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東
物理相對于其他的學科來說,是一門相對復雜和基礎的學科,也是一門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科素質培養(yǎng)與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中等專業(yè)學校一般都開設了物理課程。中職物理與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有很大的區(qū)別,它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輕松有效地學習物理知識,成為各個中等職業(yè)技術院校關注的重心。
中職物理在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相關基礎課程中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它的教學的有效性對其他學科學習的促進和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能力有很大的影響。物理學科由于實踐性和理論性比較強,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還能讓促進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然而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較弱,并且物理知識相對復雜和枯燥,學生很難產生學習興趣。這就要求學?;蚪處煵扇∫恍┍匾拇胧﹣硖岣咧新毼锢斫虒W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在中等專業(yè)學校里,教師針對中職物理教學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也使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只有深入挖掘這些問題的根源,才能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去很好地應對和解決它。
首先,教材內容的適用性不強。中學物理的教材內容不符合現(xiàn)如今中職學校的教育現(xiàn)狀,內容和結構都十分陳舊,并且一般都仿照普通高中的物理教材進行編寫,沒有自己的特點,沒有針對中職學生的基礎差這一特點進行合理改編。
其次,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因為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與其他普通高中學校中的教師相比,中職教師的素質相對較差,對學生也不夠負責,再加上學校的考核獎懲機制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師的進修、深造意愿不強烈,影響了日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有的中職教師對學生區(qū)分對待,針對聽話的學生愿意管理,而針對不聽話的學生則有些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或者用言語打擊、諷刺學生,導致學生更加厭惡學習,老師也缺乏成就感,教學意愿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再次,教學宗旨存在偏差。許多學校對中職學校的辦學宗旨與理念理解存在很大偏差,認為學生只要成績過得去,能夠順利畢業(yè)即可。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中職學校應該更加用心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做到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而不是每天只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分析物理電路,不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實驗儀器,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使學生和老師都感覺到枯燥,教學效率比較低。
2.1改編適合中職學生的教材
中職物理教學與普通高中物理有著很大區(qū)別,一個是做為文化課補充,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就業(yè)開展的教學活動,另一個是為了考試成績,為了使學生進入更好的大學而展開的教學活動。所以,在進行兩者課程教材的設計時,需要考慮學生的不同需求,針對其使用目的而進行教材的設計。因此,我們應該結合中職學校的特點,編排有自己特點,符合中職學生現(xiàn)狀的課本,多注重基礎知識,重視知識的實際應用。還要盡量使課本有規(guī)律,循序漸進,有一定的趣味性,多和實際結合,適當減小教材的難度,讓學生了解物理域就業(yè)之間的關聯(lián),促進他們自己主動學習,增強學習物理的動力。
在編制物理教材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將物理與其他專業(yè)課程相融合,在教學中融進其他學科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做到對物理知識與其他課程的知識的共同學習和共同應用。
2.2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學習積極性的動力,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中職物理課程感興趣,才能增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由于中職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弱,而物理課程的內容較晦澀,對學習者的邏輯能力與抽象能力要求比較高,不容易理解,學生容易出現(xiàn)理解困難、出現(xiàn)偏差等問題。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這方面基礎比較薄弱,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阻礙。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讓課程講授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并能貼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接受。例如,可以通過提出各種有趣的實際問題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再進一步講解知識點,讓他們對抽象的知識能夠迅速理解。物理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且貼近實際,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內容,提煉出不同的側重點,讓學生加強學習與鞏固,并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挖掘,結合學生的情況,提出令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答案,促使學生在思考中進步,從而更加愿意投入物理課程的學習。
比如,在講授《安全用電》這章內容時,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用電常識和基礎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漫畫或者短視頻將教材內容呈現(xiàn)出來,遠比教師在黑板上講課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新課程講授前,提供相應的數(shù)學和物理知識,反三。對于方程的計算,歸根結底不存在其他獨特的技巧,還是落在了代數(shù)的基礎運算上。在計算中出現(xiàn)的系數(shù)算錯、符號代錯的問題,直接影響著最終答案,因此,老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細致計算的習慣,教育養(yǎng)成學生“一步三回頭”的做題方法,在進行下一步書寫時,返回上一步檢查系數(shù)、符號、數(shù)值等,確保每一步都能夠準確到位。若時間有盈,在每題結束之后也可以進行簡單驗算,將所得數(shù)值代入寫出的任意式子檢驗是否成立。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排版意識。在落筆前清楚自己大概寫幾行、字寫多大合適,都能夠使卷面更整潔,邏輯更清晰,便于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式子,提高計算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計算出錯的現(xiàn)象。
2.3 教師應厘清邏輯,以引導性教學模式代替題海戰(zhàn)術
對于復雜多變的題型,在適當做題的同時,也要引導他們如何做題。對于學生步驟不明的問題,絕對的題海戰(zhàn)術是弊大于益的。如果學生僅僅進行大量的題型訓練,而不是梳理成模版式的解題方法,那么對于能力薄弱的學生而言,只能因為缺少方式方法而對改題型厭倦,甚至產生懼怕的心理。因此,老師應該首先幫助學生解決解題步驟的問題。數(shù)學是一門非常依賴于邏輯性的學科,所以,老師在總結時需要清楚如何在大量的題目背后總結出共通的計算原理,并將之總結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以此類推的具體步驟。復雜多變的題型總歸萬變不離其宗,當老師的課堂思路清晰,引導學生將亂如麻的思緒整理清楚,再將簡單的步驟轉換成數(shù)學語言,再輔助以適量的做題訓練,達到鞏固函數(shù)相關的計算技巧的目的,就能夠高效地解決與函數(shù)相關的計算問題。與此同時,針對函數(shù)題比較復雜多變的特點,老師可以提供學生適當?shù)乃伎紩r間,給予他們一定的線索,讓他們自由討論出題者在函數(shù)計算方面的考量,自由總結一條或幾條題目的陷阱或者注意點,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自己來挖掘題目本身的樂趣,這也不失為一種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辦法。
數(shù)學學習不僅僅考驗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也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基礎,在做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及認真程度。數(shù)學計算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整體水平的發(fā)揮,而“錯誤率”的大小直接與學生的學習面貌、學習認知掛鉤,重視錯誤問題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錯誤的再次發(fā)生,能夠更高效地解決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的問題,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將錯誤淺表化地歸結于學生的“粗心”、“不認真”上。盡管計算能力和速度會隨著學生知識的累積、閱歷的豐富而逐步上升,但是透過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基礎越扎實、計算越迅速的學生,往往比其他同齡人更善于思考及解決問題,在數(shù)學學習上會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起對學生的計算教育,學會幫助學生及時總結計算當中出現(xiàn)的不良習慣,并加以引導和糾正,讓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qū)劉集鎮(zhèn)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