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歡 合肥市園上園小學 安徽合肥 230011
《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科學要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要求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作出解釋,把相關實際問題有效解決;了解科學在現(xiàn)代技術和生活中的運用以及其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痹谌粘I钪?,學生每天都在接觸科學知識,但是并未關注科學,對科學不感興趣,不能有效鍛煉和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離了學和用,科學學習和生活相脫離。這就需要廣大小學科學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應始終圍繞學生自主探究展開,重視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經歷的科學現(xiàn)象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茖W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和學生所學科學知識相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在自身體驗的過程探究科學問題,注重引導學生立足于自身生活體驗,學會立足于生活中的現(xiàn)象理解科學知識,增強科學教學課堂的生動性。
以《食物鏈》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把一段和自然界中生物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視頻中的內容主要為:在樹林邊上有一塊稻田,樹林中有貓頭鷹、蛇等動物以及各種鳥類,水田中幾只青蛙和蝗蟲一蹦一跳的。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談一談這些動物之間有何關系,并讓學生和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動物捕食的現(xiàn)象相結合,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學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經驗,會聯(lián)想到諸多生物之間的事物關系。借助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在課堂中和自身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學習科學知識,這樣很容易就可以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小學科學對科學探究極為重視,學生展開科學探究必定要利用諸多探究材料,如實物、儀器、圖書等,在教學中科學教師要盡可能選擇學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實驗材料,提供給學生展開科學探究。
以《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材料,如回形針、竹筷、橡皮、蘿卜和鵝卵石等當作探究材料展開探究。由于學生對這些物體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經驗,所以很容易就能對這些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展開探究。若是教師用一些學生十分陌生的材料,在對這些物體的沉浮和其輕重、大小是否有關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難度稍微要大一些。教師給予學生指導,讓其在探究活動中選擇一些生活化的材料進行探究,有利于促進學生探究效率的提高,同時還能把學生的探究欲充分激發(fā)出來。同時教師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對一些生活中的廢氣物品進行收集,如飲料瓶、礦泉水瓶,各種食物的包裝盒等當作科學活動的探究材料,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開探究,并可以使學生變廢為寶的環(huán)保意識從小便得到培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小學科學教師必須積極革新,給予小學生引導,讓其積極在課堂外運用科學知識,從而使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得到滿足。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較為缺乏,因此科學教師應采用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和物品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有效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以《風向和風速》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觀察天氣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興趣,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導入新課:同學們,在你們看來風是什么?你們可以看到和聽到風嗎?可以用什么詞語對風進行描述呢?之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各種風的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說一說借助觀看圖片想到了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嚴格遵循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借助親手制作的風向標對某一天的風向進行測量,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并讓學生積極思考: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測量風向和確定方位?通過實踐,學生將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促進了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科學的課后作業(yè)一般包括兩類,即預習教學內容和拓展運用。教師在對預習教學內容方面的生活化作業(yè)進行布置的時候,可以采用觀察筆記的形式展開,教師可以把要求告訴學生,讓其結合教師創(chuàng)設的觀察場景,但不限定場景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以“陽光下的影子”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本課后,可以讓學生借助課余時間觀察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以及位置變化,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記錄,因為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觀察,因此不僅可以觀察教師指定的物體,同時還能觀察到各種各樣的物體,對陽光下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展開比較;在科學知識運用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拓展的形式將課后作業(yè)布置給學生,也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采用日記的形式做好記錄,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家長微信群把課后作業(yè)發(fā)送到家長手中,讓家長把孩子開展活動的畫面?zhèn)鞯轿⑿湃褐?,以便于家校合力指導學生學習。
將生活化思想滲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不僅可以使學生將科學技能掌握到,同時還能積極主動發(fā)現(xiàn)科學的實用性并在生活中運用,教師應借助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把最佳化的教學模式總結出來,并嚴格落實,以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精神得到培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