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樺
摘要:時代飛速發(fā)展,為了順應時代的變遷,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因材施教培優(yōu)補差,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靜思冥想;浮躁;時間;興趣;因材施教
1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激發(fā)學生興趣是提高教學的保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在我的心中沒有差的學生,只看教師的內容是否打動學生的心。因此在接管一個新班級的時候,我會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班干部、小師傅、小組長,成為班級的領頭鷹,讓他們在數學成績比較吃力的學生中選擇一位成為自己的小徒弟,小師傅們每天有針對性的給小徒弟們布置5—10道題,并在當天批改,而我會在每周選出一到兩節(jié)數學課來舉行智力大沖關活動,由師傅帶著徒弟前來闖關,最后得分最高組為勝利組,給予鼓勵,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每一位同學都能對我的教學產生濃厚興趣,就不怕提不高教學質量了。
2上好一堂課是提高教學的關鍵
如何上好一堂課,首先要備課,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教師,我大多數時間都會放在熟悉課標、鉆研教材、寫教案上,而要想在有限的40分鐘內達到預期的目的,就要去把握好課前的20分鐘,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也很活躍,后面的20分鐘就讓孩子們學以致用,完成練習題,最后讓孩子們匯報反饋。如果發(fā)現問題要及時訂正,課后的作業(yè)我會認真批改,對共同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做到當天內容當天講解。
備課時,我會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不但要考慮知識的相互聯系,以及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自然銜接,而且還要擬定出學生愿意和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既要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更要讓他們愿意主動去學習探索新的知識。所以在每節(jié)課開始導入時,我會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比如“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個新的朋友,你們想認識嗎?”在揭示主題時我會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名字,你們的朋友也不例外?!卑ㄔ谡n堂上我還會告訴孩子們“既然認識了它我們就要去了解它,希望孩子們可以真心的和它成為朋友等等”。逐步的讓孩子將知識當成朋友,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去關心認識它們。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體現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真正實施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以人為本,注重精講多練,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化他們探究合作意識。對于每一節(jié)課新知的學習,我通過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通過小組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動手操作,掌握方法,體驗成功等。
對于學生作業(yè)的布置,本著"因人而異,適中適量"的原則進行合理安排,既要使作業(yè)有基礎性,針對性,綜合性,又要考慮學生的不同實際性,突出層次性,堅決不做毫無意義的作業(yè)?;A作業(yè)每個孩子都是要做的,然后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布置課后練習,比如說,上學期對于一些計算有問題老出錯的孩子,我會建議他的小老師在做中午作業(yè)時,給他布置有關計算的練習,等到計算過關了在去解決其他的問題。而對于程度較好的孩子,我會在網上收集一些,較有挑戰(zhàn)性的試題給他們做,開拓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們對知識更上一個高度。而對于孩子的每次作業(yè)我會及時批改。并對個別問題個別分析,做到不把今天的問題留給明天解決。
3因材施教,培優(yōu)補差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班集體的成績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的影響,無論哪一門學科都要搞好培優(yōu)補差的工作。作為教師,更應該去關心愛護后進生,嚴愛優(yōu)等生、博愛中等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層次得到提升和進步,每一位后進生背后都有一個悲傷的故事。所以我很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找他們談心、和他們做朋友,在他們做得優(yōu)秀秀時及時表揚,增強其自信心,而且每天還會花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并組織優(yōu)等生當其師傅,一幫一進行活動。案例:小燕,女孩,典型學困生,家中姐妹較多,父親一直在外打工,留下了妹妹媽媽三人在家,由于家庭條件艱苦,她在家時常要幫媽媽撐起一片天,每天做農活到很晚,晚到根本沒有學習的時間。了解情況后,我初次與她談話,映像最深刻的是,她含著眼淚告訴我她想學習。至那以后我會抽課余時間去給她補課,并專門請班上的班長作為她的小師父,上課經常請她起來回答問題,一學期以后她慢慢的走出了學困生的隊伍,再一次班級數學競賽中,竟罕見的看到她那不算漂亮,確最為淳樸的臉上綻放出的笑容時,我的心微微一震。本該天真無邪的年紀,是什么讓你臉上時刻充滿了憂傷,連笑容都是轉瞬即逝。通過后來多次與她媽媽的溝通和對她的交流引導,現在她明顯開朗了很多,上課也能主動了舉手回答問題,笑容也悄悄地賴在了他的臉上不愿離去。
德魯克:沒有壞的學生,只有差的老師。用心去了解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因材施教真正的去幫助他們。
教學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愿意與孩子們同行,不管是泥濘坎坷,還是挑戰(zhàn)與拼搏,我都將還愛這份工作,鐘愛每一位孩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用我的愛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健康輕松的成長氛圍,為孩子們未來成功道路上打下堅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