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娟
河南省三門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472143
近年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孕婦對于分娩提出了更高要求,故最大限度減輕分娩痛苦成為產科醫(yī)護人員的重要工作。這樣無痛分娩隨之出現(xiàn)。無痛分娩是使用各種方法以減輕分娩時的疼痛程度,利于產婦順利娩出胎兒[1-2]。但據(jù)相關臨床研究指出,無痛分娩期間的護理干預與母嬰結局具有密切關系。目前,護理模式的發(fā)展,責任助產模式護理能明顯提高產婦分娩質量,增強無痛分娩效果[3-4]。因此,本文探討了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在無痛分娩孕婦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無痛分娩的孕婦110例,將2016年2—12月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55例孕婦作為對照組,2017年1—11月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責任助產護理模式干預的55例孕婦作為觀察組。兩組孕婦及家屬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6.97±3.25)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48±1.02)周。觀察組年齡20~33歲,平均年齡(26.92±3.18)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43±0.97)周。對比兩組孕婦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本次入選孕婦均為單胎妊娠,且符合自然分娩指征;兩組孕婦均為初產婦。排除標準:妊娠合并癥者;肝腎功能異常者;精神異常者;巨大兒者;無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孕婦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即產前向孕婦介紹分娩知識,做好嬰兒相關準備工作;分娩時告知注意事項,指導孕婦配合體位擺放,鼓勵孕婦順利娩出胎兒;分娩后觀察孕婦宮縮及陰道流血情況,并給予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孕婦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組建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小組。①科內由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和4名助產士組成護理小組,其中主管護師擔任責任組長。②小組采取護士長—責任組長—助產士的管理模式,明確各崗位職責,護士長負責護理質量監(jiān)控,責任組長負責護理工作指導和低年資護理人員的培訓,助產士負責落實各項護理措施。③組織小組護理人員學習無痛分娩的有關知識和護理技能,提升助產士業(yè)務水平。(2)產前責任護理。加強與孕婦之間的溝通,掌握孕婦的精神及心理狀況,及時采用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手段,消除孕婦不良情緒;同時助產士應向孕婦耐心講解分娩時呼吸方法、用力技巧等知識,減輕孕婦緊張感。(3)產時責任助產護理。①第一產程。指導產婦應根據(jù)宮縮頻率進行規(guī)律呼吸,適當補充營養(yǎng),保持體力;告知產婦選擇舒適體位,可進行適當自由活動;隨時給予產婦精神支持,安撫情緒,教會產婦緩解疼痛的方法;注意產婦情況,待宮口開至2cm以上后,應在助產士的陪同下進入產房。②第二產程。協(xié)助產婦體位擺放,重點說明分娩時用力技巧及注意事項;多與產婦交流,間歇期時按摩產婦肌肉,使其放松,緩解產婦心理壓力。③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后應及時告知產婦胎兒情況,使產婦放心,并適當增加產婦與新生兒的皮膚接觸。(4)產后責任護理。嚴密注意孕產婦身體情況及心理狀況,定時給予子宮按摩,強化產后護理;說明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及喂養(yǎng)技巧,教會產婦產后恢復和新生兒護理的方法。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分娩方式、總產程時間及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其中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產鉗助產和剖宮產??偖a程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產后并發(fā)癥有產后出血、軟產道損傷、胎兒宮內窘迫等。
2.1 分娩方式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自然分娩率較高,剖宮產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方式對比[n(%)]
2.2 總產程時間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產程時間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總產程時間對比
注:*與對照組比較,t=4.896,P=0.000。
2.3 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中發(fā)生產后出血3例,軟產道損傷3例,胎兒宮內窘迫1例,新生兒窒息2例,總發(fā)生率為16.36%(9/55);觀察組發(fā)生產后出血1例,軟產道損傷1例,胎兒宮內窘迫0例,新生兒窒息0例,總發(fā)生率為3.64%(2/55),觀察組產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50,P=0.026)。
分娩是人類繁衍的正常生理過程,但在此期間產婦普遍承受生理和心理痛苦和壓力,容易出現(xiàn)宮縮乏力、產程延長等情況,導致不良的妊娠結局。近年來,無痛分娩因其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藥效持久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孕婦分娩中[5-6]。張麗麗[7]認為,無痛分娩雖能明顯降低產婦疼痛,但仍存在各種危險因素,易增加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降低分娩質量。為此,提高無痛分娩質量是臨床研究的重點問題。伍詠梅等[8]研究表明,無痛分娩中采用助產士全程責任制,能明顯提高順產率,有效降低抑郁程度,緩解產婦疼痛,有利于提高產婦滿意度?;诖?,給予無痛分娩孕婦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對采用無痛分娩的孕婦實施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自然分娩率較高,剖宮產率較低,說明通過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這與王詠雪等[9]研究結果一致。大多數(shù)初產婦對于分娩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且分娩耐受力普遍較低,易產生負面情緒,如緊張、焦慮等,不利于無痛分娩的進行。加之責任助產護理模式護理干預強調以孕婦為中心,注重孕產婦的身心需求,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因此,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通過產前責任護理,能明顯緩解孕產婦心理應激反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增強產婦配合度和依從性,確保無痛分娩的順利開展。本文結果還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孕婦總產程時間較短,產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較低,說明通過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可縮短總產程時間,降低產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這與蔡麗平等[10]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通過產時全程給予責任助產護理,即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可有效減輕疼痛,促進產婦順利分娩,有利于減少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通過產后責任護理,能進一步保障母嬰健康,促進產后恢復。
綜上所述,在無痛分娩過程中應用責任助產模式護理干預,不僅能明顯提高自然分娩率,還能縮短總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確保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