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容安館札記》中的“成都豪俠”

    2019-11-12 14:39:56龐驚濤
    四川文學(xué) 2019年9期
    關(guān)鍵詞:宜州懷素札記

    □文/龐驚濤

    1

    寫于上世紀(jì)50年代的《容安館札記》是錢鍾書先生三大筆記體著作之一,自2003年由商務(wù)印書館影印出版后,在學(xué)術(shù)界一直廣受關(guān)注。但由于《容安館札記》主要用細(xì)密的行草寫成,中文之中又夾雜著大量的外文,札記稿的天頭地腳又引注了許多更為細(xì)小潦草的文字,翻檢之間,有“如觀天書”之感。因此,其閱讀理解較之《管錐編》實際更難,一般性的研究和整理遂視為畏途,故《容安館札記》雖出版多年,其研究成果并不多見,對于欲通過此著作一窺錢鍾書先生學(xué)術(shù)思想的人而言,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去年,《容安館札記》電子版開始在“錢學(xué)”研究和愛好者群體中廣為流傳。賴“視昔猶今”等學(xué)人的學(xué)力毅力,整理后的電子版雖然仍然有不少缺漏,但因為是第一個可以用來參照對讀的電子化版本,故其學(xué)術(shù)價值和貢獻很快得到普遍公認(rèn),以這個電子版的出現(xiàn)為標(biāo)志,《容安館札記》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化呈現(xiàn)的時機已經(jīng)來臨。

    已亥新春,我讀《容安館札記》,偶然讀到卷二第495條,一個埋在歷史中的“成都豪俠”遂從錢鍾書先生細(xì)密的行草字體中跳躍而出。

    2

    《容安館札記》第495條所論及的主人,是東坡第三子蘇過。錢鍾書評蘇過,認(rèn)為其“近體詩最無佳致”,說他“矩矱雖存,精采已失,不復(fù)意態(tài)雄杰,只是氣機平闊”。真要說他的好,也只有《颶風(fēng)賦》和《志隱》兩篇文章,“差有乃翁之氣概”。

    這樣的評論或許并不會惹惱豁達的蘇東坡,此條所論,同時也可為研究和分析蘇過本人者,提供一個先見的入口。從《洗兒》中“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兩句詩意來看,東坡或許并不希望蘇過能有他這樣的文采——烏臺詩案可是因言獲罪的先例。再者,“富不過三代”,為文又何嘗不是這樣?東坡盛名之下,蘇過和他的兄弟們顯然是很難超越的。

    藉由蘇過的詩文,成都豪俠范信中出現(xiàn)了。

    蘇過《斜川集》卷一《和范信中雪詩》,寫詩的對象,即詩題的“范信中”。這首詩錢鍾書先生并未全引,因為詩文顯然不是他要論說的重點。他說:“叔黨(蘇過字叔黨)數(shù)與唱和”,足見兩人交情非同一般?!逗头缎胖醒┰姟分皇瞧渲械囊徊糠帧?/p>

    范信中是誰,值得蘇過在下雪天連篇累牘地奉詩酬答?好奇的讀者難免會有疑問。錢鍾書先生深得札記之文法,更能深體讀者意慨,所以不惜利用稿紙的“天頭”,不煩要言,將自己廣博讀聞記憶里的范信中生平事跡一一寫出,由此,一個成都豪俠的形象即呼之欲出。

    檢《容安館札記》所論范信中之內(nèi)容,大體可窺錢鍾書先生“札記”體文章之思路和文法。先是人物總論,再是分說。范信中這個引出來的傳奇人物講完,復(fù)回到對蘇過詩文評論的主題。此為錢鍾書札記文體的的精妙之處:枝繁葉茂而又主干突出。單以此篇論,由文事而備俠注,其“札記”寫作的旨趣,因此可見一斑。

    錢鍾書如何看范信中其人?“《和范信中雪詩》。按此即成都范寥,從山谷于宜州,為料理喪事者。其生平亡命任俠,吊詭多智?!?/p>

    錢鍾書先生說成都范寥,是給黃庭堅料理喪事的人,其所據(jù)是《獨醒雜志》和《梁溪漫志》兩本宋代史料筆記。檢《梁溪漫志》卷十,有《范信中》一文,可觀其生平:

    范寥字信中,蜀人,其名字見《山谷集》,負(fù)才豪縱不羈,家始饒給,從其叔分財,一月輒盡之,落寞無聊賴,欲應(yīng)科舉,人曰:若素不習(xí)此,奈何?范曰:我第往,即以成都第二名薦送。益縱酒,遂毆殺人,因亡命改姓名曰花但石,蓋增損其姓字為語,遂匿傍郡為園丁,久之技癢不能忍,書一詩于亭壁,主人見之愕然曰:若非園丁也。贈以白金半笏遣去。乃往稱進士,謁一鉅公忘其人,鉅公與語,奇之,延致書室教其子。范暮出,歸輒大醉,復(fù)毆其子,其家不得已遣之。遂椎髻野服詣某州,持狀投太守翟公(思),求為書吏,翟公視其所書絕精妙,即留之。時公巽參政立屏后,翟公視事退,公巽前問曰:適道人何為者?翟公告以故,公巽曰:某觀其眸子非常人,宜詰之。乃召問所以來,范悉對以實。問習(xí)何經(jīng),曰治《易》書。翟公出五題試之,不移時而畢,文理高妙,翟公父子大驚,敬待之。已而歸南徐,置之郡庠,以錢百千畀州教授,俾時畀其急缺,且囑之曰:無盡予之,彼一日費之矣。頃之翟公得教授者書云:自范之留,一學(xué)之士為之不寧,已付百千與之去,不知所之矣。未幾翟公捐館于南徐,忽有人以袖掩面大哭,排闥徑詣穗帷,閽者不能禁,翟之人皆驚,公巽默念此必范寥,哭而出,果范也。相勞苦留之宿,天明則翟公幾筵所陳白金器皿蕩無孑遺,訪范亦不見。時靈幃婢仆門內(nèi)外人亦甚多,皆莫測其何以能攜去而人不之見也。遂徑往廣西見山谷,相從,久之山谷下世,范乃出所攜翟氏器皿盡貨之,為山谷辦后事。已而往依一尊宿(忘其名),師素知其人,問曰:汝來何為?曰:欲出家耳。能斷功名之念乎?曰:能。能斷色欲之念乎?曰:能。如是問答者十馀反,遂名之曰恪能。居亡何,尊宿死,又往茅山投落拓道人,即張懷素也,有妖術(shù),呂吉甫、蔡元長皆與之往來,懷素每約見吉甫,則于香盒或茗具中見一圓藥跳擲,久之旋轉(zhuǎn)于桌上,漸成小人,已而跳躍于地,長大,與人等,視之,則懷素也。相與笑語而去,率以為常。時懷素方與吳儲侔謀不軌,儲侔見范愕然,私謂懷素曰:此怪人,胡不殺之?范已密知之矣。一夕儲侔又與懷素謀,懷素出觀星象曰:未可。范微聞之,明日乃告之曰:某有秘藏遁甲文字在金陵,此去無多地,愿往取之。懷素許諾。范既脫,欲詣闕而無裹糧,湯侍郎(東野)時為諸生,范走謁之,值湯不在,其母與之萬錢。范得錢徑走京師上變,時蔡元長、趙正夫當(dāng)國,其狀止稱右仆射而不及司空、左仆射,蓋范本欲并告蔡也。是日趙相偶謁告,蔡當(dāng)筆據(jù)案,問曰:何故忘了司空耶?范抗聲對曰:草茅書生不識朝廷儀。蔡怒目,嘻笑曰:汝不識朝廷儀。即下吏捕儲侔等獄具。懷素將就刑,范往觀之,懷素謂曰:殺我者乃汝耶?范笑曰:此朝廷之福爾。又謂刑者曰:汝能碎我腦,蓋乃可殺我。刑者以刃斫其腦,不入,以鐵椎擊之,又不碎。然竟不能神,卒與儲侔等坐死。洎第賞,范曰:吾不能知此,湯東野教我也。遂急逮湯,湯惶駭不測其由,既至,白身為宣德郎御史臺主簿,范但得供備庫副使勾當(dāng),在京延祥觀,后為福州兵鈐。其人縱橫豪俠,蓋蘇秦、東方朔、郭解之流云。

    這篇文章由于是宋人記錄,因此可信度相當(dāng)高,范寥其人的發(fā)現(xiàn)和接受史,除了多參之于《黃庭堅集》外,也多本于此。范信中出生成都豪族,年少時曾創(chuàng)下一個月?lián)]霍完家財?shù)挠涗洝X?fù)才不羈,以成都解試第二名薦送。后因流落江湖,縱酒殺人,不得已改名換姓,當(dāng)過園丁,也當(dāng)過私塾先生,但都不長久,后來得太守翟思父子的欣賞而禮聘為書吏,但信中拿了錢又流落江湖。不久翟思故,信中奔喪,翟家留其住宿,信中乘機偷走宴席上擺設(shè)的白金器皿。到宜州跟隨黃庭堅,黃庭堅去世后,信中為其辦理喪事,其所用資金即變賣翟思府上的白金器皿所得。后來,信中以舉報張懷素謀反而授供備庫副使官職,后又升為福州兵鈐。

    記載范信中生平事跡,除上述兩部宋代史料筆記外,尚有陸游的《老學(xué)庵筆記》、王明清《揮麈后錄》、蜀人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等著作。談范信中盜白金器皿、出版《宜州家乘》等事,大抵不超過此幾種著作范疇。信信疑疑,這是史家要務(wù),錢鍾書先生雖不以治史見長,但在這篇札記里,依然能看出他嚴(yán)謹(jǐn)?shù)膽B(tài)度。他對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記錄“高宗問黃庭堅甥徐師川信中是誰”的傳聞,引清人鄭珍的話認(rèn)為“放翁此處蓋亦傳聞之失”。但后來言說范寥其人者,都好談及這段宮中秘聞,以此為范寥“終不能自達而死”而感到惋惜。

    3

    將《梁溪漫志》“縱橫豪俠”和錢鍾書先生“亡命任俠”的總論合觀,范寥作為“成都豪俠”的總體歷史定論是不差的,但又似乎不完全準(zhǔn)確。從其生平事跡來看,少年時一個月?lián)]霍完家財當(dāng)然也可以被看成是豪俠的品性,縱酒殺人、流落江湖如果沒有文采和正義作為支撐,則難免淪落為江湖混子,哪里有他歷史留名的機會。今天人們所津津樂道者,卻恰恰是他偷翟家的金器最后變賣了為一代文豪黃庭堅辦喪事的義舉。前之左道旁門,后之正統(tǒng)善義,人們愿意為這樣的終局改變傳統(tǒng)的是非觀念和正邪認(rèn)知。

    錢鍾書先生所言范信中“為(山谷)料理后世者”,不失為范寥生平事跡總論之先聲。按《容安館札記》約成書于上世紀(jì)50年代,惜未引起學(xué)術(shù)界廣泛注意。2006年,《文史知識》雜志在當(dāng)年的第六期上,刊出了署名為張靜的文章《黃庭堅的臨終關(guān)懷者——范寥的傳奇人生》,其所本皆源于錢鍾書先生所據(jù)兩大宋代歷史筆記。張靜將其定位為“黃庭堅的臨終關(guān)懷者”,其持論近于錢先生的“為(山谷)料理后事者”,前論俗近好懂而后論更雅馴通情。提法雖然不一,但總體指認(rèn)卻是相通的。

    一個流落江湖的豪俠,如何一變而為仗義匡士的文人?這還得從范寥的家世說起。

    據(jù)考,范寥遷祖范隆于廣明年間(880-881)遷居成都。到其孫范紹溫時,已成為成都有名的家族。范紹溫生子范昌佑,范昌佑生兩子,長子范瑑,次子范璨;范瑑生二子范度、范祥。范度這一支在北宋相當(dāng)興盛,他有三個兒子,其中就有官至翰林學(xué)士、與司馬光齊名的北宋名臣范鎮(zhèn)(1008-1088)。在曾孫輩中,還有官至翰林侍講學(xué)士的范祖禹(1041-1098),可謂文運興旺。

    與范瑑這一支相比,范璨這一支則顯得默默無聞,不過傳了四世,到范鎮(zhèn)的孫子、范祖禹這一輩時,卻出現(xiàn)了范寥這樣一位奇特的人物,可見范寥的家族基因上還是在文而非俠上。受家族基因影響,范寥的文學(xué)底子非常扎實,所以即便他受唐代傳奇的影響而深慕豪俠風(fēng)氣,骨子里還是對溫柔敦厚的文學(xué)風(fēng)尚念念不忘。張靜認(rèn)為:“范寥當(dāng)為山谷的書法名望、詩歌造詣吸引而來”當(dāng)然不是鑿空之論,黃庭堅說范寥“好學(xué)士也”,也當(dāng)然不僅僅是出于客氣,而是范寥實際的文學(xué)修養(yǎng)如此。

    范寥真為山谷書法名望、詩歌造詣吸引而去?修水縣長期從事文物研究的陳靖華先生認(rèn)為并非如此。他通過詳細(xì)考證,得出了范信中為黃庭堅妻舅的結(jié)論。(參《范信中其人》,陳靖華,《九江師專學(xué)報》,2003年第4期)如此出于親戚間的責(zé)任,當(dāng)然淡化了范信中的俠義色彩。既是妻舅,黃庭堅從貶去宜州到最后在宜州去世,范信中當(dāng)然有照顧和料理的責(zé)任,早年“酗酒斗毆,狂歌短嘆,是故意裝作,以掩人耳目而已”。陳靖華還認(rèn)為,黃庭堅病逝宜州時,有外甥徐師川、好友唐次公、蔣津等人在榻前,絕不是范信中在《宜州家乘》序言中所說的“子弟無一人在側(cè),獨余為經(jīng)理其事”。然則徐師川等為什么對《宜州家乘》序中那些不符合事實的內(nèi)容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呢?陳靖華認(rèn)為:這主要是出自親情、友情,情愿自己受點委屈,成全他人之美。

    真?zhèn)b義還是假俠義?依附于歷史文獻的當(dāng)代研究本質(zhì)是還歷史人物本來面目,但陳靖華的《范信中其人》一文,卻讓范信中的形象更為撲朔迷離。

    4

    《梁溪漫志》中《范信中》一文,還有一段范信中舉報張懷素謀反并得朝廷授官一段值得細(xì)說。

    范信中在宜州辦理完黃庭堅喪事后,走投無路投靠了落拓道人張懷素。時張懷素與吳儲、吳侔堂兄弟密謀造反,因吳儲、吳侔認(rèn)為范信中是怪人,遂唆使張懷素殺了范信中。范信中有所察覺,便以計脫身,在得到好友湯東野母親資助的萬錢后,到京城告發(fā)了張懷素。張懷素謀反“事泄,朝廷興大獄,坐死者數(shù)十人?!保ㄍ趺髑濉稉]麈后錄》)朝廷論功行賞,范信中推功湯東野,說這都是拜湯東野所教。于是朝廷授予湯東野宣德郎、御史臺主簙,而范信中被授予供備庫副使。很顯然,范信中的豪俠之舉,正在于他沒有獨自吞功,而將主要功勞推讓于給予他良好政治教導(dǎo)的湯東野。

    宋人編撰的人物傳記《京口耆舊傳》里,對范信中這段告發(fā)謀反的事跡卻有另一番敘述:范寥離開宜州后,來到和州,聞知張懷素與知州吳儲兄弟謀逆,于是喬裝打扮,要求做張懷素的仆隸。張懷素問范寥識不識字,范寥說不識。為了考察范寥,張懷素讓范寥晚上留宿于一間書室,范寥入書室后,倒頭便睡,對滿屋文字看也不看。張懷素還進一步試驗范寥,寫了一封訴訟范寥的文書,讓范寥持入州府,范寥就真的這么辦了,根本不知道文書上寫些什么。張懷素因此大喜,從此凡是張懷素與吳儲兄弟密謀逆反的書信,都讓范寥傳遞,于是范寥掌握了張懷素等謀逆的證據(jù),從而上京告發(fā)。(參《京口耆舊傳》卷五“范寥條”)

    《京口耆舊傳》是一部人物傳記總集,當(dāng)然有傳奇的成分,因此不如《梁溪漫志》更值得采信。而在《揮麈后錄》卷八的記錄里,范寥之所以追隨黃庭堅,卻是身受張懷素之命,慫恿黃庭堅以文壇大家的身份謀逆。黃庭堅聽說范寥的謀逆之計,驚恐萬分,掩耳而走。不久黃庭堅去世,范寥更為窘迫,于是聽從黃庭堅生前的主意,上京告發(fā)張懷素。

    對讀三著中關(guān)于范信中的記錄,我們倒也不難對范信中的俠義行為作出合于人物心理和情理的分析:范寥當(dāng)初投靠張懷素,難免有投機心理,這合乎他作為江湖游俠的利益動機,并不完全是為了摘奸去患而刻意委身潛敵,只是到了后來,他發(fā)現(xiàn)張懷素等人的謀反根本成不了氣候,才以計脫身,上京告發(fā),不僅一舉洗白了自己這段危險的從逆生涯,還得到了朝廷的恩授,從此告別江湖游俠動蕩不居的生活,真可謂一舉兩得,其趨利避害的遠見能力真非同一般。

    張懷素謀反案牽涉眾多朝廷要員,其中就有王安石。王安石將自己的長女嫁給同僚吳充之子吳安持。吳安持生子吳侔,即張懷素謀反案中的三大主犯之一,案發(fā)后和張懷素及堂兄吳儲一同被凌遲。這個被王安石寄予厚望的外孫,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不能不讓人欷歔嘆惋。吳侔被凌遲之時,王安石已亡故21年,他當(dāng)然看不到小外孫的人生悲劇,不然,他會在那首傳之后世的《贈外孫》詩里,告誡外孫“長成須遠張懷素”,而不是“長成須讀五車書”了。

    5

    范信中最后的人生履歷,按《梁溪漫志》記錄,為“福州兵鈐”。這是一個全稱為“兵馬鈐轄”的從六品軍職,領(lǐng)福州兵馬之事,職位大約近于今日的福州軍分區(qū)司令員。

    不過,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范寥最后還做到邕州知州兼安撫使,這是一個從五品的官職,但對于范寥的意義卻不單純是升了一級這么簡單,他以告發(fā)張懷素得武官職,因此無論是供備庫副使,還是兵馬鈐轄這樣的職務(wù),都是武官,而以邕州知州兼安撫使,則證明他已經(jīng)有了主持一方政務(wù)的機會而進入文官系統(tǒng),不再單純是一個武官了。

    從舉報張懷素謀反得功授從八品的供備庫副使,到后來的從五品知州,范信中的官升得并不是很大,但好歹成為了朝廷命官,不用再游俠江湖。范信中的人生逆轉(zhuǎn),真可謂得之于俠者多也。張靜在《黃庭堅的臨終關(guān)懷者——范寥的傳奇人生》一文中,謂其“左手弓刀,右手書筆”,寬柔剛毅,俠儒兼之,評價甚高。

    范信中儒的一面能否當(dāng)之?《梁溪漫志》謂其文理高妙,書法精妙,可惜沒有多少作品留下來。其傳世詩文僅有一首七絕《從庭堅城南晚望》,水平一般,不足評議。詩云:此邦雖在牂牁南,更遠不離天地間。人生隨處皆可樂,為報中原秪如昨。

    范信中留下來的另一篇詩文,便是《宜州家乘》序,其全文如下:

    崇寧甲申秋,余客建(康),聞山谷先生謫居嶺表,恨不識之。遂溯大江,歷湓浦,舍舟于洞庭,取道荊、湘,以趨八桂,至乙酉三月十四日始達宜州,寓舍崇寧寺。翼日,謁先生于僦舍,望之真謫仙人也。于是忘其道途之勞,亦不知瘴癘之可畏耳。自此日奉杖履,至五月七日,同徙居于南樓。圍棋誦書,對榻夜語,舉酒浩歌,跬步不相舍。凡賓客來,親舊書信,晦月寒暑,出入起居,先生皆親筆以記其事,名之曰《乙酉家乘》,而其字畫特妙。嘗謂余,他日北歸,當(dāng)以此奉遺。至九月,先生忽以疾不起,子弟無一人在側(cè),獨余為經(jīng)理其后事,及蓋棺于南樓之上,方悲慟不能已。所謂《家乘》者,倉卒為人持去,至今思之,以為恨也。紹興癸丑歲,有故人忽錄以見寄,不謂此書尚爾無恙耶!讀之怳然,幾如隔世,因鏤板以傳諸好事者,亦可以見先生雖遷謫,處憂患,而未嘗戚戚也,視韓子退(退之)、柳子厚有間矣。東坡云御風(fēng)騎氣,與造物游,信不虛語哉。甲寅四月望日,蜀郡范寥信中序。

    此序文較之上絕的平淡,最可貴者乃在于情真意摯,因此可稱高妙。《京口耆舊傳》稱其晚年“詩酒自放,呂本中、韓駒等皆嘗與之唱酬”。在呂本中的《東萊先生詩集》卷一四《簡范信中》里,范信中被呂本中譽為詩人:詩人例窮君不然,畫堂繡戶羅嬋娟。當(dāng)時乘醉出三峽,至今妙句留西川。底事新來多退縮,梅花滿眼看未熟。便期載酒約來冬,似要惡詩相抵觸。曉來寒凜似中原,君忍閉門清晝眠。我病猶能相追逐,知君心期終不俗。但攜二妙喚諸公,一醉落花吾亦足。

    范信中留在西川的妙句可惜沒能留下來,今人失去了品藻其文的機會。雖然知道范信中心期不俗,但此時的范信中已到人生暮年,江湖豪俠之氣也已蛻盡,他怕是再難有所作為了。

    曾為中書舍人的朱翌寫了一首《簡范信中》的同題詩,又稱范信中為公子,這大約是范信中尚未在朝廷任職之前寫的吧:

    天下皆聞公子賢,輕裾長袖更爭妍。青春自向東山好,下客空懷代舍遷。生活不甘詩冷淡,年光專用酒留連。直須萬里騎黃鵠,俯仰安能在一椽。

    朱翌因不依附秦檜,被謫居韶州十九年。因此,尾聯(lián)是在勉勵范信中,實際也是在自我激勵。

    由是觀之,范信中因家學(xué)淵源,承繼了范氏先祖的文學(xué)基因,加之曾從黃庭堅游,得到熏陶,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修養(yǎng)和藝術(shù)寄托。其平生最大之功業(yè),在于為《宜州家乘》作序并主持出版,為研究黃庭堅的晚年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信史。這當(dāng)然是可以載之儒行的一個善舉。

    6

    最后,我們還是要做出一個結(jié)論:范信中當(dāng)?shù)闷稹昂纻b”這個稱謂嗎?

    《梁溪漫志》中,范信中一個月?lián)]霍完家財?shù)膲雅e,是當(dāng)不得豪俠之稱的,看起來更像是個富家浪蕩子。而殺人改名,作園丁、當(dāng)家塾,都只是江湖傳奇,上不得席面。盜取翟家白金器皿以備黃庭堅喪事之用,則更近于文人踵事增華,附麗傳言,當(dāng)不得真。如陳靖華先生的考證,其以妻舅之身份照顧黃庭堅并料理黃庭堅后事,更多出于親戚間的責(zé)任而非俠義之舉,更何況,其在《宜州家乘》序言里所稱的“子弟無一人在側(cè),獨余為經(jīng)理其后事”也頗多疑點,早有人提出了有其他人在場的證據(jù)。如楊萬里《誠齋集》》卷一一七《蔣彥回傳》記載蔣湋為黃庭堅辦理后事:山谷卒,為買棺以斂,以錢二十萬具舟送歸雙井云……又,葉廷管《吹網(wǎng)錄》卷四《山谷〈宜州家乘〉非原本》稱:自其(范寥)三月到宜之后,略不齒及唐、蔣(指蔣湋)二人名,其中不能無疑。蓋寥本傾險之士,細(xì)味其序文前后諸語,及以竊逃翟氏銀器事揣之,《家乘》之失,當(dāng)即寥所藏匿,而托言他人持云,春藏匿者正為計削去唐、蔣之名,獨攘其美。故事閱三十年,又托言友人錄寄而刊板。曰“當(dāng)寄”,明非原本,此以避時人索閱山谷手書,且可意為粉飾,爭名之心,至此可為極巧,而亦極苦矣。

    但是這些證據(jù)并沒有改變范信中成為“獨立一人為黃庭堅辦理后事”者,原因蓋同于黃庭堅甥徐師川的心理:出自親情、友情,情愿自己受點委屈,以成全他人之美。

    很顯然,宋以后的士林是非常樂意傳播對這段文壇佳話的,其中不全然是出于對范信中的成全,更多的是希望這個士林美談一直流傳下去,以安天下讀書人之心。要知道,黃庭堅苦病死于宜州,范信中的臨終關(guān)懷,雖然有一些小瑕疵小問題,但大體講來,總是一件值得安慰和肯定的義舉。

    明乎此,我們也不難對范信中作出最終的評價:以文事論,范信中尚不足以目為顯儒;以俠義論,范信中不過用財如糞土、善于投機擇利的豪俠,尚未達到為國為民之大俠高度。僅從時人成全的“獨立一人為黃庭堅辦理后事”及為《宜州家乘》作序并主持出版這兩點來看,其儒俠兼之的評論是當(dāng)?shù)闷鸬摹?/p>

    7

    要說論范信中之的確,或許還是要推黃庭堅。畢竟,這是他生命最后朝夕相處的人。

    在《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還雨二首》其一里,他是如此定義范信中的:

    當(dāng)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fēng)破環(huán)堵。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

    看到關(guān)鍵詞了嗎?游俠,儒生。這是黃庭堅最后留給范信中最準(zhǔn)確的人生定位。范信中憑借《宜州家乘》成全了黃庭堅的晚年歲月,而黃庭堅卻用這首詩,成就了范信中的一生。這,不能不說是他們難得的人生緣分。

    猜你喜歡
    宜州懷素札記
    清 鄭燮 行書節(jié)錄懷素自敘軸
    中國書法(2023年4期)2023-08-28 06:02:08
    鮮于樞 草書論張旭懷素高閑草書帖
    中國書法(2023年6期)2023-07-25 13:25:21
    學(xué)宋札記
    中華詩詞(2023年5期)2023-02-06 08:48:04
    韶關(guān)札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4
    叩問 輕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閱讀札記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7:04
    廣西宜州中藥街藥用植物調(diào)查及資源保護探討
    生態(tài)長壽地之印象·宜州(風(fēng)物篇)
    生態(tài)長壽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旅日札記
    林散之《徐瑤論懷素草書》欣賞
    义马市| 瑞昌市| 郁南县| 石林| 德兴市| 胶州市| 高要市| 石泉县| 荆门市| 祁阳县| 巴青县| 阿克苏市| 贺州市| 岳阳县| 陆丰市| 南雄市| 新泰市| 淮北市| 洪泽县| 军事| 开封县| 宿迁市| 介休市| 长白| 廉江市| 青田县| 苗栗市| 治县。| 磴口县| 盈江县| 海阳市| 英德市| 鄂伦春自治旗| 曲靖市| 磐石市| 宣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图木舒克市| 潍坊市| 永顺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