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瑾 曹然荻 李佳凝
【摘 要】近幾年,有大量老人自農(nóng)村遷移到城市來照顧孫輩。但是因為這些老人的流動性比較強,空間的集聚比較弱并且具有群體無意識的特征,他們的權益并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本文通過對進城老人“對孫輩的照料及家務的料理”、“和子女的關系”、“和“和老家的聯(lián)系”、“閑暇娛樂”這四個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展現(xiàn)了進城老人的生活現(xiàn)狀。并且呼吁政府和各種社會群體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并為他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務。
【關鍵詞】代際關系;隔代照料;生活困境
【中圖分類號】G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1
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進步,許多祖籍為農(nóng)村的年輕人為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加豐富的社會資源選擇到城市地區(qū)去謀生和定居。他們在城市建立家庭并且養(yǎng)育子女后,由于夫妻雙方工作都十分繁忙,會陷入年幼子女無人照料的困境。于是他們不得不請生活在農(nóng)村的父母來到他們所在的城市來幫助他們撫養(yǎng)子女。大規(guī)模的進城照顧孫輩的老人群體開始出現(xiàn)。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流動人口達2.47億,流動老人將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他們從全國四面八方來到子女的城市生活,他們看起來是城市的一部分,實際上他們并不屬于這里。在人生暮年,如何化解孤獨和尋找歸屬,是老人及子女們共同面臨的難題。
但是目前為止社會對這類群體的研究很少,并且學界對此的研究也不多,但是這一龐大并且特別的群體不應該受到忽視,這些進城的老人已經(jīng)不再社會生產(chǎn)的前沿,他們的生理以及心理狀況在面臨著不一樣的檢驗。他們需要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照顧孫輩和家庭起居,與子女及其配偶朝夕相處,適應城市的節(jié)奏。
一、調查樣本及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的調查于2019年8月2日至6日進行,以濟南市歷下區(qū)為調查地點,我們在調查前進行了前期的準備,在此基礎上,將樣本分為了三個部分,分別是:
第1部分,40名照顧嬰幼兒的進城老人。由調查人員在社區(qū)內的公共活動區(qū)域選擇調查對象。
第2部分,40名照顧幼兒園兒童的進城老人。由調查員在學校門口選取調查對象。
第3部分,40名照顧學齡兒童的進城老人。由調查員于放學時間段在學校附近選取調查對象。
二、進城老人的城市生活狀況
1.孫輩的照料及家務的料理
照料孫輩是這些老人進城的根本原因,它和操持家務一起構成了老人日常生活的主旋律。絕大多數(shù)的老人需要照顧一個孩子,但也有接近10%的老人需要照顧兩個或以上的孩子。進城老人的主要的日常工作為買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清洗衣物、接送孩子、陪孩子玩等。在與子女的共同生活中的開銷主要由子女負擔,大部分的子女會主動給老人一些家用補貼,并且約有40%的老人并不會接受子女的補貼,但也有超過10%的子女需要老人對他們進行生活補貼。這和我國家庭養(yǎng)老的模式息息相關。
2.和子女的關系
根據(jù)調查結果,大部分老人和兒媳之間的關系都算和諧,沒有不可調節(jié)的重大矛盾,當然這種結果也和老人對于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的逃避有關。
雖然我國傳統(tǒng)的家庭關系中,婆婆和兒媳之間常常會有水火不容的架勢,但是在參與調查的家庭中并沒有出現(xiàn)類似問題。可能的解釋為,在參與調查的家庭中,老人都是來自于農(nóng)村,收入來源比較狹窄并且收入微薄,大多都需要在城市工作的兒子和兒媳來對其進行養(yǎng)老,所以老人往往會主動與子女構建比較和諧的關系。對于子女而言,父母放棄了熟悉的家鄉(xiāng)生活,來到陌生的城市來為他們照顧起居,他們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并且會激起對于父母的感激之情,這些都會調和原本存在于婆媳之間的矛盾,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諧。
在偶爾遇到家庭矛盾時,僅有14%的老人選擇回避矛盾,不去解決,有大部分的老人都選擇積極地對話和溝通去解決矛盾。
3.和老家的聯(lián)系
這些老人都生活在城市,但是他們卻從未切斷和家鄉(xiāng)的聯(lián)系,對于家鄉(xiāng)的各種事情都十分關心。他們頻繁的和在家鄉(xiāng)的朋友打電話交流,也經(jīng)常回老家處理家里的事情。他們身在城市,但是只有在家鄉(xiāng)才能獲得真正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在很多進城老人的家庭中,只有一方進城還有一方獨自留在老家,留在老家的老人就會非常孤獨,要獨自應付家庭的各種事物,還要抵御獨自居住的孤獨感和寂寞感。
進城的老人通常都用電話來和在老家的親人取得聯(lián)系,排解自己的不適應和苦悶,有很多老人和家鄉(xiāng)親人的聯(lián)系頻率為每周多次,可見雖然他們身在城市,但依然十分記掛著老家的親人。
4.閑暇娛樂
進城照顧孫輩的老人由于需要看護年齡較小的孫輩,很少有大塊完全屬于他們自己的閑暇時間來供他們娛樂。他們的娛樂方式也比較單一,大部分的老人都選擇看電視作為自己的娛樂方式,和親友聊天也是很多老人選擇的娛樂方式。
即使老人們的閑暇時間并不是太多,供他們選擇的娛樂方式也比較匱乏,他們依然對自己的閑暇娛樂狀況比較滿意,他們覺得這些娛樂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地充實和愉悅。
進城照顧孫輩的老人面臨許多生活上實質的困難,并且這一數(shù)量龐大的群體利益沒有得到很好地保障,而且沒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這里針對這一狀況提出一些建議。
1.老人生活的社區(qū)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活動,讓這些老人可以聚集起來,彼此溝通和交流,排解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適應感。還可以請一些心理和育兒方面的專家去幫助老人更好地適應城市生活。
2.社區(qū)可以安裝一些針對老人的娛樂休閑設施,為老人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使老人可以積極地融入社區(qū)生活,并且可以排遣老人對于城市的疏離感,提高老人的歸屬感和信任感。
3.針對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村委會應當為他們提供更加周全的關注和照顧,讓他們免于受到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