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霞
摘 要:利用溶膠-凝膠法合成了NixCo1-xFe2O4(x=0,0.3,0.5,0.7,1)鐵氧體納米粉末。通過XRD和SEM、FT-IR表征了粉末樣品的晶體結(jié)構(gòu)及其微觀結(jié)構(gòu)。定性分析了不同組成含量的NixCo1-xFe2O4在200W鎢絲燈垂直照射下對孔雀石綠染料模擬廢水的催化性能。結(jié)果表明,Ni-Co復(fù)合型鐵氧體在光照條件下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催化活性,降解過程符合一級動力學(xué)模型,擬合度平均在0.99以上,X=0.5時,反應(yīng)速率常數(shù)為0.01751min-1。
關(guān)鍵詞:溶膠-凝膠法;Ni-Co鐵氧體;孔雀石綠;降解
我國每年排放的污水中,工業(yè)污水約占一半,其中的35%主要是紡織印染廢水,印染行業(yè)廢水污染性大,已經(jīng)成為我國重要的污染源。由于這類廢水成分復(fù)雜,往往含多種有機染料及其中間體,色度深,毒性強,難生化降解,且濃度高,水量大,其治理率和合格率都很低,所以一直是工業(yè)廢水處理的難點[1-2]。孔雀石綠(Malachite green,MG)屬于三苯甲烷類染料,由于其在生物體殘留蓄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危害,因此降解水環(huán)境中低濃度孔雀石綠殘留具有實用意義。
本實驗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Ni-Co鐵氧體,并對其在可見光照條件下的光催化性能進(jìn)行了研究。
一、實驗部分
(一)實驗試劑與儀器
試劑:孔雀石綠染料,Co(NO3)2·6H2O,Ni(NO3)2·6H2O,F(xiàn)e(NO3)3·9H2O,乙二醇,H2SO4,NaOH,以上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孔雀石綠染料溶液作為模擬廢水,孔雀石綠染料廢水儲備液質(zhì)量濃度為25mg/L。
主要實驗儀器:200W鎢絲普通照明燈;PHS-3C精密PH計;低速自動平衡離心機;BS124S電子天平;79HW-1恒溫磁力攪拌器;新世紀(jì)紫外分光光度計;TM-0914S陶瓷纖維馬弗爐。
主要表征儀器:Rigaku D/max 2400衍射儀(XRD);S-2400 Hitachi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二)實驗方法與步驟
將3mmolCo(NO3)2·6H2O溶解于50mL乙二醇溶液中形成透明液體,磁力攪拌待完全溶解后加入7mmolNi(NO3)2·6H2O得到棕色溶液,然后再取20mmolFe(NO3)3·9H2O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80℃下磁力攪拌4h,得到棕紅色溶膠,在120℃下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形成Ni0.7Co0.3Fe2O4干凝膠,研磨后將干凝膠在馬弗爐中于400℃下預(yù)熱1.5h以除去有機化合物和NO3-,升溫到800℃焙燒4h,然后自然冷卻到室溫。最后將所得樣品用蒸餾水和乙醇洗滌數(shù)次并在80℃下干燥,標(biāo)記為N-0.7。按照相同的方法,依x=0、0.3、0.5、1制備樣品N-0、N-0.3、N-0.5、N-1。
(三)Ni-Co鐵氧體的表征
采用日本理學(xué)公司Rigaku D/max 2400衍射儀,Cu靶激發(fā)Kα輻射為射線源,樣品壓片,常溫下測試,測試管電壓為40kV,管電流為150mA,測試時的掃描速度為10°min-1,掃描范圍為10~90°。使用日本理學(xué)公司S-2400Hitachi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樣品的外觀形貌進(jìn)行分析。
(四)降解實驗
配置25mg/L孔雀石綠溶液于50mL燒杯中,在200W鎢絲普通照明燈垂直照射下,保持燈與液面20cm。用H2SO4和NaOH調(diào)節(jié)pH值,加入一定量的Ni-Co催化劑攪拌10min后加入H2O2溶液,每隔5min取樣1mL,用蒸餾水稀釋至5ml,放入離心機中以3000r/min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約3mL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計中在614nm處測定其吸光度值。MG的脫色率(%)可按下式計算:
脫色率(%)=(1-A/A0)×100%
式中:A0為溶液降解前的吸光度;A為溶液降解一定時間后的吸光度。
二、結(jié)果與討論
(一)樣品的XRD分析
對不同鎳鈷比的樣品進(jìn)行X射線衍射分析,結(jié)果如圖1 所示。各樣品衍射峰基本一致,晶面為111、220、311、222、400、422、511、440、620、533,所制得的物質(zhì)均為面心立方尖晶石結(jié)構(gòu),沒有檢測到其他雜質(zhì)相的存在。樣品晶型較好,衍射峰窄而尖銳,晶型完整。根據(jù)Debye-Scherrer方程:D=kλ/βcosθ,其中D是平均結(jié)晶的尺寸,k為0.94,λ是Cu Kα射線的波長,為0.15418nm,β是最高峰處的半峰寬,θ是Bragg角,得出N-1、N-0.7、N-0.5、N-0.3、N-0的顆粒尺寸均為58.7nm左右。
(二)樣品的SEM分析
利用掃描電鏡觀察了鐵氧體納米粉末樣品(X=0.5)的外觀形貌。如圖2所示,制得樣品為球形納米顆粒,顆粒尺寸約為100nm左右,與XRD的分析基本吻合,同時也可以觀察到由于磁性相互作用而表現(xiàn)出的團聚現(xiàn)象。
(三)Ni-Co鐵氧體催化活性分析
按照上述降解實驗的方法,分別取0.05g N-0、N-0.3、N-0.5、N-0.7、N-1催化劑,再加入0.5mLH2O2,在200W普通鎢絲燈照射下攪拌降解,所得結(jié)果如圖3所示,不同摩爾比Ni-Co鐵氧體的降解情況分別以Vis-N-0、Vis-N-0.3、Vis-N-0.5、Vis-N-0.7、Vis-N-1表示。同時,也得到了N-0.7光催化劑在無200W普通鎢燈照射條件下的降解曲線(Dark-N-0.7)。由圖3可知,在燈光照射下各個配比的催化劑都表現(xiàn)出較好的催化活性;同時也可發(fā)現(xiàn)Ni-Co鐵氧體催化劑明顯比單一的NiFe2O4和CoFe2O4擁有更強的催化活性。通過有無光照的對比,表明該催化劑在光照條件下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