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觀察組護理后的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的數據,兩組間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妊娠結局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 循證護理干預適用于"/>
施美娘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對該院在2018年1—9月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根據計算表法劃分成兩組,每組4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干預。分析兩組護理后的血糖水平和妊娠結局不同情況。結果 兩組護理前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的數據,兩組間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妊娠結局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 循證護理干預適用于護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并發(fā)癥,達到較好的妊娠結局。
[關鍵詞] 循證護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
[中圖分類號] R248.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9(a)-0103-02
妊娠期糖尿?。╣estation diabetes mellitus,GDM)是育齡婦女妊娠的常見并發(fā)癥,由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引起。這種疾病可對圍產兒以及孕婦自身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作為臨床護理領域中的新模式,循證護理有助于改善妊高癥婦女的血糖水平,更有助于保障孕婦與胎兒的生命健康[1]。該文主要研究2018年1—9月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對其中的42例患者采用了循證護理并獲得了良好的護理滿意度?,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84例該院收治的婦產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隨機分配的原則編制為兩個小組,每組均為42例。對照組患者的基本特征為:最大年齡與最小年齡分別為34歲、25歲;年齡的中位數為(27.5±2.2);33例初產婦,9例轉產婦女;胎齡21~29周,平均(25.7±1.4)周。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8.1±2.5)歲;34例初產婦,8例轉產婦女;胎齡23~28周,平均(26.1±1.5)周。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胎次、胎齡、病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對于兩組患者而言,合理的運動、改善血糖水平、飲食指導等是臨床護理的重點內容。為了便于研究,對兩個小組采用了不同的護理方式,對照組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為主,具體來說就是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疾病和體征監(jiān)測,產前密切關注。對觀察組實施了循證護理方案[2],其內容如下。
(1)設置專門的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經驗豐富的護士與產科護師構成。另外,每一個成員不僅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還能夠充分掌握妊高癥患者的護理需求、護理要點以及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3]。
(2)明確護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循證護理的關鍵點。開展循證工作時,應當重點關注患者的病情、病程、血糖濃度以及治療需求,尤其需要掌握的是不良反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學、血糖檢測、新生兒呼吸窘迫及新生兒低血糖的預防等。針對以上問題,搜索GDM護理研究資料,結合實際情況,尋找護理依據,開展針對性價值評估,制定應對的措施[4]。
(3)循證護理的主要內容: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加強互動,通過疏導與安慰,使孕婦及時排解憂郁、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不斷提高自信心,能夠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另外,注重對相關疾病知識的灌輸,通過訪談、播放視頻、微信推送等方式,使患者提高護理意識以及對疾病的認知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5]。②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有效并具有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囑咐患者每日要掌控好卡路里攝入量,秉持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吃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6]。③運動指導,幫助孕婦采取如體操、散步等小幅度,舒緩的有氧運動,根據孕婦的身體狀況,在飯后30~60 min之內開始活動,出現異常狀況應當停止活動。④加強用藥指導。通常情況下,患者在孕早期的血糖偏低,這一時期需采用非孕期70%的胰島素用量,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增加劑量。飯前30 min進行皮下注射。選擇合適部位,并告知胰島素的使用方法、功效、注意事項等[7]。⑤加強睡前血糖檢測,包括2 hPG、GLU,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要調整飲食計劃,引導食物的合理搭配,如果尚未達到改善,應根據醫(yī)生的指示給予胰島素治療。另外,高度重視孕婦的胎動狀況,每日勤于監(jiān)測,發(fā)現異常立刻向醫(yī)生匯報并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1.3 ?觀察指標
設定了兩種觀察指標:①護理前后患者的GLU、2 hPG等血糖指數的改善狀況;②孕婦最終的妊娠狀況[8]。
1.4 ?統(tǒng)計方法
依托于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采集到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分析
循證護理之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基本相同(P>0.05),采用循證護理方案之后,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優(yōu)勢比較突出。見表1。
2.2 ?兩組孕婦孕期并發(fā)癥及妊娠結局對比?
隨訪比較兩組妊娠并發(fā)癥和妊娠結局的比較。觀察組有1例子癇前期,1例胎膜早破,1例巨嬰,發(fā)病率為7.1%。對照組產生了21.4%的發(fā)病率,其中2例新生兒低血糖,3例巨嬰,胎膜早破和先兆子癇分別為1例與3例。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糖尿?。℅DM)患者很大程度上影響母嬰代謝功能。在懷孕期、圍產期、產后期極易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居高不下,可對母嬰雙方的生命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局,保證母嬰的安全,需要開展積極而有效的護理[9]。循證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理論為基礎,通過臨床實踐能夠獲得有助于改善護理效果的第一手資料。在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過程中,一方面依照臨床證據制定孕婦的個性化方案,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減少不良的影響因素,為實施方案提可能,由專業(yè)醫(yī)務人員開展實時的監(jiān)督,提高孕婦依從性[10]。另外,循證護理還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其不斷學習,具有良好的護理理念。該次研究結果充分表明,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循證護理能夠明顯改善妊高癥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產生了比較理想的妊娠結局。因此,循證護理具有較高的臨床護理價值,可得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解穎.延續(xù)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2):70-71
[2] ?黃署治,李季.紐曼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對血糖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3):105-106,109.
[3] ?葛華英,孔利萍,吳曉,等.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8,38(11):1478-1481.
[4] ?許昌瓊.循證護理模式管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其圍生兒的影響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5-6.
[5] ?魏碧蓉.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健康行為的影響[A].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2009:2.
[6] ?趙珊珊.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與護理[A].河南省護理學會.2012年河南省糖尿病教育暨規(guī)范化管理學術研討班論文集[C].河南省護理學會:河南省護理學會,2012:4.
[7] ?次仁卓嘎.循證護理模式管理對妊娠期糖尿?。℅DM)病人及圍生兒的影響探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13):115,117.
[8] ?宋春輝.循證護理模式管理對妊娠期糖尿?。℅DM)病人及其圍生兒的影響探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26):254,256.
[9] ?嚴玉玲,郝嵐.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改善及預后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56-157.
[10] ?馮彩霞,崔立,劉艷芳.循證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改善及預后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34(16):131-132.
(收稿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