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明
蔣東永,一個足以光耀聯(lián)壇的名字,其感天動地的事跡不僅震驚了整個傳統(tǒng)文化界,而且也給這個浮躁的社會注入一支清醒劑,更讓“盲人聯(lián)家”同“中國好人”合體載入了新時代的史冊。
“中國好人”“盲人聯(lián)家”是本期卷首語的關鍵詞。主人公驚世駭俗的人生際遇,著實顛覆了筆者以往對“楹聯(lián)那點事”的認知程度,并由衷地多了一份悲壯和感動。蔣東永先生憑借著超乎尋常的頑強意志,將自身的痛苦和不幸轉化為求學問道、奉獻社會的無窮動力,并用行動真切地詮釋了“中國好人”的核心內涵?;蛟S是少小立下的遠大志向所決定,當蔣東永從人生的巔峰跌入低谷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我還能做些什么?”其間,他所經歷的漫長痛苦和折磨,雖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揣度,但可以斷言:活下去——生活還在繼續(xù)——盡自己的所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好人,這種客觀上的邏輯推理,從蔣東永日后一系列生活軌跡中得到了驗證。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讓一位瞬間失明的青年才俊,陡然間愛上了兩行文字呢?如此“鬼使神差”般的選擇,其動力原點和心靈歸宿又是怎樣的考量。為此,我們只能從楹聯(lián)人這個特殊的群體多年來艱苦打拼中找出合理的答案。換言之,蔣東永自知與所鐘愛的事業(yè)失之交臂,而且連同兒時的文學夢想都無法實現(xiàn)時,“撐天拄地兩行字”便成為他唯一的選擇。不然,他怎么能擺脫命運的捉弄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對楹聯(lián)的學習、研究、創(chuàng)作中來,進而成為推廣普及楹聯(lián)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和布道者呢?
縱觀蔣東永先生一路走來的精彩人生,我們在感佩之余,難道不該對今天來之不易的楹聯(lián)大好局面做一番總結和思考嗎?曾幾何時,兩行文字長期在“文人小道”上徘徊,尤其是被一些所謂的大家白眼相待、始終處于尷尬的局面。慣看了世間冷暖的楹聯(lián)人,深知振興和繁榮楹聯(lián)文化將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無論是“最美對聯(lián)人”,還是聯(lián)壇多年來涌現(xiàn)出的各類先進典型,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蔣東永先生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蛟S人們今天看到的多是他成功后的榮譽和褒獎,但其背后的艱辛和付出只有天知、地知、己知。從“蔣東永們”身上見證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我將無我”的人生境界,是無數楹聯(lián)人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的真實縮影,是英雄禮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契合,是不屈不撓、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集中綻放?!爸袊萌恕薄懊と寺?lián)家”,蔣東永用生命點燃了“黑暗”世界中那一團明火,也照亮了楹聯(lián)事業(yè)的未來。我們?yōu)閾碛羞@樣的聯(lián)友而感到驕傲,為他絢爛的人生喝彩,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多了一份榜樣的力量而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