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
江蘇省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中心實驗室,江蘇連云港 222002
當前臨床對于B 族鏈球菌 (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篩查主要有實時熒光PCR、細菌培養(yǎng)、核酸探針檢測、特異性抗原或抗體測定幾種方法,其中細菌培養(yǎng)法一直被視為金標準,不過該檢查所需時間很長,同時孕婦生殖系統(tǒng)中細菌種類多,普通培養(yǎng)基中會抑制GBS 的生長,出現(xiàn)漏診情況[1-2]。 另外選擇抗原檢測或者抗體檢測雖然可以迅速得到檢測結果, 不過存在比較明顯的假陽性或假陰性率[3]。 針對部分孕期沒有篩查GBS 的臨產(chǎn)孕婦,在短時間內獲得準確的篩查結果非常重要,PCR 檢測所需時間短,檢測結果具備良好靈敏度,被視作篩查GBS 的有效方法[4-5]。 該研究具體以2017 年10 月—2018 年12 月該院6 710 例妊娠晚期孕婦為對象, 分析實時熒光PCR 技術對于GBS 感染的篩查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以該院6 710 例妊娠晚期孕婦為對象, 年齡:20~43歲之間,年齡平均(32.66±10.09)歲。 孕婦孕周在35~37 周之間,均為單胎妊娠。 全部孕婦均排除剖宮產(chǎn)分娩;參與研究前1 個月有感染性疾病史; 以往有抗菌素全身使用或者局部使用史。 該研究孕婦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簽訂同意書,且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儀器試劑:B 族鏈球菌核酸檢測試劑盒;PCR 分析儀;微生物鑒定系統(tǒng);GBS-DNA 提取試劑和擴增試劑盒;API菌種鑒定系統(tǒng);全自動血培養(yǎng)系統(tǒng)。
采集標本:選擇1 無菌拭子深入肛門中,在括約肌上2~3 cm 的位置進行輕輕旋轉, 收集孕婦直腸部位的分泌物,同樣采集2 次,裝入1 個無菌套管中,視作1 份標本,進行密封保存。 另外將孕婦外陰分泌物擦凈后選擇1 無菌拭子深入孕婦陰道內1/3 處,旋轉1 圈后收集陰道分泌物,采集2 次,裝入1 個無菌套管中,視作1 份標本,進行密封保存。 標本采集完成后保證在1 h 之內送檢。
基因測序檢測: 在醫(yī)學檢驗中心比對編碼CAMP 蛋白序列、標本中基因序列,陽性標準為都有B 族鏈球菌特有的基因序列。
細菌培養(yǎng)檢測:在5%羊血培養(yǎng)基中接種陰道分泌物標本、直腸分泌物標本,分區(qū)、劃線,放在5%~10%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箱溫度設置為35℃。實施持續(xù)24 h 的培養(yǎng),按照菌落形態(tài)以及溶血情況,對可疑菌落進行涂片染色,借助顯微鏡進行觀察。 接著實施菌種鑒定,需要進行的試驗類型包括桿菌肽試驗、溶血試驗、七葉苷試驗、膽汁溶解試驗、觸酶試驗、馬尿酸鈉水解試驗、CAMP 試驗。
熒光PCR 檢測:先處理標本,將1 mL 滅菌生理鹽水加入無菌拭子管中, 高速進行10 min 的震蕩, 將拭子擠干,向試管移放標本懸液,在13 000 r/min 的速度下進行持續(xù)10 分鐘的離心處理,去除上清液后,將1 mL 滅菌生理鹽水加入剩下的沉淀物中,繼續(xù)在13 000 r/min 的速度下進行持續(xù)10 min 的離心處理,再次去除上清液。取沉淀物加入DNA 提取液,提取液主要成分為Tris-HCl、NaOH、Triton、EDTA,混勻,置99~100℃加熱10 min。 13 000RPM離心10 min。 PCR 反應液的主要成分為Taq 酶、UNG 酶、引物、探針、dNTP,取35 μL 至反應管,在PCR 反應管中加入樣本上清5 μL。 實施PCR 擴增,UNG 反應,50℃2 分鐘; 預變性,95℃5 min;PCR,95℃15 s,45 個循環(huán);60℃時分別檢測FAM 和HEX 通道熒光信號,選擇反應體系40 μL??瞻准瓣栃詫φ掌诽崛⊥?。
數(shù)據(jù)通過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經(jīng)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以基因測序法為金標準,實時熒光PCR 對于GBS 篩查的靈敏度為97.62%, 特異度為99.68%, 準確度為99.55%,陽性預測值為95.35%,陰性預測值為99.84%,見表1。
表1 實時熒光PCR、基因測序法對于GBS 檢出情況比較(n)
實時熒光PCR 檢出GBS 陽性率為6.41%, 細菌培養(yǎng)法檢出GBS 陽性率為5.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時熒光PCR、細菌培養(yǎng)法檢出GBS 陽性率比較
早期細菌培養(yǎng)法是篩查GBS 感染的重要方法, 還包括培養(yǎng)后菌落的協(xié)同凝集試驗、膠乳凝集試驗,對于GBS的判定主要是通過觀察溶血性、菌落特點,并通過顯微鏡進行形態(tài)觀察,以及結合生化試驗結果[6-7]。 不過這種檢測需要花費1~2 d 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同時操作上比較繁瑣,直腸、陰道部位的細菌還會對GBS 的繁殖形成抑制,培養(yǎng)存在比較明顯的難度, 并且對于大樣本篩查要求的快速性無法滿足,檢測陽性率無法保證[8-9]。 該組通過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僅為5.37%,不足實時熒光PCR 檢出的陽性率6.41%, 也明顯低于基因測序法檢出的陽性率6.26%(χ2=6.590,P<0.05)。 與楊潔等[10]研究顯示的細菌培養(yǎng)檢出陽性率3.4%比較也有一定差異。
當前熒光PCR 檢測在臨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通過不同種屬GBS 的特異性核酸序列進行引物的設計,借助熒光探針進行標記,通過先進PCR 檢測儀器的應用,能夠在2~3 h 之內獲得檢測結果, 適用于大樣本的篩查,且結果靈敏度較高[11-12]。 該研究6 710 例孕婦經(jīng)實時熒光PCR 篩查顯示靈敏度為97.62%,特異度為99.68%,準確度為99.55%, 陽性預測值為95.35%, 陰性預測值為99.84%。 杜淑嫻等[13]研究顯示,PCR 法篩查GBS 感染的靈敏度為80.9%,特異性為99.1%,其中特異度結果與該研究具有一致性, 但靈敏度結果明顯更低, 考慮為研究對象、檢測操作、技術水平差異引起。
相比之下,實時熒光PCR 技術對于GBS 感染篩查的陽性率要高于細菌培養(yǎng),其中一個原因是采集標本后,受到環(huán)境溫度、保存條件等各個因素的影響,GBS 部分可能出現(xiàn)死亡,這種情況下細菌培養(yǎng)會顯示為陰性結果,但熒光PCR 法可以將死亡后的GBS 檢測出來。 相關指南指出,最高接近2/5 的GBS 會傳遞給新生兒,其中接近3%的新生兒會出現(xiàn)GBS 感染,5%的新生兒會直接死亡[14],所以做好GBS 感染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孕婦GBS 感染,能夠指導臨床盡早治療干預,減少甚至避免向新生兒傳遞,提升生育質量。
綜上所述, 實時熒光PCR 技術檢測妊娠晚期孕婦B族鏈球菌感染準確度、靈敏度及特異度均較高,有助于指導臨床積極采取干預措施,控制GBS 感染,減少對分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