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廈門大學
在黨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及教育部、團中央下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校園文化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校園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師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于搶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校園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校園體育文化如何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校園體育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校園體育文化中的積極部分能夠影響學生的思想進而影響其行為。首先是價值導向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31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時說:“我國體育健兒在里約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xiàn),生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全世界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中國運動員在創(chuàng)造輝煌成績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能夠形成正面的示范效應。在體育賽場上,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運動員們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對于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學生對于體育的關注度快速增高,很多的運動員都成為社會焦點人物,通過校園體育競技活動積極宣傳我國運動員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對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極為有利的。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不畏苦難,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當然參與體育活動不可避免的會遭遇失敗。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的能力與其他的品質一樣,是可以在后天的學習中逐漸習得的。因此,在體育活動中,只要我們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勝不驕敗不餒,就可以培養(yǎng)起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高校相較于中小學等教育階段的特殊性在于教學模式的不同。高校的學生除了專業(yè)課程以外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相對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這就使得輔導員與學生深入交流的機會相對來說是很少,時間也呈現(xiàn)碎片化。與此同時,由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興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面對面溝通減少,使得溝通效果大大減弱。
校園體育文化則可以成為解決“溝通障礙”的潤滑劑,使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首先是促進學生間的交流,體育活動的特點決定了采取的主要是集體活動的方式,這就增加了學生之間直接交流和接觸的機會。其次是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在高校的體育活動,輔導員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同,也許是組織者,也可能是參與者,但是只要輔導員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去,就能夠更多的與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下交流溝通。輔導員在體育活動中也可以親身觀察到學生的特點,更直接,更客觀的了解學生。輔導員在這種環(huán)境中也可以更好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更有針對性的與學生溝通。
現(xiàn)代社會中,快節(jié)奏、強競爭、大壓力的生活方式導致人們的精神壓力增大,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凸顯,高校也并不例外。學生所面對的學習壓力、競爭壓力等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存在著威脅。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就很容易出現(xiàn)抑郁等心理疾病。輔導員應該尤其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體育活動則是有效的疏解心理壓力的途徑。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更能調節(jié)情緒、舒緩壓力、改善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使得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有針對性的運動干預還是治療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心理學研究表明,體育在治療自閉癥、焦慮癥、自閉癥方面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輔導員在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首先要關注的就是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在學生心理健康、生活態(tài)度積極的情況下,才能夠哥哥好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校園體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我們在工作中應當注意校園文化建設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動,實現(xiàn)以體育活動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
時機,指的是不同時期的特點。首先是學生在校期間所處的不同階段,根據(jù)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熟悉程度、思想動態(tài)組織不同的體育活動。例如:在新生入學尚不熟悉的階段,輔導員應當組織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的了解彼此,促進學生相互熟悉,快速建立起友誼和班集體觀念。其次是根據(jù)當前時期,國內外的大型的體育發(fā)展情況組織體育活動。例如:在世界杯開幕前,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賽事,甚至可以定制專門的球衣,肯定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好的達到促進學生間、師生間交流的目的,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體育運動種類繁多,不同的體育運動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效果不盡相同。針對班集體建設相對滯后的班級,輔導員應當多組織集體性質的體育活動,例如足球、籃球、排球等在這種集體性較強的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好的與其他同學交流,有助于培養(yǎng)集體觀念。也可以多組織個人競技性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不怕挫折,積極進取的拼搏精神。輔導員要綜合各體育活動的特點,靈活運用,才能更好地起到培養(yǎng)學生的作用。
輔導員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天然的和學生之間存在著溝通的障礙,而組織體育活動,親身參與其中是最好的打破溝通障礙,拉近與學生距離的最好方式。在體育活動中,師生之間的距離感減弱,輔導員更能夠與學生建立起一種親密的朋友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輔導員能夠更加真實準確的了解學生,學生也更容易向輔導員吐露真實的情況。在這種狀態(tài)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輔導員親身參與,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的進行。
體育活動中很多對抗性的活動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的,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的前提就是保證學生的安全,因此,在組織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先做好防范措施。在體育活動開始前就要提醒學生注意潛在的危險,并準備好應急藥品。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沖突。輔導員在面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出現(xiàn)的矛盾,一定要及時引導學生,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之下,解決學生的矛盾沖突,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寬容的處事態(tài)度。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門,對于學生有積極正面的引導作用。輔導員在從事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體育這一工具,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把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學生身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大學生。
注釋
:①黃欣加.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J].體育科學,2004(06):67~71.
②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1/2016/0826/c78779-28669655.html,人民日報評論員:弘揚體育精神 振奮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