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無公害茶葉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因此如何提高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水平,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是我國相關工作者應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茶葉需求量逐漸增多,特別是無公害茶葉,由于其更加的綠色、健康,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更加有益,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為此種植戶應重視無公害茶葉栽培,不斷提高栽培技術水平,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保證無公害茶葉的質(zhì)量,從而促進茶葉產(chǎn)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
1、選擇生產(chǎn)基地
在無公害茶葉栽培過程中,應合理的選擇生產(chǎn)基地,首先土壤應以酸性或弱酸性沙土為主,應保證營養(yǎng)豐富、土層深厚,且具有較強的透水性以及良好的土壤肥力;其次應保證種植基地病原菌符合標準要求。對于無公害茶葉種植基地,菌數(shù)應在104-105個/g范圍之內(nèi),與此同時對于寄生蟲卵數(shù),應保證在10個/g以下。最后應保證無公害茶葉種植基地重金屬含量符合標準要求,對于汞含量和鎘含量,應保證在0.3mg/kg以下,對于鉻含量和銅含量,應保證在150mg/kg以下,對于鉛含量,應保證在250.0mg/kg以下,同時種植人員應認識到越綠色的無公害茶葉,重金屬含量越低。另外還應注意茶葉周圍的環(huán)境,應避免選擇在污染企業(yè)的下風向或者污水水源的下游栽培茶葉,保證種植基地周圍的空氣、水源達到標準要求。
2、整地施肥
在選擇好茶葉種植基地,還應做好整地施肥工作,可以將草料、秸稈等,翻耕到土壤中,使其成為土壤有機養(yǎng)料,提高土壤養(yǎng)分含量,改善土壤活性。如果種植區(qū)域的土壤以往種植過茶葉,則應施加一定的綠色有機肥料,向土壤中引入蚯蚓,促進土壤更加的疏松,有效改善土壤結構。
3、品種選擇
在無公害茶葉栽培之前,還應科學、合理的選擇茶葉品種,這對茶葉栽培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具有直接影響。在選擇茶葉品種時,需要充分考慮種植區(qū)域的實際情況,所選擇的茶葉品種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適應種植區(qū)域的自然條件,同時茶葉品種還應具備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以及抗性高等特點。另外對于不同的茶葉品種,還可以搭配種植,例如按照20%特早生、早生的茶葉品種和30%的中生、晚生品種,搭配種植,可以有效提高茶葉種植的品種和質(zhì)量。
4、茶葉栽植
茶苗種植過程中,應抓住時機,一般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秋栽,要在霜降前后進行,另一個是春栽,要在驚蟄至春分之間進行。在秋栽和春栽時,都不能過早或者過晚,否則對茶苗的成活率造成不利影響。種植時,無論是單行種植,還是雙行種植,都應控制好行距。在具體栽植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順序,即沾漿-定植-夯實-澆水-封土-蓋草,保證茶葉栽植的效果。
5、田間管理
水肥管理:在茶葉生長期間,還應做好水肥管理,為茶葉提供所需水肥量,以促進茶葉健康的生長。這就要求種植人員應合理的施肥和追肥。施肥時,可以先施用一定量的農(nóng)家肥,再施用一定量的復合肥料,例如每667m2施用2t農(nóng)家肥和30kg的磷酸鈣和硫酸鉀,完成施肥后,應用土壤覆蓋。茶樹的健康生長還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還應做好蓄水保墑工作,應定期為茶水進行澆水,可以挖設溝渠和建設蓄水池,將雨水以及地面徑流收集起來,用于茶樹的灌溉,保證茶樹具有較高的含水量,還可以節(jié)約水資源。
修剪管理:枝葉管理對促進茶葉更好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種植人員還應重視枝葉的修剪工作。在具體茶樹修剪工作中,需要考慮茶樹分枝習性以及樹冠定形等。茶樹的整形修枝應促進茶樹向著矮、密、狀、齊方向發(fā)展。修剪時,還應采取正確的修剪方法,一般主要有三種方法,即輕剪、輕修平、深修剪。這三種修剪方法具有不同的修剪效果,輕剪主要是對茶芽數(shù)進行調(diào)整,通過修剪,刺激樹冠快速發(fā)芽、產(chǎn)枝,輕修平可以保持樹冠平整,深修剪主要是修剪主產(chǎn)枝,將老枝、枯枝等,及時的修剪掉。
二、無公害茶葉病蟲害防治措施
在無公害茶葉栽培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病蟲害,如果不能進行有效防治,將會對茶葉的健康生長產(chǎn)生嚴重的不利影響。為此可以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防治
無公害茶葉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種植人員應加強對茶樹的觀察,注意是否存在茶蚜、茶蛀等,一旦發(fā)現(xiàn),應及時的修剪掉枝葉,并將其病蟲害枝葉深埋土中。其次應保持種植基地內(nèi)部良好的環(huán)境,應定期清理雜草、枯枝、病枝,避免蟲卵繁殖。最后還可以引入一些蟲害的天敵,有效除掉蟲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蟲害天敵的數(shù)量,否則會影響茶樹的生長。
2、物理防治
在無公害茶葉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還可以采用一些合適的物理防治方法。例如可以設置黑光燈,對害蟲進行誘殺;設置粘色板,對害蟲進行粘殺;設置超聲裝置,對害蟲進行驅趕。這些物理防治措施,具有低成本、高效的特點,一般大面積無公害種植基地,可以采用上述的物理防治措施。
3、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主要是采用一些化學藥劑進行防治。例如茶白星病,可以采用甲基托布津噴霧或者50%多菌靈1000倍噴霧進行防治;茶餅病,可以采用70%甲基托布津或者20%粉銹寧1000倍進行防治;茶炭疽病,可以采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百菌清500-800倍進行防治。在使用化學藥劑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的確定化學藥劑的用量,同時還應進行嚴格的檢測,避免茶葉化學藥劑濃度超標。
綜上所述,在無公害茶葉栽培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茶葉種植基地,合理的選擇茶葉品種,注重茶葉栽植和田間管理,同時還應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學防治等措施,加強無公害茶樹的抗病能力,保證無公害茶葉的品質(zhì),從而促進無公害茶葉產(chǎn)量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 442200 湖北省竹山縣上庸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