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長春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分院,吉林 長春 130033)
國內(nèi)外電影行業(yè)中,色彩是無數(shù)電影人創(chuàng)作的源泉??床槐M的主題都以色彩作為催化劑,標志性地存在著,影響著時代發(fā)展和歷史的進程。有了它,電影不再蒼白無力,有了它,電影不再空洞無味。色彩的使用,可以客觀地展現(xiàn)實物色彩,拓寬電影表現(xiàn)形式的維度。而且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讓“形”“意”兩方面更加直觀地給予受眾者、創(chuàng)作者獨出心裁的造型,可以夸張某些色彩元素,讓其更容易地給導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創(chuàng)造空間,像調(diào)色盤一樣不斷勾勒屬于電影世界的美好畫卷。
(一)從“無色”到“彩色”——電影發(fā)展重要轉折時期
1927年的一天對電影的發(fā)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紐約市百老匯劇院正在放映《爵士歌王》。突然,銀幕上傳出阿爾·喬爾森的聲音。雖說聲音稍顯呆板,沒有抑揚頓挫,但這是有聲電影的鼻祖。這標志著聲音成為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觀眾可以在有聲的視聽效果下欣賞電影作品。該影片于1929年5月16日獲得了首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以及入圍最佳改編劇本獎。從此,從無聲到有聲,使得大銀幕的承載方式跨越式地進步,給人的感官享受增加了一個維度。在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的跨越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1935年,彩色技術首次在美國馬摩里安執(zhí)導的電影《名利場》中得到體現(xiàn)。五彩的視覺效果讓觀眾眼前一亮,枯燥的黑白灰被有色所覆蓋。該影視作品標志著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的出現(xiàn),色彩真正成為一種元素、手段,將觀眾拉進影院。不但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享受,更為電影藝術增添了無限魅力。有聲電影的出現(xiàn)滿足了觀眾的聽覺需要,而有色電影的出現(xiàn),同樣豐富了電影對自然世界表現(xiàn)的寬度和廣度,色彩在影片中不再是簡單的再現(xiàn)客觀世界的“工具”,而是表現(xiàn)人物個性、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的工具。有色電影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首先為還原,再者是再現(xiàn),最后是自由表達,具體說來是由早期的關注色彩對自然界接近性,還原實物本色,發(fā)展到如何在原有色彩的基礎之上再現(xiàn)自然界中的色彩,最后是如何自由地表現(xiàn)自然界的色彩讓其產(chǎn)生想象的空間。色彩在電影中的使用,讓電影表達方式更加豐富。為電影的視覺效果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為電影的藝術風格增大了延展性。彩色技術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進一步完善,能夠靈活、有區(qū)別地用彩色反映現(xiàn)實存在。通過攝影對現(xiàn)實主體進行藝術加工、打磨和再創(chuàng)造,讓視覺形象富有思想性、藝術性,強化畫面的藝術處理,讓大銀幕給受眾群體更加立體式的體驗。
20世紀中期,受眾群越來越對色彩視覺的表現(xiàn)效果有著更高的要求。根據(jù)市場的需求,移動攝影技術的發(fā)展及廣泛應用,大量相關硬件的發(fā)明與量產(chǎn),為提高彩色電影的普及率提供了基礎性的支撐。更加生動、寫實地反映生活的本源。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從業(yè)者也越發(fā)意識到色彩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重要性,相關的應用手法、創(chuàng)意思路、具體實施也更加貼合受眾群的現(xiàn)實感官,并且通過實踐中的糾錯,試探性地應用。比如,經(jīng)典國產(chǎn)片《小花》,將劇中若干黑白的片段漸進性、層次化地插入彩色元素,通過畫面的對比效應,表達導演對敘事的生動性與現(xiàn)實性。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探索及應用,更加堅定了電影人通過色彩元素的合理使用,來提高受眾的感官效果。
張藝謀曾經(jīng)表示:“電影的視覺元素中,色彩是直觀表達的手段?!敝麛z影師斯托拉羅也說過:“使用色彩的不同,表達的情感與感受各異,它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边@與運用光影效果相似,情緒波動的表達需要色彩作為輔助,通過視覺傳達給人強烈的刻板暗示。除了可以還原實物的本源,也可以抒發(fā)情感,表達情緒,烘托主體,勾勒人物形象,交代時空轉換,渲染影片氣氛,從而成為定位影片風格的標配工具。
對于紅色,大多數(shù)人都有著固有的、無法轉換的意識存在,有著豐富的原始性。在電影中極富張力,代表著活潑、溫暖、幸福、吉祥、熱鬧。它也是人們最先定義的顏色,在最廣泛的范疇中占有著基礎的地位。同時也象征著熱血、烈火。這兩種文化象征在所有的文化電影和時代電影都有著存在意義。在受眾者的意識中,可以作為情感高漲、熱血沸騰的方式存在,也可以作為負面效應的工具??傊强梢宰钪苯拥乇磉_人感情的一種重要元素。比如陸小雅的幾部影片中,《熱戀》《紅與白》《紅衣少女》都旗幟鮮明地使用紅色,成為貫穿情節(jié)推進、矛盾沖突、人物關系的主線。與張藝謀相似,可以表達主人公的豪放不羈,熱情似火,同時也可以與絕望、消亡形成呼應。當然也可以同其他副顏色相搭配,所表示的象征意義更為深遠。對紅色的有效運用還有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的背景為元始天尊運用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并將其煉為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發(fā)揮巨大的力量;而魔丸則誕出魔王,在人間作惡多端。元始天尊為了能夠摧毀禍害人間的魔丸,決定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過后天雷將會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于哪吒身上,然而陰錯陽差將魔丸錯投到哪吒身上。本是英雄卻錯變成混世大魔王。然而面對眾人對哪吒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哪吒是否命中注定會立地成魔是影片的關鍵所在。影片通過紅色渲染氣氛,每當看到電影場景中昏暗的背景色彩,哪吒那火紅火紅的造型出現(xiàn)在畫面中不難讓我們意識到這仿佛是邪惡同正義的較量。突出哪吒叛逆又充滿正義的人物心理狀態(tài),并且增添了觀者的感知效果,烘托出緊張的戰(zhàn)斗氣氛。
黃色往往以醒目、警示、溫馨、歡快的視覺感官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相對于有些冷色,給予希望、光芒、高貴。因其敏感性、對比度相對較高,能夠襯托出主體的重要性、特別性,更細化些,標志著地位的高貴、形象的光輝、身份的特殊。中國封建社會、西方君主體制,都能夠通過黃色最恰當?shù)乇磉_建筑物的金碧輝煌、服裝的華貴、飾品的奢華。比如紫禁城的琉璃瓦為金黃色,皇親國戚、貴族的頭飾是黃金色,皇帝御賜的馬褂為黃馬褂。一些知名攝影大師,在電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黃色給人的視覺沖擊,恰如其分地以黃色作為載體,表達出皇權的神圣、皇帝的獨一無二、貴族的至高無上。另外黃色,也會根據(jù)創(chuàng)作者的需要、受眾群體的固有印象,烘托出狂熱、高調(diào)、無法控制的主觀感受。比如意大利電影《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色彩的表現(xiàn)。
藍色在色系中屬于冷色調(diào),與紅色綠色并為光的三原色。給人以冰冷、憂郁、悲觀、結束的提示。在已故導演德里克·賈曼的辭世之作《藍》當中,通過對藍色的充分理解,通過對藍色的充分疊加,通過對藍色的充分創(chuàng)造,通過對藍色合理并夸張的利用,絲絲入扣地記錄他罹患艾滋病,最后的歲月。影片中賈曼已經(jīng)雙目失明,面對他的是消亡的顏色——絕望的藍。影片從始至終都是滿眼的藍色,也是唯一的顏色。影片貫穿著藍色,也只貫穿著藍色。與畫面、情節(jié)、對白、人物沒有任何關系,除了主人公淡定的獨白配以應景的音樂。賈曼用這種極端的“反常規(guī)”創(chuàng)作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他最后的歲月:他面對死亡時毫無怨言的沉默。表達出對愛人的留戀和無可奈何。他曾經(jīng)說過,“藍色是宇宙的藍色,我將通過它踏入靈魂之門,任何可能將成為可能”。這是他直面天堂,留給我們的最后一抹“藍色”。
當然像德里克·賈曼這種將藍色在電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用到極致的也為少數(shù),多數(shù)都是適當?shù)乩茫c其他顏色共同存在或者分工合作。
生命、活力、青春是綠色的屬性。它是最具有獨立性的色彩。但通過導演的再創(chuàng)造使其與適當?shù)念伾钆洌材芙o予觀眾天差地別的感官沖擊,從而表達電影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在這里參考過其他的文獻與實例。比如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中,以翠綠色出現(xiàn),利用白色的陽光、黃色的土地、黑色的山石為依托,象征著年輕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從萌芽到枝繁葉茂——生命似的進程。不過這里的綠色比較單薄,不夠厚重,也暗示著以悲劇結尾。這里的綠色既脆弱又永恒,脆弱的綠色代表轉瞬即逝,永恒的綠色代表愛情的忠貞,給予觀眾最矛盾的直觀沖擊。而在高群書、陳國富二位導演創(chuàng)造的《風聲》中,大多數(shù)背景與服飾的顏色均為綠色。比如背景為墨綠色,日本人服飾為青綠色,汪偽漢奸為深綠色,女主的旗袍為暗綠色。同為綠色,由于色調(diào)的不同,體現(xiàn)出人物沖突的勢強與勢弱。整體墨綠的背景,給人以壓抑、陰森、恐怖的氣氛,反映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正面人物所處環(huán)境的險惡;暗綠色在此影片中為保護色,反映出正面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那就是強烈的潛伏欲和求生欲。至于深綠色與青綠色,反映出日偽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靠近的強烈主觀意識。
但在這里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綠色與其他顏色不同,在實際應用中成為道具使用的重要選擇。比如在大多數(shù)科幻題材中,以“綠布”為拍攝背景的形式出現(xiàn)。大部分漫威科幻電影的鏡頭中,都是在綠布面前完成的。演員們在綠布背景前拍攝,后期加上特效。而在實際拍攝中,綠布可以代替你想在視頻中捕捉的所有元素,包括演員與道具。使用這種方式拍攝后,背景的綠色就可以在后期制作中被任何圖像或者視頻所替代,可以用色度鍵技術來模擬各種特技效果。這樣在后期加特效時才有這么炫酷的畫面。所以以綠色為主體的綠布可以成為硬件加以運用。
無彩色包括黑與白,與其他有彩色一樣,都能按照導演的意愿表達思想意識與感情。黑色大都使人感到絕望、毀滅、險惡、低落;白色會使人感覺陽光、明快、純潔、優(yōu)雅、平穩(wěn)??啥呤撬猩手袑Ρ榷茸罡?,表達情感最極端的色彩,所以黑色又給予消沉、穩(wěn)重、端莊的情緒,白色則給人一種虛無、淡漠的感覺。由于每個個體、國度、種族的不同,意識形態(tài)、思想觀念、生活規(guī)律的差異,顏色表達的情感也有所不同。例如白色是西方婚紗的顏色,象征著永不褪色的愛情。而在東方的文化中,白色象征著低落的情緒,比如在舉辦喪事的過程中,孝子賢孫都需要披麻戴孝,西方則是以黑色來表達對故去親人的哀傷。黑白色在影片《影》中得到色彩視覺的新體現(xiàn),翻閱歷史可以看到該影視作品是以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作為歷史背景。連綿的陰雨天氣,暗示著紛亂歷史年代,黑白相間的丹青,更加是時代政治的昏庸寫照。
當今,信息、科技高速發(fā)展,藝術審美不斷更新,電影藝術也順應著時代的潮流推進發(fā)展。色彩作為電影藝術中重要的組成元素,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滿足著人們視覺的需求與渴望,是影視作品的核心,是影視作品的靈魂,它在電影這一舞臺上實現(xiàn)著自己的價值。多少電影人為之探索,為之著迷,深刻挖掘它的潛在力量。我們期待著更多更好的帶有色彩視覺震撼的作品出現(xiàn),實現(xiàn)它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