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兵
摘要: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課余時間比較充足,部分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兼職打工,一方面補充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提前感受社會中的生活。但是由于大學生對社會認識不足,導致他們在校外兼職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損害合法權益的情況,因此本文主要對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法律保障進行淺析。
關鍵詞: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法律保障
這些年社會發(fā)展速度飛快,有很多崗位存在臨時用工空缺的情況,需要臨時工進行填補。通常情況下,企業(yè)對臨時工沒有較高的職業(yè)要求,只要他們能按時完成相應的任務,遵守秩序即可,所以很多社會經(jīng)驗不是很豐富的大學生,就會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兼職。然而由于社會信息良莠不齊,社會經(jīng)驗欠缺的大學生很難對其進行分辨,從而在兼職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侵權的事情,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浪費了他們的兼職時間。
1大學生校外兼職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勞動侵權問題
1.1校外兼職廉價問題
對于大學生來說,由于沒有充足的職業(yè)經(jīng)驗,導致企業(yè)在使用兼職大學生的時候,通常給予很低的報酬。再加上大學生對自身的保護意識不夠強烈,即使部分企業(yè)給大學生安排了和公司職員同等勞動力的工作,但是薪資比較少,大學生也沒能及時對其提出建議,導致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出現(xiàn)了校外兼職廉價的情況。
1.2不良中介欺騙問題
大學生的內心比較善良,他們在社會中經(jīng)常容易相信別人,有的中介就會利用大學生的這種心理,通過一些口號和手段對其進行欺騙,比如有的中介公司會在前期向大學生做出免收中介費的承諾,但是在結算工資的時候,薪資結構里面卻涉及扣除中介費的條款,也沒有相應的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這里最讓人感到害怕的是,有的中介公司其實就是傳銷機構,由于大學生對其辨別不清楚,導致中介公司用他們的身份證從事一些非法的活動,對大學生的信譽造成不好的影響。
2大學生校外兼職中的法律保障問題
2.1勞動主體沒辦法進行資格認證
對于大學生兼職來說,由于他們既不是企業(yè)的正式員工,也沒有相應的資格證書,導致他們在校外兼職的過程中,沒有相關的勞動法對其進行保護。再者社會對大學生的校外兼職存在著很多爭議,有的人認為大學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應該有相關的法律對其勞動進行保護;也有的人認為大學生校外兼職只是臨時工,并不是正式的勞動關系,當發(fā)生勞動爭議的時候,大學生不是勞動主體的資格人就不享受勞動法的保護。另外,很多大學生從事的校外兼職工作,大多數(shù)都是口頭承諾,很少有企業(yè)會對其制定用工合同,這樣的形也導致了大學生的校外兼職既不受勞動法保護,也不受合同法保護,從而使得部分企業(yè)鉆了這樣的空子,制定出一些壓榨大學生的條款。
2.2大學生校外兼職法律定性問題
我國提倡每個公民都具有平等的勞動權益,公民可以通過付出自身的體力勞動或者腦力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在《憲法》里,就針對勞動人民的勞動權益制定了相應的法律規(guī)則。因此,當代的大學生在校外兼職的時候,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國公民,應該受《勞動法》保護,但是部分人民對這一觀點持反對的態(tài)度,導致《勞動法》截至今日,也沒有針對大學生的校外兼職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款。再者,對于大學生來說,處于一種十分尷尬的位置,《婚姻法》里面提到,父母有義務贍養(yǎng)未成年的子女,可是對于大部分的大學生來說,在大學階段已經(jīng)成年,所以按照《婚姻法》,可以參加校外的兼職工作自己維持生活,可是在這部法律中卻沒有任何條款對大學生的校外兼職進行保護。因此,一旦大學生在校外兼職出出現(xiàn)勞動糾紛或者人身權益遭到侵害時,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能夠對其進行保護,進而導致大學生成為了社會的弱勢群體。
3對于大學生校外兼職保護的建議
現(xiàn)如今社會變革速度加快,法律應該根據(jù)社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從而更好的為社會和人民服務,而不是一成不變,導致以往的法律很難滿足人們的現(xiàn)實需求,喪失了法律存在的意義。因此,對于大學生校外兼職方面,《勞動法》應該將大學生的校外兼職納入到法律保護里面,為大學生的校外兼職制定相應的法律支持條款以及人身安全保護條例。
再者,由于大學生的兼職時間傾向于碎片化,為了保護大學生的勞動用工權益,《勞動法》在制定相關法律時,應明確區(qū)分全日制用工制度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避免出現(xiàn)法律混淆的情況,使得某些企業(yè)鉆了法律空隙,侵害大學生的勞動權益。
另外,《勞動法》應對企業(yè)用工制定完善的法律監(jiān)督條例,當他們在聘用大學生進行校外兼職的時候,應嚴格按照法律上的條例制定大學生的勞動時間以及薪資報酬,給大學生的校外兼職制定相應的風險法律保護。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除了法律對大學生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外,政府部門也應加強企業(yè)用工的管理,提高兼職中介公司的申請制度,降低不良中介公司的申請機率。
4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大學生社會經(jīng)驗不夠豐富,在校外兼職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勞動傷害,因此國家的《勞動法》應健全這方面的法律條款,明確大學生的勞動主體,切實保障大學生校外兼職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高曉菲.大學生兼職中的權益保護問題探究[D].法制與經(jīng)濟,學術爭鳴,2015(3)
[2]馮敏亮.魏計華等.大學生兼職平臺介紹及功能優(yōu)化探討[3]胡中梅.大學生勤工儉學勞動權益保障研究[D].蘇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