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文 黔江區(qū)城西中心小學校 重慶市 409099
據(jù)研究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與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在思維方式、學習能力、性格特征,甚至健康程度方面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而論及如何應對這種差異,不只是單親家庭的家長,學校和老師也缺乏足夠多的應對經(jīng)驗和手段,同時社會對于這個問題所提供的指導和關注也不夠。因此,對于單親子女,尤其是農(nóng)村的單親子女的教育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且緊迫的。
無論單親家庭的成因是怎樣的,單親畢竟意味著家庭的“殘缺”,單親子女與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需要面對更多難以回避的問題。據(jù)心理學研究表明,惡劣環(huán)境更易導致異常人格的產(chǎn)生,破損的家庭往往會導致孩子性格的畸形發(fā)展,而這種畸形發(fā)展往往是由孩子所處的特殊家庭環(huán)境和所經(jīng)歷過的特殊體驗造成的。相比較而言,單親子女的教育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和人格發(fā)展兩大方面。
撫育子女是父母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的責任與義務,但是由于單親家庭的結構缺失,父母和孩子的“三腳架”倒塌了,家庭職能受到了嚴重削弱,子女的教育環(huán)境自然也相對惡化。
通常情況下,單親家庭的子女所受的教育主要是以下幾種:
(1)溺愛型。單身家長由于使孩子缺失了父愛/母愛,而對孩子產(chǎn)生嚴重的愧疚心理,并因此想要通過對孩子的寵愛和嬌慣來進行彌補,但這會使家長喪失對孩子進行正常管教的能力;
(2)厭惡型。部分單身家長將和自己共同生活的孩子視為沉重的累贅,在生活中對子女漠不關心,甚至對孩子進行打罵和虐待;
(3)無暇顧及型。由于單身家長既要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又要為生計奔波勞碌,相當于一個人挑起了本屬于兩個人的擔子,這往往會使他們身心俱疲,對子女教育情況的關注則有心無力。
目前,我國的單親家庭大多是由于離異造成的。調查研究表明,父母離異的單親子女在從事課程學習、社會交往等活動時往往弱于完整家庭的子女,而在抑郁、不良行為方面卻比完整家庭的子女嚴重,這無疑會對他們的學習造成很直接的影響。
由于家庭在子女人格的形成方面具有多方面、深層次的作用,家庭教育對于子女的影響是十分復雜多變的。單親家庭的家庭教育對于子女人格形成方面的影響同樣復雜,且往往是負面的。以下是針對這一觀點的具體論述。
兒童所能接觸的人際關系較為單一,無非是父母以及父母雙方的親屬,兒童必然是首先在家庭中學會如何與其他人相處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必然隨著家庭成員數(shù)量的增加而變得復雜,而家庭成員的減少必然增加了兒童學習與人相處的難度,親情的喪失也必然意味著家庭對于兒童影響力的衰退。
就目前來看,雖然單親家庭一般也能維持溫飽,但是單親家庭的家長必然要比完整家庭的父母忙一些,再加上獨力承擔家庭和經(jīng)濟重擔,可能會使其產(chǎn)生不滿等負面情緒,就會有很大幾率造成家長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并使孩子因家長的負面情緒而蒙上心理陰影。也有的家長唯恐自己的孩子因為雙親中另一位的缺失而缺少關愛,便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灌注在孩子身上,但這樣的家長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為來對孩子進行監(jiān)督,而不是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有時為了獲取社會的認同,他們甚至會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承認自己來自于單親家庭。這往往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以上的影響因素往往會造成單親子女的性格變得多樣化,并集中表現(xiàn)為抑郁、易怒、憎恨、自卑、嫉妒、孤僻、情緒不穩(wěn)等等,這會對他們的人格發(fā)展造成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而由于農(nóng)村平均文化水平偏低,這種情況在農(nóng)村單親子女的身上往往更為典型。
作為學校,應該在單親子女和單親家長之間架設起溝通和交流的橋梁,重視單親教育的封閉性和隨意性。由于學校教育的針對性和計劃性都更強,所以學校具備家庭教育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勢。但這種優(yōu)勢需要體現(xiàn)在對家庭教育的補充和拓展之中,二者一起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梢酝ㄟ^一系列的手段來幫助單親家長提升對于科學教育方法的認識,用多種方法給他們以實質性的幫助。單親家長也應該對學校的教育活動有足夠的重視,積極參加,提升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素養(yǎng)和能力。
以下是學??梢越Y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的相關措施:
(1)每周舉行層次、范圍、形式不同的相關會議。通過對單親學生情況的交流和探討,使學校和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2)深化教育管理,使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能夠對班級中的單親子女的家庭現(xiàn)狀、性格特點都有深入的了解,與他們深入交流,切忌流于表面。靈活運用建立單親學生的愛心檔案、為單親學生針對性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消除自卑、與家長密切交流等手段,關愛單親子女的成長。
(3)改善教育方法。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和持之以恒,多對單親子女進行鼓勵、關心和引導,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消除心理上的障礙,改變他們的性格,進而健康成長。
單親家庭是目前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客觀組成部分,單親家庭的子女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希望,作為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農(nóng)村學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只有將單親子女的教育視作長期和重點工作來開展,并與單親家長密切交流,共同努力,關注、關心、關愛他們,細心呵護他們,承擔起幫助他們的責任,才能為單親子女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舒緩和消除他們心理上、思想上的痛苦,單親子女才有可能像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