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坤
摘要:作為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關鍵組成部分,口語交流能力不論是對學生現(xiàn)在的學習溝通,還是今后的學習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廣大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這一開放學科的優(yōu)勢特點,通過聽、說、讀、寫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拓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口語的機會,幫助學生積累更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交際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前言:
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發(fā)展語言的重要時期,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大腦十分活躍,若能夠基于此加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鍛煉,一定能夠取得理想成果。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有機整合現(xiàn)有資源、條件,為學生盡可能多的提供更多鍛煉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完善,也能夠為其今后的學習成長、社會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使其成為能夠全面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加強語言積累,鍛煉口語交際
為了從整體上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逐漸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積累語言的習慣,鼓勵其多參與一些多類型的語言交際活動。或者是在日常教學中,結束主題教學任務之后,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認知視野的不斷拓展,也能夠幫助其積累更豐富的口語交際經驗,為其今后口語交際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
一方面,教師應注重晨讀時間的充分利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既可以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增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反復誦讀中,學生也能夠對作者思想情感產生更深刻的領悟,并從中積累更新穎、豐富的語言材料,為學生良好語感的形式,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演講的機會,為學生拓展出更自由、輕松的口語表達空間。同時,演講也有助于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快速集中,能夠從不同角度來激發(fā)、拓展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與綜合學習能力。這種操作起來比較容易的口語表達訓練,既可以獲得很多學生的關注與青睞,也能夠取得理想訓練效果。為此,教師應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基于學生興趣愛好著手,鼓勵學生在課后利用現(xiàn)有資源、手段來完成相關知識信息的整合,為之后的自由演講提供有力支持。在此過程中,既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突顯,也能夠為學生主動發(fā)言良好習慣的形成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促使更多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自身真實意見、思想情感的表達。
二、營造良好氛圍,鼓勵學生敢說
語言環(huán)境不僅會給個體思維帶來一定影響,也關系著個體語言表達。若能夠營造出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既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緊張、畏難情緒,也能夠鼓勵更多積極主動表達。為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重視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鼓勵更多學生將自身真實想法、思想情感積極主動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具體情況,基于學生現(xiàn)有知識經驗、認知水平,開展小組交流、同桌互說等豐富多樣的口語交際活動,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口語表達需求的充分滿足,也有助于積極向上課堂氛圍的營造,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交際主動性
口語交際的產生通常都離不開特定環(huán)境的有力支持,所以,在具體進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其教師應重視多樣化、活動口語交際情境的恰當創(chuàng)設,將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特點、輔助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此來引導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
例如: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學會做客”這一交際活動。首先,基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圖片展示,圖片中呈現(xiàn)做客的場景,然后為學生提供“借書”這一做客的目的,讓學生在思考之后,基于圖片給出的背景與同桌或是前后桌練習。之后,鼓勵學生自由劃分小組來到講臺上表演,整個表演過程中強調學生說話聲音要響亮,表演要盡可能自然。在此過程中,臺下學生要給予認真、仔細觀察,或者是安靜傾聽。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也能夠進一步拉近師生、生生距離,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通過角色設置、語言渲染等方式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更真實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當中對口語交際產生濃厚興趣,且能夠積極主動表達。
四、做好交際示范,拓展口語交際能力
模仿是小學生比較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對此,在實際授課中,為了能夠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從不同角度來為學生做好各項示范,對自身言行舉止做出進一步規(guī)范,以此來科學培養(yǎng)、有效拓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有目的的進行準確語言形式的展示,采用不同形式來對“說”的方式、方法進行示范,然后指導學生以準確、清晰的語言來對講述內容進行模仿。這樣既有助于拉近師生距離,完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又可以確保學生可以完整、清楚的進行口語表達。
比如:對于馬上就要畢業(yè)的六年級小學生來講,教師就可以讓其圍繞“臨別贈言”這一主題來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為學生提供更適合的思想情感表達、交流的機會。而為了讓學生對臨別贈言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為學生有感情的朗誦幾條臨別贈言,在學生完成欣賞后,鼓勵學生試著將臨別贈言的特點總結出來。基于此,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由的進行臨別贈言的創(chuàng)作,然后鼓勵學生將自身思想情感,以更深情的語調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榜樣作用的充分發(fā)揮,鼓勵優(yōu)秀學生積極主動承擔情感調動的重任。通過教師、優(yōu)秀學生的調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定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學科,給學生綜合素質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上,具有一定優(yōu)勢。對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在日常授課中,采用具有一定針對性的策略方法來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通過新穎、先進技術手段的靈活引用來不斷優(yōu)化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密切聯(lián)系,為學生良好社交能力的形成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肖士晶.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胡文杰.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3]趙宸琛.小學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D].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