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王娟娟,成勝
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鹽城醫(yī)院兒科,江蘇鹽城 224000
臨床中支原體肺炎較為常見,屬于非典型肺炎。 在小兒獲得性肺炎中支原體肺炎占比最高達到40%, 患兒發(fā)病時肺部呈現(xiàn)間質性肺炎或者毛細支氣管炎等病變,部分患兒還存在支氣管炎[1]。 小兒支原體肺炎由肺炎支原體感染所導致,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胃寒厭食,頭痛發(fā)熱,惡心嘔吐,咳嗽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癥狀。 如患兒本身體質就較差,則病發(fā)時較為嚴重,甚至有死亡的風險,對患兒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嚴重威脅。 臨床上對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治療主要為阿奇霉素序貫療法, 但近些年來研究也指出可聯(lián)合用藥以提高療效[2]。 基于此,該文為分析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研究,選取該院2013 年1 月—2019 年5 月收納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200 例進行分組觀察, 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納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200 例進行分組。 其中,對照組患者男57 例,女40 例;年齡為1~11 歲,平均年齡為(6.48±5.19)歲。研究組患者男50 例,女53 例;年齡為1~13 歲,平均年齡為(6.77±5.84)歲。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斷標準; 患兒家屬對此次事件均知曉同意;患兒無精神病史,認知正常。 排除標準:患兒伴有先天性心臟病,存在腎臟等器官功能受損;對相關臨床用藥過敏;患兒其他影響該次實驗的基礎性疾病[3]。該臨床試驗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照組給予單純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取阿奇霉素0.25 g,首先靜脈注射,之后3~5 d 口服治療(10 mg/kg),1 次/d。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之上聯(lián)合布地奈德懸濁液霧化吸入治療,取布地奈德1 mg,布地奈德在空氣壓縮泵的作用下給予患兒霧化吸入[4],2 次/d,1 mL/次,持續(xù)時間2 周。
對比分析兩組患兒臨床治療療效、 臨床時間指標以及治療前后FEV1、FEV1/FVC、PEF 等差異。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患兒治療后炎性病灶吸收或基本吸收,臨床體征和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 有效;炎性病灶吸收明顯,患兒體征及臨床癥狀的大為改善。 無效:患兒治療后炎性病灶、體征以及臨床癥狀均無明顯變化。 肺功能指標判定:FEV1(1 s 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1 s 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PEF(峰值呼吸流速)[5]。
將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 t 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療效為95.15%(98/103), 對照組為87.63%(85/9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研究組在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4.80±0.91)d、(5.32±1.15)d、(7.11±1.02)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時間指標對比[(±s),d]
表2 兩組臨床時間指標對比[(±s),d]
組別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退熱時間 住院時間研究組(n=103)對照組(n=97)t 值P 值4.80±0.91 7.62±1.08 20.010 0.000 5.32±1.15 7.80±3.02 7.759 0.000 7.11±1.02 9.12±1.15 13.093 0.000
兩組治療前FEV1、FEV1/FVC、PEF,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相關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相關指標對比(±s)
組別FEV1(L)干預前 干預后FEV1/FVC(%)干預前 干預后PEF(L/min)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2.3±1.1 2.4±1.0 0.433 0.666 3.2±0.8 2.8±0.4 2.870 0.005 57.8±7.7 57.6±6.2 0.130 0.896 85.2±6.1 75.8±5.2 7.546 0.000 255.8±12.4 255.1±11.4 0.267 0.789 352.5±10.4 326.4±24.3 6.389 0.000
在兒科疾病中,支原體肺炎較為常見,當患兒體內進入支原體后會對患兒的組織造成間接或直接的炎性介質損傷或者免疫性損傷,從而對患兒的血液、神經(jīng)、消化、心血管以及皮膚等造成較大損害,從而致使并發(fā)多種疾病[6]。臨床研究表明, 小兒支原體肺炎如表現(xiàn)為長期性的持續(xù)感染癥狀時則會在小兒氣管上皮進行潛伏, 這也為器官慢性炎癥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 患兒發(fā)病后也容易發(fā)生反復性發(fā)作等癥狀,對患兒的康復造成延時,增加了治療費用[7]。 臨床上支氣管肺炎的主要癥狀為持續(xù)劇烈的咳嗽以及發(fā)熱,不僅對患兒身體發(fā)育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對其日常的生活學習造成嚴重干擾[8]。 而臨床實踐在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常規(guī)治療主要注重對患兒的病原體感染癥狀進行針對性改善, 從而對肺炎支原體過敏原特性造成了忽略和認知不足,因此治療時不易根治疾病,反而容易出現(xiàn)反復性發(fā)作。 臨床上對于支原體肺炎的常見藥物主要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 該藥物對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9],但患兒使用過程中會導致諸多腸胃道反應,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影響治療效果,也降低了患兒的臨床依從性, 甚至部分患兒還可能出現(xiàn)皮疹和黃疸現(xiàn)象,使得治療方案的實施造成干擾。 該文使用的藥物之一為阿奇霉素,該藥物屬于第2 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在臨床應用后,發(fā)現(xiàn)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得以降低。 在治療時加以序貫療法后可控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降低感染,同時臨床療效也自然提高。 而相關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的使用雖取得良好成效, 但配合布地奈德進行霧化吸入還可進一步促使患兒治療療效及加快身體恢復。 該文通過對該院支原體肺炎的患兒進行分組研究指出, 研究組臨床療效為95.15%(98/103), 對照組為87.63%(85/9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符合李敬衡等人[10]研究報告,其應用兩種藥物于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后臨床療效達94.53%,而取得良好成效的可能原因有,布地奈德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可以將布地奈德藥液最大限度地送入患兒肺部中,對于炎性介質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起到良好的阻礙作用, 從而使得免疫抑制功能得以有效發(fā)揮[11]。研究組在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4.80±0.91)d、(5.32±1.15)d、(7.11±1.02)d, 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與覃東[12]研究保持類似,觀察組退熱時間為(5.02±1.14)d、肺啰音消失時間為(4.95±1.02)d,而在住院時間方面為(7.25±1.33)d,較對照組顯著更優(yōu)(P<0.05)。 該文中還得出,兩組治療前FEV1、FEV1/FVC、PEF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與王新芬[13]報告保持一致, 提示出兩種藥物在序貫療法的聯(lián)合使用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同時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的聯(lián)合作用下,布地奈德也可發(fā)揮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 進而促使治療要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 通過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后效果良好,可提高療效,改善肺功能,加快住院康復,臨床上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