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于桐
一百多年前的民國,是一個烽火連天的年代,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年代。
那時候八國聯(lián)軍的煙火還未散盡,租界里還豎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牌子。中國人奮起抗爭,扔掉煙槍和鴉片,換上了儒雅的中山服,有的穿起了軍裝,穿越時光,依舊能看見他們毅然決然的堅定神情。
但人們也沒有忘記生活。民國櫥窗中優(yōu)雅華貴的旗袍、五彩斑斕的玩具,還有吸引了人們眼球的糖球,無不說明了這點。那是屬于我們太爺爺太奶奶輩的童年回憶。
走進南京博物院的民國郵局,1912年的郵票映入眼簾——一個溫婉的女子安靜地笑著。郵政,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溝通越來越方便。我似乎看見了多年以前這里的人的笑靨,他們走走停停,花一天的時間,將見聞編織成文字,裝進信封,告訴遠方的親朋。
“郵政守信,信達天下。”我仿佛看見,一個滿面陽光的郵遞員,輕快地騎著自行車,爽朗的聲音在大街小巷回蕩。他捧起時光,慢慢地穿過百年的歲月,寄給每一個人。
而今我們的生活里,已經(jīng)失去了那份安靜的情懷。世界在飛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悄然加快,我們的腳步匆匆,慌亂地奔跑在兩點一線的世界中,甚至沒有時間認真體會生活的美好。
曾經(jīng)的我們到哪里去了?是人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變了人?我們的笑容變得僵硬,我們的心臟變得冷漠,這樣的新時代,在幾千年后的歷史課本里,將會被怎樣描述?
我們需要放慢腳步,美麗緩慢地成長。靜候花開,不要過于期待結果,而是看著它一點點地抽枝吐芽,一點點長成自己最好的樣子。
重溫歷史,并不是一種文化倒退,而是在審視自己過去的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新的方向。
我們是否應該找到自己,在這燈紅酒綠的時代里回首,告別喧囂,守護內(nèi)心的那份寧靜?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在民國郵局給您寄去了一封慢遞。
(福建寧德市第十中學初二·8班,指導老師:李密柳)
我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