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薇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據(jù)統(tǒng)計,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shù)高達290萬人,比2018年的報考人數(shù)增加了52萬人。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教育的普及,國民希望獲得更高的學歷逐漸成為一種常態(tài),考研熱潮只進不退,備考學生所產生的心理變化也是值得研究和討論的。研究生備考時間周期長,復習時間多數(shù)為半年以上,在此期間,學生長時間全身心的備戰(zhàn)考研,加上社會壓力以及對自我的期望,難免產生失眠、焦慮、抑郁等情緒。一些備考學生身心崩潰、半途而廢,甚至棄考。
太極拳運動其緩慢柔和的動作可以放松身體肌肉,活動關節(jié)。此外,注重心靜、意專以及呼吸的配合,有助于緩解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佳写髮W生不易進行劇烈和長時間的體育運動消耗體能,而太極拳運動正好符合了此類學生的鍛煉需求。雖然太極拳運動改善心境的文獻有很多,有實驗證明太極拳運動可以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心境狀態(tài),提高幸福度。太極拳運動可以改善普通大學生的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改善人際關系,但是將其應用在考研大學生心境上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將兩者結合起來,探討太極拳運動對考研大學生心境所產生的影響,評估太極拳對考研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潛在益處。
太極拳對考研大學生心境狀態(tài)的影響。
1.2.1 文獻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目的,查閱相關文章,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準備。
1.2.2 實驗法采用華東師范大學的祝蓓里教授修訂的簡式Poms量表,該量表包括了緊張、憤怒、疲勞、抑郁、慌亂、精力及自尊感7個維度,由40個與情緒相關的詞組成,有5個評分檔次,分別是0(幾乎沒有)、1(有一點)、2(適中)、3(相當多)、4(非常的),測試者將選擇單詞來表達上一周的感受。TMD的計算方法為5個消極情緒得分之和-2個積極情緒得分之和+100分,TMD分數(shù)越高,即心情越紛亂、煩悶或失調。簡式Poms量表是研究體育鍛煉與情緒變化關系的一種常用量表,并且已經(jīng)在大學生群體中得到大量的驗證。
本研究在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招募了備戰(zhàn)考研時間大于3月以上、無運動障礙、身體狀態(tài)良好并且自愿在備戰(zhàn)考研時期進行定時太極拳運動的64名應屆備考大學生(39名女性,25名男性)為實驗對象,分成2組,即太極拳組、對照組。本實驗的學生年齡處于20~23歲,平均年齡為21歲。實驗從2018年10月中旬進行到2018年12月中旬,共持續(xù)8周。實驗地點為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田徑場和體育館。太極拳組每周進行3次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運動,練習時間在早上6:40—7:20,其間有專業(yè)人員進行動作指導,每次練習大約為30min(包含熱身5min,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3遍,放松5min)。對照組將繼續(xù)進行日常生活和學習,期間不進行規(guī)律性的體育運動。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對太極拳組和對照組進行簡式Poms量表測試。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太極拳組和對照組的2次Poms數(shù)據(jù)進行平均值±標準差的計算,并檢驗P值。
在實驗開始和第8周結束時,均對太極拳組和對照組進行簡式Poms量表測量。如表1所示,在實驗開始前,太極拳組和對照組的各項心境數(shù)據(jù)的P值>0.05,確立2組之間無明顯差異。
如表2所示, 實驗后太極拳組在緊張、疲勞、抑郁、憤怒、慌亂5個消極情緒中,緊張、疲勞、抑郁、慌亂4個消極情緒低于對照組,體現(xiàn)出了顯著性差異(P<0.05)。精力、自尊感2個積極興趣中,精力高于對照組,體現(xiàn)出了顯著性差異(P<0.05)。太極拳組的TMD低于對照組,說明太極拳組總的心境狀態(tài)較好,體現(xiàn)出了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實驗后太極拳組和對照組在憤怒(P=0.729)和自尊感(P=0.863)中,未體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
表1 實驗前太極拳組與對照組的心境指標比較
表2 8周后太極拳組與對照組的心境指標比較
表3 實驗前后太極拳組和對照組心境平均數(shù)增長幅度 百分比 /%
太極拳組練習時間是在早上6:40~7:20,每周進行3次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運動,安排的時間和頻率貼合考研學生的學習日程,在鍛煉的過程當中不斷強調呼吸吐納、身心放松等要點。本實驗對象全部來自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該校的體育課目標要求全體學生都應該在大一掌握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并且經(jīng)常舉行校級太極拳比賽以及傳統(tǒng)養(yǎng)生功法比賽。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對太極拳有較多的了解。在實驗初期,學生對于太極拳動作要點的學習以及順序的記憶使用的時間較少,能快速地掌握動作,更容易進入全身心的放松狀態(tài)。
在第8周實驗結束進行量表測驗時,太極拳組有1名學生因身體原因未能達到每周3次以上的要求,對照組則有2名學生中途放棄備考。由此可見,考研大學生具有較高強度的壓力。雖然壓力可以作為一種激勵力量,驅使人們實現(xiàn)目標,但強烈和長期的壓力可能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在8周的實驗之后,進行規(guī)律的太極拳運動的實驗組和未進行太極拳運動的對照組相比,太極拳組的緊張、疲勞、抑郁、慌亂的消極心境低于對照組,精力高于對照組,均具有顯著性差異。這也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同,表明太極拳運動能夠有效降低抑郁和焦慮水平。
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進行傳統(tǒng)體育鍛煉能夠有效改善心境狀況。但由于實驗對象、實驗時間、實驗周期等的不同,太極拳對于心境的研究結果會有所差異。本研究中憤怒和自尊感未產生顯著性差異,與以往的研究中有關憤怒和自尊結論有所不同,通過分析,將原因歸為以下兩點:(1)憤怒是人在面對攻擊、羞辱的刺激下,感受到心情壓抑、強烈的挫敗感以及尊嚴受傷害時所體會到的一種情緒體驗。而考研大學生學習緊張,目的性較強,每天多數(shù)時間處在教室或者圖書館等安靜的地方,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均有所減少,因此較多產生自我的緊張、慌亂等感受,對于生氣、氣壞、狂怒等憤怒情緒變化較小。(2)班杜拉認為,當個體掌握了他們認為的較為困難的任務后,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本研究的實驗對象全部選自于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太極拳組和對照組在大學就讀期間就已經(jīng)學習過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太極拳組的實驗對象都能夠初步掌握太極拳的動作。本實驗2組之間的自尊未能體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有可能是自身已經(jīng)掌握的太極拳運動對于太極拳組的自我效能、成就感的刺激較小??傮w來說,實驗后的太極拳組TMD總分低于對照組,心境總量存在顯著性差異。
本研究從2018年10月中旬進行到2018年12月中旬,隨著距離全國碩士研究生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學生的心理壓力難免出現(xiàn)增長,并且心境指數(shù)也在不斷地變化。將太極拳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各個心境平均數(shù)的增長幅度進行分析,如表3 所示,發(fā)現(xiàn)2組的消極情緒緊張、憤怒、疲勞、抑郁、慌亂和實驗前均有所增長,但是太極拳組的5個消極情緒增長幅度均小于對照組,太極拳組的2個積極情緒增長幅度均高于對照組,TMD總數(shù)增長幅度小于對照組。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分析并未包含兩組數(shù)據(jù)的身體指標,僅在實驗前要求兩組實驗對象無運動障礙,身體狀態(tài)良好,然而經(jīng)過太極拳干預后的生理上的各項指標的變化有可能會對心境狀態(tài)產生影響。本實驗進行了8周,面向的實驗對象具有一定的太極拳基礎,跟著口令復習即可流暢練習,沒有花費較長的初級動作教學時間。如果面向沒有太極拳基礎的群體,建議增加實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