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麗 胡杰茜
(龍泉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 浙江 龍泉 323700)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在中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較高,近年來呈不斷上升趨勢。本病的發(fā)病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一旦確診需終身接受降糖治療,以抑制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功能。臨床研究證實,飲食控制對輔助糖尿病治療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藥物治療的療效[1]。因此,護理干預的實施至關重要,有助于更好的控制病情。飲食護理干預是糖尿病護理的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飲食控制效果,影響血糖的調控水平[2]。本研究進一步分析飲食護理干預對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調控作用,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內分泌科治療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60.3±11.2)歲,病程6個月~12年;對照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60.6±11.8)歲,病程6個月~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內科學》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溝通交流能力良好;排除惡性腫瘤、其他內分泌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等;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統(tǒng)一病情宣教、藥物指導、血糖監(jiān)測指導、電話隨訪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使用飲食護理干預:①健康教育。由??谱o士進行糖尿病病情教育,可采取一對一、健康講座、發(fā)放宣傳冊等方式,講解飲食控制對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性,評估患者的飲食情況,對于存在明顯不合理的飲食進行指正,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個體化食譜[3]。②控制飲食。原則上不進食含糖量高的水果及飲料,保證熱量平衡,三餐熱量控制在1∶2∶2,碳水化合物占55%~65%,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30%,按照這一比例制定個體化食譜,確保食譜多樣化、食物攝入種類豐富、營養(yǎng)均衡;若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則可適當加入水果,計算其含糖量和熱量,計入每日的總熱量里面,以不超過總熱量及糖分攝入量為準[4]。③控制體重。根據患者的一般資料制定個體化熱量攝取方案,對于體重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常規(guī)熱量方案基礎上減少熱量的攝入,脂肪含量降至20%~25%,增加蛋白質攝入量,盡量避免攝入食動物油,不食用蛋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④飲食禁忌。本病患者嚴禁食用辛辣、油炸食物,不食用生蔥、生蒜,以免引起血糖反彈,導致病情加重。⑤監(jiān)測血糖。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使用血糖儀,定時監(jiān)測并記錄血糖水平,若血糖持續(xù)高于正常值或血糖波動明顯,告知患者需入院接受治療。對于不重視監(jiān)測或隨意監(jiān)測的患者,進行嚴肅的教育,告知長期高血糖的危害及血糖監(jiān)測的重要性,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5]。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干預4周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評估血糖控制效果;分別于干預前、干預2周、4周監(jiān)測尿糖,統(tǒng)計尿糖陰性率;記錄飲食控制率、生活方式改善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注:*與#相比,P<0.05。
組別 n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干預前 干預4周 干預前 干預4周 干預前 干預4周觀察組 1008.24±1.416.13±0.92 11.88±1.657.76±1.57 9.28±1.64 5.69±1.02*對照組 1008.31±1.487.52±1.17 12.04±1.7210.85±1.43 9.45±1.38 8.31±1.27#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尿糖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尿糖陰性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飲食控制率及生活方式改善率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飲食控制率及生活方式改善率比較(n%)
糖尿病的治療不光需要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還需要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糖尿病飲食控制及健康教育對病情的控制至關重要。飲食護理干預的實施通過針對性健康教育、制定個體化食譜、控制熱量及糖分的攝入、保證機體營養(yǎng)供給,能有效降低胃腸道負擔及胰島功能負擔;同時在食譜中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比例,促進飲食結構的科學合理,對肥胖者進一步降低脂肪攝入量,有利于改善機體糖脂代謝紊亂,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體重,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最后指導患者密切監(jiān)測并記錄血糖,重視對自身病情的監(jiān)控,提升自我約束能力,促進病情的更好控制[6]。因此,飲食護理干預能切實改善患者的飲食及生活方式,降低血糖,維持機體功能處于較好的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4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4周后的尿糖陰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飲食控制率、生活方式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明飲食護理干預對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調控作用確切,能有效降低血糖,抑制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減少心腦腎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保持患者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