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風(fēng)飛過薔薇
你有沒有聽過臺灣歌手張宇的《四百龍銀》?幾年前,在電視臺工作的妹妹給了我們兩張《我是歌手》總決賽直播前夜的彩排票。就是那一次,我聽到了這首歌。
燈光慢慢暗下來,整個舞臺只剩下一束光打在張宇身上,他略帶沙啞的嗓音為我們娓娓道來一個傷情的故事:“這里的人家遠渡重洋找到她們家/看了幾回說就要這個六歲的女娃/為了大哥要娶媳婦/沒錢的媽媽/收了四百個龍銀讓她離開家……”
這首歌,講的是一戶臺灣的人家遠渡海峽到廈門找一個女娃做童養(yǎng)媳的故事:沒錢的媽媽為了給兒子娶媳婦,400龍銀把6歲的女兒賣去了臺灣。媽媽給女兒穿上過年才能穿的新衣裳,還縫了一個像她的娃娃,告訴她:“有她和你做伴,什么也不怕?!?/p>
6歲的女娃傷心不舍地跟著婆家人渡海遠去。當(dāng)唱到“26歲那年她又生了第5個女娃”,守寡的婆婆說香火不能斷,把她剛出生的女兒送給了別人家,她不顧剛生產(chǎn)的羸弱身體追出了好幾里……我的眼淚由默默地流變成噴薄而出。在臺下那個黑暗的角落里,仿佛聽眾只剩下我一個,我淪陷在這個悲傷的故事里,為這個6歲女娃的命運深深心痛。
在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聽這首歌,還是忍不住流淚。
后來才知道,張宇的這首歌,唱的正是他阿嫲的親身經(jīng)歷,作詞人是他的妻子十一郎,難怪整首歌詞樸實無華,每一句卻那么打人。你仿佛看到那個6歲的女娃,害怕無助地在廈門上船,遠渡重洋去往一個沒有媽媽和親人的陌生地方;更看到她剛出生的女兒被送走時,她的絕望與心碎。
我媽媽跟我說過另一個更加揪心的故事:當(dāng)年,我們隔壁村有一個女人,因為接連生下的是女兒,婆婆連接生的穩(wěn)婆都不愿意給她請,她只能獨自忍受疼痛,生下她的第三個女兒,親手將女嬰溺死在便盆里,然后平靜地對外宣稱孩子沒保住……
沒有人知道她在那個過程中經(jīng)歷了怎樣痛苦的掙扎,也沒人知道是什么樣的壓力盤踞在她的心頭讓她能下如此狠手。更沒有人統(tǒng)計過,千百年來,有多少女孩,像這樣被扼殺在了來這世間的路上。
朋友小A前陣子意外懷孕,剛生完雙胞胎8個月的她無奈只能去醫(yī)院終止妊娠。
在她隔壁病床上躺著一個同樣來做終止妊娠的女人,這個已經(jīng)37歲的女人主動和小A說起這是她第三次來這里,前面她生了兩個女孩,婆婆和老公說還要生個男孩她才算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wù),所以懷第三個的時候她就去香港驗血……這一次驗出來又是個女孩,所以只能“打了重新懷”。
女人說:“算起來要是生的話,這是我第五個女兒。我老公說還打最后這一次,下一次怎么的總要是個男孩了吧?”她說話時臉上露出格外平靜的笑容,好像在說別人的事情,傷害的也是別人的身體。
同樣生活在這個小縣城的小A,怎么會不理解眼前這個女人笑容背后的辛酸?而她自己何嘗不是一樣的命運,嫁到這里頭胎生了個女兒,被公婆逼著生個男孩,從女兒四歲開始整整備孕了六年都沒有懷上,無奈之下只好去省城長沙做了試管,跟她一起去的一共有四個女人,最后只有她懷了龍鳳胎并順利生下,其余的女人生的都是女孩……她替自己松了口氣,也深深地替她們嘆了口氣。
即使這樣,小A的日子也并沒有好過多少,公婆帶著出生的男嬰回了老家去養(yǎng),留下兩個女孩給她自己帶,還要兼顧上班的她無奈之下只好請自己的父母,背井離鄉(xiāng)地來幫她帶孩子……
即便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一直都不缺乏。目睹太多的心碎和痛苦,我想說,每一個女孩來到這個世間都不容易,如果你家里有女孩,請善待她。愿每一個來到這世間的女孩都被溫柔以待,不管她是新生的女嬰、女孩,還是已經(jīng)或即將為人母。愿這世間對女性能夠公平一點,愿我們每一個女人都能更好地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