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強
想象一下,如果在你自己都被人叫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的時候,你還得管另外一個人叫外婆,她還管你叫“小弟”,那是不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而又溫暖的事情?我的表哥表姐們就是這么幸福的一群人,當然嘍,雖然我離當外公的年齡還早得很,不過,我依然和我的表哥表姐們一樣幸福,因為我和他們依舊是外婆眼里的“小弟”或者“小妹”。
外婆快一百歲了,她說一不小心就要一百歲啦!
外婆總是說:“你們這些小毛孩也都長大了啊!”
我的那些四五十歲的表哥表姐們就會回答:“是的,都長大啦!就您還是老樣子哦!”
“哈哈……”外婆就會發(fā)出洪亮的笑聲。她的皺紋在笑,眼睛也在笑,笑出開心的淚水,然后順手就自己把眼角抹干。
外婆確實還是老樣子,從我記事起她就是這個樣子。跟從前比,現(xiàn)在只是頭發(fā)稍微多了一些灰白色,但絕對不是銀白色!她的頭發(fā)還沒有全白呢,三十幾年前就這樣了,反正我沒見過黑頭發(fā)的外婆。還有她的牙齒,我也從來沒見過,全掉光了!以至于我小時候見到有牙齒的老爺爺老奶奶,我都會覺得他們奇怪——老人牙齒不是應該都掉光了嗎?就像嬰兒一樣,連乳牙都沒長的那個樣子。外婆從來不戴假牙,她說之前(在我出生前)戴過,但是,外婆說戴了假牙吃東西毫無味道,吃的東西簡直比石頭還難吃,所以,她就把假牙扔了,之后就再也沒戴過。
外婆一共生育了十五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夭折了。這在十里八鄉(xiāng)都是出名的,政府每年都給外婆送“光榮媽媽”的獎狀。我就是從那獎狀上才知道外婆原來還有一個那么秀氣的閨名的。我曾為此激動不已,因為,我可以保證那時我的表哥表姐們都不知道外婆正確無誤的姓和名。
外婆家里有個雕花大櫥柜,據(jù)說是個“千工櫥”,這是當時十里紅妝中首屈一指的大件嫁妝。這個大櫥柜雕工細膩,圖案栩栩如生,比我小時候看過的連環(huán)畫還要精美。櫥柜周身暗紅發(fā)亮,挑梁上均勻地豎立著五根雕刻成孔雀翎的細柱子,中間的四扇長方形櫥門上鏤空雕刻著二十幅各式畫面,有花、鳥、蟲、草,還有亭、臺、樓、榭,以及出征、凱旋和沙場的場面。櫥柜的四只腳是四只虎虎生威的雄獅。櫥柜的里里外外透著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開櫥門時還會發(fā)出溫潤的“咿咿呀呀”聲,像是在講一個古老的故事。
外婆的故事很多、很長,就像一家百年老店般歷史悠久,我只能從我出生以后開始講。
在這些兒女中,外婆對我媽媽最操心了,所以,我來到世界上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我的外婆。據(jù)說,我在媽媽肚子里時太頑皮,把臍帶繞在自己的脖子上玩。結果,等出生的時候,我差不多已經(jīng)快要用臍帶把自己給勒死啦!幸虧是外婆來接生,她把臍帶一圈一圈從我脖子上拆開,整整八圈!然后我才透過氣,哇哇哭出聲來。這不是我記得的事,出生的場景就算天才也不會記得的,這是我媽媽后來告訴我的。
外婆說,扯一塊布,給小弟做一套西裝穿上,會很漂亮的。這個想法在當時還是有點奇怪和時髦的。要知道,那時大部分老裁縫是不會做西裝的,年輕人大都穿中山裝,年紀再大一些的都穿對襟衫(包括外婆自己)。由此,我的穿衣風格,在出生的時候就由外婆這么定下來了,到現(xiàn)在我都只穿西裝,我討厭夾克!這是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的事,因為外婆說穿西裝漂亮,就這么簡單。
五六歲以后的事我就都記得了,而且大部分是有關吃的。在我的印象里,外婆沒有罵過我、打過我,我甚至就沒看見外婆對任何人發(fā)過脾氣。我記得外婆經(jīng)常從各種各樣的盆盆罐罐里摸出琳瑯滿目的東西給我吃。那都是我第一次吃到的東西,我一直記得清清楚楚。有柿餅、麥芽糖、米糕條、芝麻糕、核桃酥、花生粉、番薯糖、土豆片、鍋巴、爆米花、冰糖、脆米棒……
外婆家里人多,好玩有趣的事情也多。
我們一群小孩子會跟著外婆去水井挑水,就像一群小雞崽跟著一只雞媽媽出去玩。挑滿一大缸子水,外婆得來回好幾趟,我們就跟著她前呼后擁地來來回回好幾趟。外婆家的水井對我來說很有趣,因為我們村里連一口水井都沒有,大家都喝溪水。所以,小時候我就覺得有水井是一個地方先進、發(fā)達的標志。冬天的時候,井口冒著熱氣,氤氤氳氳,打上來的水是熱乎乎的。我總覺得水井里住著一位老神仙,冬天他就在水井里生火燒水。夏天,外婆會把一個大西瓜放在竹籃子里垂到井里浸泡,那水是冰冰涼的。當然,這時我早就知道,冬天燒水的老神仙一定是收集了許多雪花儲藏在水井里邊使井水變涼快的。
外婆家的門口就是一個大大的天井,那是幾十戶人家房子圍出來的一個方方正正的大院子,里面種滿了果樹,有梨樹、蘋果樹、石榴樹、柿子樹,還有葡萄和芭蕉。到了夏天,我們站在外婆家門口就能聞到甜蜜的果香味。知道我們流口水,外婆就會拿個竹鉤子帶我們?nèi)フ妗D切├姹砻嫱ǔ6紩幸粌商幹讣咨w那么大的黑斑。外婆說那是被蜜蜂叮咬過的,吃起來特別甜。不過,那些梨聞起來還真有點蜂蜜的味道。是不是蜜蜂吸了梨汁又把蜂蜜吐進去了呢?我經(jīng)常這么想。外婆削了一些先讓我們吃,還有一些梨外婆放在瓦罐里加冰糖燉,燉爛了才給我們吃。
有時,外婆在溪邊洗完我那半打子還未成家的舅舅們的衣服,會帶回來一些木蓮果子,搗碎了給我們每人做一碗木蓮豆腐。木蓮豆腐看起來晶瑩剔透,吃起來涼到心窩里。
我媽媽說,他們小時候,一家子這么多人,吃飯是個大問題,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挨過餓,這都歸功于外婆有一手好廚藝。
據(jù)說,“吃大鍋飯”時期,外婆能把玉米芯和南瓜蒂磨成粉做餅給他們加餐。逢年過節(jié),我的舅舅阿姨們每人都能吃上像模像樣的一大塊肉。媽媽說,外婆會把肉切得方方正正,一塊一塊放碗里,每人一份,分得很均勻。這事我完全相信,因為我記得外婆家的豬特別大!外婆家的豬一頭就有四百斤!你要是沒見過是不會相信的,豬大了它不長圓,也不長寬,它是長扁的!又高又扁就像一堵墻!外婆家每年都有兩堵墻!八百斤豬肉!不過我也得承認,我從不吃外婆家的豬肉。外婆的豬養(yǎng)得太大,大得連肉都不好吃啦,我一直就這么認為。
媽媽還告訴我,外婆家里雖然人多,但他們從小也沒受過凍。這一點,我也完全相信。我小時候還見過外婆有很多羊皮,那時天氣也比現(xiàn)在冷得多,雪下得大得多。外婆時不時就會給我們縫個羊皮背心,剪個羊皮鞋墊什么的。外婆說,這些羊皮都是以前用糧食和羊倌們換來的,藏了好多年啦。過年的時候,來外婆家拜年的表兄弟姐妹們就更多了,跑得外婆家樓板震天響,就像打雷或者是敲鑼鼓。我們經(jīng)常打地鋪睡成一溜,外婆就像現(xiàn)在幼兒園里的老師。別看那被子縫補得像張地圖,但卻是暖烘烘的——有羊皮還有新棉花!外婆說,保證一大家子吃飽穿暖就是她的工作。
外婆家的灶臺也比我們家的大,外婆家最小的鍋的尺寸是我們家最大那口鍋的尺寸。
外婆糊的玉米餅特別好吃。她能徒手在半米口徑的深鍋里,幾秒鐘內(nèi)糊上一層薄薄的玉米面漿。一個斗篷大的薄餅半分鐘就燒熟,涂上豬油,撒點鹽末,美味無比。我曾經(jīng)讓我媽媽糊這餅吃,她說,那是外婆的絕招。媽媽怕燙沒學會,所以外婆七十歲以后我就再也沒吃過這餅了——糊這餅需要矯健的身手,外婆說她手腳沒以前靈光了。
外婆燒的雞蛋面也讓我一直回味。那是一種用番薯淀粉和雞蛋混合澆出來的餅,然后再切成面條煮出來的湯面。柔嫩順滑,細膩而有韌勁,帶著濃濃的雞蛋香味,加些干炸的火腿肉末,吃起來是一種渾身舒暢的享受。
等我去鎮(zhèn)上中心小學讀四年級的時候,我就住到了外婆家。每天晚自習放學,她都會給我準備一碗熱騰騰的夜宵。白天她還讓我?guī)┳约鹤龅亩拱赆u呀、梅干菜呀、臭豆腐呀去學校,中午的時候可以吃。外婆的夜宵我一直吃到高中畢業(yè)。所以我經(jīng)常和媽媽開玩笑,我寧愿外婆當我的媽媽。
后來,我就去外面上大學、工作了。也就在年頭年尾才去探望一下外婆,外婆的行動也越來越慢了,不過外婆走路的步伐還算穩(wěn)健,這讓我放心許多。
有一年,外婆的耳朵開始聾了,我給她買了一副助聽器。我只是想,在和外婆說話的時候不要湊到她耳邊大喊大叫而已。沒多久,外婆就把助聽器扔了,就像當年她扔掉假牙一樣干脆。她說,聽不到可以少一些煩惱。要是面對面和她說話,她還是能明白的,因為外婆學會讀唇語了。
這之后那一年,我給外婆買了一根拐杖。不過,她還是扔掉了。我挺開心的。因為她還能到地里種菜,外婆種的菠菜菜葉綠得發(fā)黑!那年春節(jié),外婆八十八歲,她帶我去地里摘菜,非要讓我?guī)б焕丶页浴?/p>
最近這些年,外婆骨折了好幾次。聽老中醫(yī)說喝點黃酒有好處,于是外婆喝了一段時間的黃酒。她跟我說,那黃酒難喝啊,但總比痛要好。
去年上半年,外婆又一次骨折了,傷到了腰椎骨。從那以后,舅舅和阿姨們都說外婆有點老年癡呆了,這我一點都不意外,但是我并不認可他們的觀點。春節(jié)的時候我親自測試了一下。
我去看外婆的時候在她耳邊故意說表弟的名字,我想看看她能不能認出來。
“小弟你來了,阿媽還好吧!”外婆響亮地問我——她還一如既往地為我媽媽操心呢!
“放假啦,小囡帶來了嗎?”外婆接著問——我表弟可沒有女兒!
外婆明顯記得清清楚楚嘛,怎么可能老年癡呆!外婆還跟我講了腰椎骨骨裂的情景。她說,當時她走在樓梯中間,不小心往后滑了一步差點從樓梯上滾下來,她想,滾下樓梯不要摔死啦,于是,外婆就用手使勁抓住樓梯扶手,結果,腰用力過猛就導致腰椎骨骨裂了。這哪有一點老年癡呆的癥狀呢,腦子清醒得很呢!
接著,我又笑著問外婆:“今年一百歲了吧?”
外婆滿臉堆笑,略帶害羞地樂呵呵地說:“今年才九十八呢——屬雞的啊——不過——馬上就要一百歲嘍!”
聽外婆說話聲音還中氣十足呢,活到一百歲不成問題。
在外婆家里,我也聽到我那些稍微年輕的舅媽們在齊刷刷地抱怨我那半打子舅舅們的嘴巴太刁,吃東西太講究。我只好挨個兒勸她們:“我的嘴巴也很刁呢!我們都是吃外婆這家百年老店的食物長大的,那可是正宗的百年老店,嘴巴能不挑剔嘛,這叫追求和傳承!”
外婆的故事很長,外婆就是一家百年老店。我在想等外婆活到了一百歲的時候,我該送點什么禮物給外婆呢?
發(fā)稿/莊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