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權 廣西靈山縣新洲中學
前言:高中書法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還可以拓寬視野、提高其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并且有利于促進智力的開發(fā),進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的書法學習主要途徑就是學校開展的書法課程以及學校開展的書法社團供對書法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學習與交流。而一般高中每學期的書法課通常會開設八到九節(jié),而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感悟到書法之美,從而提高對中國藝術文化的認知與感受。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可以明顯獲得進步,即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學質(zhì)量為評價標準,而是把學生的逐步發(fā)展與進步作為評價標準。從而可以得出,高中書法的教育就是利用合適有效的書法教學,讓學生透徹領悟到漢字的結構與美感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第一,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逐步深化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人們對計算機也越來越依賴,生活當中提筆寫字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從而很少有人浪費時間去學習書法,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書法早已被信息時代所淘汰,從而興趣嚴重匱乏,進而對書法課的開展產(chǎn)生了嚴重的阻礙。第二,高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大部分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從而忽略書法課的開展,學生也在為了備戰(zhàn)高考,對與高考課程無關的書法學習完全提不起興趣。另外,學校日常上課的書桌也由于體積較小,不適合軟筆課程的有效開展,這些原因都影響著書法課的有效開展。第三,書法是中國偉大的藝術瑰寶,全國書法家人數(shù)有很多,可是真正從事講學授課的教師卻少之又少,于是很多高中書法課的授課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代替的,雖然這些教師很努力很辛苦,但是仍然與高中書法的目標相差很大。 第四,高中學生的教育核心是應對高考,主要科目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我國高中課程機制中忽略了書法教學的開展,即使近幾年來教育部門提倡重視書法課的開設,但是由于教學設施和書法專業(yè)教師的缺乏,高中書法課堂中一般是以欣賞教材為主,動手練習書法的情況很少。
書法選修課的開展賦予學生多重選擇以及積極靈活的學習空間,從而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并提高個性化發(fā)展,走班學習形式指得是,根據(jù)學生選擇不同的選修課,不同的教師進行走班上課,這種形式對于高中階段來說屬于全新課堂,若是要采用這種上課形式必須注重以下幾點:
1、對學生在選課過程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從而避免學生盲目選課。
2、在走班制度進行的書法課程可以設計臨摹王羲之《黃庭經(jīng)》、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等內(nèi)容,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選修課的時間階段,不能與主要科目發(fā)生沖突,也應當積極安排教室,從而滿足學生對書法課的需求。
在高中書法課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課堂的效率與質(zhì)量,注重學生在書法課堂上獲得知識能信息,并且正確處理書法與主科目之間的關系。
1、研究出新型的課堂形式以及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成就感與書法技能。
2、要對先走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把書法課根據(jù)次數(shù)來劃分,每次講課講一個學時的教材內(nèi)容與要點分析,另外兩個學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書法是一門實踐與體驗相結合的課程,在書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書法審美以及鑒賞能力,可以有的提高學生的書法寫作能力。
學生可以利用臨帖的方式進行學習書法,字帖可以先從楷書開始練習,等到書寫水平到達一定的程度,學生可以慢慢的由楷書改變?yōu)轭佌媲潴w、歐陽詢體等字體,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書法學習情況進行引導與指導,并且給學生講述字帖所富有的文化底蘊,使學生發(fā)自肺腑的與書法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體會書法的核心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1)挖掘學生在進行書法學習過程中所散發(fā)的潛能,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對書法學習的積極性。
(2)采用精心細致的評價標準去批改學生作業(yè),在對學生書法作業(yè)的評價時,教師可以利用面對面評價的方式,這樣可以與學生進行直接客觀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及時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及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與鼓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與興趣。
綜上所述,本文根據(jù)教育部門對高中書法的要求以及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高中書法的教學應當通過走班制以及選修課來進行合理有效的書法教育,并且在教育方法以及評價標準上進行變革與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興趣,進而讓學生透徹領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藝術以及文化瑰寶,增加民族自豪感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