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利平
當前的一些社會新聞所涉及的信息量比較少,涉及的內(nèi)容相對較為枯燥,有些新聞遠離受眾的日常生活,對于受眾的吸引力有限。有的社會新聞在傳遞過程中會失真,降低了新聞的真實性,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受眾對于社會新聞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社會新聞行業(yè)的發(fā)展。隨著網(wǎng)絡以及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網(wǎng)絡獲取即時信息,但是網(wǎng)絡上的信息真實度不能保證,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群眾的視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高質(zhì)量的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社會新聞要提升自身質(zhì)量,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及時性,向社會公眾傳達可信賴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社會新聞的編輯方式,提高受眾的關注度,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社會新聞的活力,尋求長遠的發(fā)展。
隨著傳媒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各種媒體形式不斷更新和完善,新聞行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接觸到的媒體形式多種多樣,他們更愿意接觸有趣的、新穎的內(nèi)容,因此,對于社會新聞的質(zhì)量,受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當前這個時代,誰能夠吸引的受眾數(shù)量越多,誰就能夠在競爭中占據(jù)主動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聞采編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通過合適的采編方式可以讓受眾直觀了解到新聞內(nèi)容,激發(fā)受眾的閱讀興趣,增進他們的理解,提高新聞的效率。與其他類型的新聞相比,社會新聞涵蓋的范圍更廣,內(nèi)容更多,這樣就給新聞的編輯工作增加了難度,什么樣的新聞應當重點報道,怎樣通過編輯突出重點等問題都是社會新聞編輯人員應當重視的,也是決定社會新聞能否被人們廣泛接受的關鍵。因此,探討社會新聞編輯工作的采編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社會新聞的編輯工作者應當創(chuàng)新采編方式,抓住人們的眼球,將新聞更好地傳遞給受眾群體。
作為社會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新聞的眼睛,及時發(fā)現(xiàn)受眾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通過新聞報道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在保持自身權威性的基礎上,應當注重和受眾的交流溝通,在溝通和交流當中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從而為新聞的采編工作進行指導。社會新聞的采編人員應當鍛煉自己的思維,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度挖掘,以尋求解決的辦法。
由于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人們對于社會新聞的實時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可以說誰能夠最先掌握及時并且準確的新聞信息,誰就能夠搶先抓住觀眾的眼球。如果新聞報道不能保證及時性和真實性,那么群眾就會失去對新聞的信任,發(fā)出新聞信息的機構或者版面可能會因此失去忠實的用戶,因此作為社會新聞的采編人員,要意識到社會新聞所具有的實時性特征,要保證自己進行采集和編輯的新聞是新的并且是當下社會正在關注的問題。
另外,編輯人員應當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要讓采集的新聞能夠在第一時間編輯并且及時發(fā)出,在保證新聞版面的美觀和可讀性的前提下,確保新聞信息從搜集到編輯再到發(fā)送經(jīng)歷很短的時間,讓群眾可以及時看到熱點新聞。如果報紙可以跟其他媒體形式一樣培養(yǎng)自己的忠實用戶,競爭力將會大幅度提升。
除此以外,在保證及時性的同時,社會新聞也應當注重它的真實性。社會新聞的采集人員首先應當確保自己想要追蹤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然后才能夠通過采集編輯發(fā)送給受眾。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是每個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每個社會新聞工作人員都應當遵守職業(yè)道德。
社會新聞工作者應當明確自己為人民服務的職責,社會新聞的本質(zhì)就是對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進行相應的信息報道,讓更多的人通過新聞了解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為人們提供實時信息。受眾的需求直接影響社會新聞的傳播效果,因此社會新聞編輯人員應當了解群眾的訴求,充分迎合人們的需求,應當及時報道當下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讓人們感受到社會新聞來源于生活,增強人們對于社會新聞的興趣以及關注度。
因此,社會新聞的采編應當關注社會上的熱點問題,不僅要貼近政治,更要貼近人民生活,要關心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編輯生活中人民關心的大事小事,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社會新聞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將本地新聞放在首位,許多社會新聞的受眾大部分是當?shù)氐娜罕姡瑢τ谶@些群眾來說,當?shù)匕l(fā)生的熱點新聞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社會新聞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越息息相關,新聞就越能得到他們的重視。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不論是紙質(zhì)報紙還是網(wǎng)址頁面,社會新聞都是通過文字傳遞必要的訊息。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隨著媒體時代的來臨,各種音像視頻和網(wǎng)絡資訊層出不窮,公眾們接觸到的信息五花八門,單單靠文字已經(jīng)沒有辦法吸引公眾的興趣,這樣不利于新聞資訊的傳遞。作為社會新聞的編輯人員應當采用合適的表達方法,不僅僅通過文字來表述新聞,也要通過一定的圖片來傳遞信息,因為圖片給人的沖擊相比文字來說要大一些,所以在社會新聞編輯過程中添加一些圖片,會給觀眾一些更強烈的視覺感受,也更加有利于新聞訊息的傳遞,可以增強讀者閱讀新聞的興趣。但是,圖片是要為文字服務的,進行編輯時,不應當只追求圖片的沖擊感,忽視了文字的力量,如果采用不恰當?shù)膱D片,往往會導致讀者對于圖片的過分關注,削弱了新聞本身所要表達的信息。為了避免這一點,社會新聞的編輯人員要做到圖文并重,以文字信息為主要內(nèi)容,在進行新聞的相關報道時可以通過生活化的語言拉近讀者與新聞之間的距離,文字信息應當盡量保持簡潔,可以通過一些與特定新聞相關的圖片來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達成采編的最好效果?!度萃韴蟆酚幸黄P于泉州東海街道后渚新村的報道,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指引下,東海街道聚焦環(huán)境問題抓整改,將新村改造成為多功能一體的便民綜合場所,這種改變?nèi)绻軌蛲ㄟ^圖片來展現(xiàn)將會引起更大的沖擊,也更能展現(xiàn)“城中村”發(fā)展的巨大潛力。
社會新聞采編要全面了解新聞的影響力,堅持正面報道的原則,堅持以解決人民的切身問題為主要目標,要從各個方面發(fā)現(xiàn)群眾社會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傳遞社會正能量,提高新聞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