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輝
摘 要 道德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因此,在教育改革這一舉措的驅動下,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就變得非常重要。與其他小學課程相比較,小學品德課是將社會生活和德育知識融合起來的一門課程,能夠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因此,如何實現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建立讓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課堂是當前的主要任務。本文主要對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進行探析。
關鍵詞 小學品德課 課堂教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由老師來引導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并且通過對社會、自然、人物方面的觀察與體會,從而產生對社會及其他人的責任感和關愛之情,以此來體會品德課生活化的內涵。在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把課堂學習間接經驗和現實生活直接經驗相融合,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實現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的生活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開拓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
1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思想僵化
我國許多地方的教學都依照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把學習成績、考試的分數作為考核學生的重要標準。再加上考題題目的知識點比較固定,所以學生在課上就不需要進行深入思考感悟,只需跟著書本背背就可以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小學品德教師始終堅持這種教育思想,認為品德課根本不重要,不如多花點時間在語文、數學的教學上,這嚴重的阻礙了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的進程。然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這種僵化的應試性教學思想也必將阻礙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2教學方法不當
在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不能因材施教。對于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到的與品德課程相關的素材,老師大多不能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分別進行教學,而且對于素材的選擇也是沒有經過認真的篩選,從而導致授課內容的質量不高等問題。此外,小學教師大多身兼數職,時間比較有限,這就造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等問題。
1.3教學內容空洞
小學品德課教材內容往往寫了一些大道理、空話題,教材只是一種教學參考,而現階段的教學內容往往拘泥于教材當中,缺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老師依然按照一本書一堂課的方法來教育學生,課上大都空談大道理,教學內容空洞、無味,這不僅不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而且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思考能力,使得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更加的困難。
2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的方法
2.1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目前我國的品德課堂教學是與學生的生活脫節(jié)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和消化。因此,在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和學生一味地空談大道理,要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可以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進行角色扮演,同時可以增加課后談論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于當前情景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讓學生對生活中品德的重要性有一個更加深刻的體會。此外,在課堂教學時,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及時的給與肯定,進行回答。學生通過提出在生活中的問題,可以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在生活上的問題。老師也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分享一些心得體會與學習經驗。
2.2明確教學目標
現階段,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的目標存在盲目神話的問題,盲目的倡導“圣人”精神,這不僅與實際情況相違背,而且不利于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因此,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育目標,使得教學目標符合時代的發(fā)展。在當今社會中,主張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品德教育方面不要求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圣人”,而應該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關愛自己、關愛社會、關心他人的人作為最終的教育目標。所以,教師應該有選擇性的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刪減與保留,教育學生從生活當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切勿驕傲自大。
2.3教學方式生活化
傳統(tǒng)的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老師通過“說教”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是學生不能很好的消化這些知識,這就使得教學效果大大的降低了。因此,為了保證品德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方式生活化。
首先,思想品德課程與社會課程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要照讀書本上的文字,可以將生活中發(fā)生的具體事例、學生的親身體驗與課堂相結合,擺脫知識體系的禁錮,讓文字“活”起來,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體會。其次,教學內容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這嚴重的影響了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發(fā)展。所以,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高度一致,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3總結
本文通過對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法進行探析,讓我們了解到了小學品德的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更好的感悟社會生活。所以,學校老師必須要不斷的改善革新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法,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明確教學目標,達到教學方式的生活化,讓小學品德課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彩虹.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意義與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4):22.
[2] 陳曄.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45-46.
[3] 任希光.立足生活,高效教學——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探討[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7):159.
[4] 胡金國.對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探討[J].神州,2017(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