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振
張遼接曹操的命令,屯兵于長社。后來,軍中有人謀反。謀反的士兵在軍營里四處放火,整個部隊(duì)全都受到了驚擾。大家都知道,張遼是三國時的一員猛將。按他的“暴脾氣”,有人居然敢在他的管轄下作亂謀反,還不馬上找這些人玩命去?!可這位“猛人”偏偏沒有動,而是傳令下去:“不是造反的人安心坐在原地不要到處亂跑,否則按謀反定罪?!倍?,親自率領(lǐng)數(shù)十名親兵立于軍陣之中,很快騷亂平息了。
現(xiàn)在,您知道張遼為什么沒有馬上去和叛亂的人拼命嗎?因?yàn)樗麖闹\反的人放火制造混亂判斷出:謀反的只有幾個人,并不是全營作亂。他們之所以要制造混亂,不過是想借動亂干擾視聽罷了。如果此時出去拼命,只會讓局面更加混亂,混亂的情況下他張遼怎會知道誰是謀反?誰是亂跑?如果亂殺一通,會不會把更多的人逼到謀反一路?因此,張遼首先需要把局面穩(wěn)定住,所以才下令“靜”。都給我“靜”下來,“靜”中誰動誰為謀反之人。即便是謀反的人也隨著“靜”下來,至少謀反已經(jīng)平息了,這件大事情解決了,張遼有的是時間去追查是誰想要謀反。這樣的“安靜”,是不是很有力量?
趙豫任松江太守時,凡是碰到一般的鄰里糾紛這樣的小案子,就是一句話:“明日來?!贝蠹叶夹λ?,所以有“松江太守明日來”的說法。其實(shí)這正是趙豫的智慧所在。一般鄰里糾紛大多是一時的怒氣,讓他們明日來,則避了怒氣的鋒芒。經(jīng)過一夜,怒氣可能也就平息了,本就沒什么大事,不過是氣頭上鬧騰起來而已。他們怒氣消了,也就安靜了,自然也就撤訴了。趙豫一個太守,遇不到什么大事,但他懂得用“安靜”,將小事化無。
怨氣就像是火,越是“活動”它,就好比去挑撥它,火只會越燒越旺。如果處之以靜,自然就會熄滅。因此,靜,可以平息怨氣,平息禍亂。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也就明白為什么明朝的趙豫會是個“松江太守明日來”的人了。
(安夏摘自《從歷史看職場》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圖/羅再武)
神回復(fù)
明知女孩已有男朋友還去追求的男生通常是怎樣的人?
神回復(fù):深諳投資之道,有男朋友的女孩,對他來說只有一個競爭對手;沒有男朋友的女孩,對他來說有無數(shù)個競爭對手。
你覺得現(xiàn)在年輕人最熱衷的運(yùn)動是什么?
神回復(fù):下樓取快遞、取外賣!
熊孩子寫作文:我的理想是長大了去搶銀行,然后分給窮苦的老百姓。
神回復(fù):老師評語:很不錯的理想,分錢的時候不要忘了老師。但你要注意你的同桌,他說長大了要去當(dāng)警察!
你想成為一種什么樣的人?神回復(fù):巨額遺產(chǎn)繼承人。
豬腳怎么燉才沒有腳的味道呢?求指點(diǎn)。
神回復(fù):買前蹄,有手的味道。
南方人這么多年冬天都熬過來了,為什么這兩年要求供暖的呼聲突然高漲?
神回復(fù):以前網(wǎng)絡(luò)不發(fā)達(dá)的時候,誰知道北方人冬天過得這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