)受了寒氣,而且病情比較重,可以把半斤到一斤粗鹽炒熱,然后裝進用毛巾縫制的口袋里,趁熱敷在肚臍上。
霜降時節(jié)宜運動
晚秋時節(jié)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飲食調(diào)養(yǎng)方面,可多吃健脾養(yǎng)陰潤燥的食物。此時的肅殺景象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霜降時節(jié)同樣是農(nóng)民伯伯農(nóng)事最忙的時候。
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jīng)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運動能給身體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體溫調(diào)節(jié)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人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后的氣候變化。
此外,還需順應“春困秋乏”的生理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jīng)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下面舉幾種代表性食物
1、鴨肉:
鴨肉是霜降時節(jié)必吃的食物之一。鴨肉不僅富含蛋白質,可及時補充夏季的過度消耗,且其性涼,具有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的作用。
2、大棗:
大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P以及鈣、磷、鐵和環(huán)磷酸腺苷等營養(yǎng)成分。大棗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克鮮棗肉中含量超過400毫克,有人稱其為“天然維生素C丸”,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民諺說: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大棗是霜降養(yǎng)生水果的首選之一。
3、柿子:
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柿子營養(yǎng)價值很高,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個人一天吃1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4、栗子:
栗子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節(jié)氣的進補佳品。中醫(yī)認為栗子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緩解脾虛。將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餅,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的兒童,以增加食欲,調(diào)理腸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虛寒所致的慢性腹瀉患者早日康復,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氣虛乏力的食療驗方。
5、牛肉:
霜降前后要多吃牛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有“肉中驕子”的美稱。中醫(y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霜降養(yǎng)生吃一些牛肉,可以治療中氣不足、氣短體虛、筋骨酸軟、久病貧血、面黃體瘦、頭暈目眩等癥狀。不過,牛肉不可過食,每餐約80克即可。
6、白蘿卜:
霜降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冬季將要到來,養(yǎng)生首先推薦白蘿卜?!岸蕴}卜夏吃姜,不要醫(yī)生開藥方”中說的就是蘿卜所具有的功效。中醫(yī)認為,白蘿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開胃健脾、順氣化痰之功效。白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增強免疫力,促進腸胃蠕動,以增加食欲等?????????????????????????????????????????????????????????????????????????????????????????。
秋末時節(ji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除了以上六種食物,同樣可以多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霜降食譜
(1) 柿子餅
【材料】柿子2個,面粉、豆沙餡各100克。
【調(diào)料】植物油適量。
【做法】
1.柿子洗凈,去皮、蒂,果肉盛入碗中,加入面粉,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餳發(fā)15分鐘。
2.取出餳好的面團,切成劑子,搓圓后按扁,包入適量豆沙餡,收口捍緊,做成柿子餅坯。
3.平底鍋放植物油燒熱,放入柿子餅坯,蓋上鍋蓋,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2)鮮菇燴豌豆
【材料】香菇150克,豌豆100克,水發(fā)玉蘭片200克。
【調(diào)料】植物油、蔥花、姜末、味精、香油、水淀粉、高湯各適量。
【做法】
1.香菇洗凈,切塊,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干;豌豆洗凈,入沸水鍋中焯兩三分鐘后撈出,瀝干;水發(fā)玉蘭片洗凈,瀝干,切片。
2. 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入蔥花、姜末爆香,下香菇、豌豆、玉蘭片,煸炒片刻。
3.加味精、少許高湯,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炒勻,淋上香油即可。
來源: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節(jié)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