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妹 熊蕊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進步,使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得到跨越式改善。在新時代的中國,各個新興行業(yè)迅速崛起,其中一大熱門行業(yè)就是快餐行業(yè),并且逐漸融入了當代的日常生活,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人群津津樂道。伴隨快餐行業(yè)的興起,中式外賣也逐漸成為人們的消費需求。許多商家把握時機為了博得消費者青睞,對中式外賣食品包裝設計提高了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結合宜人性設計的合理性,在包裝結構、材質(zhì)與外觀方面探究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宜人性設計。從而使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符合人機工程學,并使其擁有審美價值、人文價值。使消費者的物質(zhì)和精神文化需求得到雙重滿足,同時為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力量,對我國環(huán)境和人們生活品質(zhì)的提升有意義。
關鍵詞:中式外賣;食品包裝;宜人性
一、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現(xiàn)狀
中式外賣食品在早期較多缺乏審美觀念,使用單一的文字、色彩和圖形。中式外賣餐盒因菜品的種類分類多樣,在餐蓋邊緣位置設計凹槽,使餐盒可以疊加來穩(wěn)固;在有湯汁的餐盒外包裹一層塑料薄膜防止灑出,同時帶來了開啟的不便捷的問題;有些為了保證中式外賣食品的溫度,增加一個保溫塑料袋。
隨著中式外賣的發(fā)展,很多新興品牌踏浪而來。但是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大部分中式外賣包裝用不健康不美觀的一次性塑料打包盒或者透明塑料盒,內(nèi)容形式枯燥單調(diào)乏味,令消費者沒有食欲,達不到消費者逐漸增長的審美需求,并且這樣的中式外賣包裝也很難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進而降低了回購率。從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餐飲市場中式外賣包裝水平高低懸殊,很多中式餐飲企業(yè)的品牌意識非常淡薄,對中式外賣包裝不引起重視,導致其在市場的生存周期縮短。
二、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宜人性設計理念及其應用價值
(一)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宜人性設計理念
使用性能與美食文化相契合。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且種類繁多,這就需要在中式外賣食品包裝上下功夫。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照顧到消費者的用餐體驗,增加趣味性,提高回購率。所以要提高對美食文化的重視,將我國優(yōu)秀美食文化與中式外賣食品包裝設計相結合,體現(xiàn)中式外賣食品包裝設計的宜人性。
結構整體性設計與局部功能相結合。我們的設計重點應以滿足消費者的審美要求為基點,著重提高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設計美感和包裝的密封性。同時要便于配送和拿取,在運送的過程防止出現(xiàn)泄漏破損。
低碳綠色設計與生態(tài)環(huán)保相統(tǒng)一。將低碳綠色的概念引入到設計實踐中,提高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環(huán)保性,減少資源浪費與過度消耗。我們要意識到中式外賣食品包裝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在設計時全方面考慮材料結構與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安全性設計與通識設計相吻合。安全性設計作為最基本的前提,中式外賣食品包裝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并且要將開啟過程和用餐過程的安全問題納入設計中。
(二)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宜人性應用價值
我們要營造快捷便利的生活氛圍。當代人的快節(jié)奏生活,因此中式外賣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我們要注重宜人性設計,使消費者有易于拆開、便于食用的用餐體驗。
我們要培養(yǎng)具有文化底蘊的情感關愛。生活中我們逐漸意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我們應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里汲取靈感,創(chuàng)造出具有中國韻味的中式外賣食品包裝。
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中式外賣的綜合競爭實力。對于消費者來說拿到中式外賣的第一感知就源于包裝,通過其設計使消費者在最初獲得好感,這種好感促使消費者產(chǎn)生再次購買欲。
三、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的宜人性設計方法
在中式外賣食品包裝材料的宜人性設計上:設計時應選擇既不會污染食品也不會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材料,保證其使用過程的便利性。如有些中式食品外賣可以選擇紙質(zhì)材料,充分發(fā)揮宜人性設計,滿足消費者的內(nèi)心感受,也體現(xiàn)了環(huán)保概念。
在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結構的宜人性設計上:在設計時展現(xiàn)美感和結構性能,合理的中式外賣食品包裝結構更能喚起消費者的購買欲。結構的美感可以從多個方面體現(xiàn),例如結構的精巧性、堅韌性以及挺拔性等。
在中式外賣食品包裝外觀的宜人性設計上:我國疆域遼闊,菜系也是豐富多彩,根據(jù)不同的地域美食文化可以展現(xiàn)不同的包裝外觀。我們應將地域文化、美食文化等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中式外賣食品包裝上體現(xiàn)精神文化理念。
參考文獻:
[1]孫炳新,馬濤,韓春陽.創(chuàng)新型思維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3):283-285.
[2]王小芳.基于人性化設計理念的食品包裝案例解讀[J].食品與機械,2017(8):114-117.
[3]李娜.低碳理念下的食品包裝再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10):174-177.
[4]張繼斌.基于食品安全的塑料食品包裝設計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22):44-47.
作者簡介:劉媛妹,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熊蕊,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