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玲
[關鍵詞]群眾文化;組織策劃
引 言
近年來,在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的情況下,經濟文化領域都發(fā)生了質的改變,特別是在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較高的要求?;鶎尤罕娢幕顒幼鳛槿藗內罕娢幕畋夭豢缮俚牟糠郑跐M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要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是提升群眾文化質量、促進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群眾文化必須要與當前群眾文化相互適應,利用足夠的創(chuàng)新與系統(tǒng)的策劃為主要的后盾。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探討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類型,對群眾文化進行組織與策劃。
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類型
群眾文化活動在豐富文化信息、開拓群眾事業(yè),提高審美水平、豐富精神文明上具有重要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群眾文化活動的類型多樣。一般來說,基層文化活動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文藝欣賞活動。隨著讓人們群眾文化結構的轉變,對文化藝術的消費有了更高的要求,借助文化活動能夠給現實工作與生活帶來一些休閑與放松,雅俗共賞的文化欣賞活動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愿望,在群眾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二是文化宣傳活動,在物質生活不斷被滿足的情況下,人民群眾的文化觀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隨著發(fā)生變化,與各種社會形態(tài)發(fā)生了碰撞,這些思想上的碰撞需要基層文化活動進行渲染與教育。三是自娛自樂的活動,業(yè)余文化是人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要形式,業(yè)余文化生活是人民群眾自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娛樂的主要需要,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自娛自樂的活動具有鮮明的特點,群眾的參與程度比較高。四是體育健身活動,有了充分的物質保障與精神保證,人們也更希望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因此體育健身活動,也被廣泛地喜愛。
基層群眾文化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具體表現為有靈活的、寓教于樂性與輻射性。從靈活性的角度來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以小型文化活動為主,是維系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因素,大型文化活動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必要性紅點,大型文化活動能夠豐富基層文化信息,開闊視野,提高群眾審美,發(fā)揮群眾自主管理,具有靈活性特點,具有示范引導作用。從寓教于樂的角度來講,基層文化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在于通過文化活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提升群眾的審美水平,通過文化娛樂培養(yǎng)廣大群眾積極向上的審美情緒,保持積極和平的心態(tài)。從輻射性的角度來講,基層文化活動具有輻射性作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具有豐富度,群眾文化要不斷更新,這些決定群眾文化的開放度,可以輻射更多的人民群眾。
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
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社會定位與社會功能已經發(fā)生了一些改變,這些變化給階層群眾文化工作帶來一些困難,因此必須打破僵局,從基礎做起,進一步完善基層文化群眾的組織與策劃。
(一)做好初期的組織工作
群眾文化活動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方式,前期的組織工作十分有必要。第一,工作人員,要具備切實可行的執(zhí)行方案,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特別是一些大型的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在組織之前做好執(zhí)行方案,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做好顧問、策劃、導演、舞美、燈光、后勤等方面的工作,統(tǒng)一的宣傳、組織、協(xié)調、策劃,第二,要減少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要預測各種突發(fā)情況的發(fā)生,場地變革、人員變動、活動計劃、天氣劇烈變化等這些突發(fā)事件會直接影響活動的整體效果,只有在初期的準備工作中做好應急方案,最大限度地消除活動可能存在的風險,確保群眾性文化活動順利進行。第三,保證活動的質量與效果,在策劃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各個部門之間要相互合作,豐富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二)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
在當前群眾文化開展活動的情況來看,存在著模仿、雷同、呆板、單一的現象,因此,創(chuàng)新成了基層文化紅點的必由之路,進一步豐富拓展多種活動形式,逐漸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為活動增添魅力。首先,日常文化活動與主題文化活動之間相互融合。常規(guī)文化活動主要是“紅歌會”“五四詩歌朗誦”“新春文化活動”等形式,主題文化活動是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jié)目,將這兩者之間相互結合,組合成新的工作形式,使活動更加具備思想性、教育性、娛樂性,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其次,加強本土文化活動與外來文化活動之間得結合。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出現了很多的外來人員,這些人遠離故土,但是也有著精神文化需要,在這些外來人員有很多文藝骨干、擅長文藝的人?;鶎尤罕娢幕顒討撜疹欉@部分人的切身利益,縮小抵御文化與文藝形式之間的關系,提供足夠的文文化保障,拓展文化對象。再次,草根文化與高雅文化之間的關系,草根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成為特殊的文化現象,將他們融入發(fā)到高雅的文化活動中,讓群眾更好地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最后,文化活動與商業(yè)互動星湖結合的興衰,群眾文化活動活動的開展與商業(yè)模式并不沖突,只要將傳統(tǒng)文化借助多元化的形式展現出來,開展文化活動、競賽活動,借助一些活動提升綜合影響力,進行積極的推廣,為群眾文化的開展奠定基礎。
(三)發(fā)揮群眾文化單位的優(yōu)化作用
在很長一段實踐內,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都依賴于單位的素質,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當前文化活動已經逐步轉變?yōu)槿罕姲凑兆陨淼呐d趣愛好開展,這種現實情況下,群眾文化單位的開展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優(yōu)化指導。相關單位要做好調研工作,加強信息的收集,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為活動的開展提供方向指導,還要做好培訓工作,群眾文化單位要向社會文化愛好者提供知識技能,僅有一步拓展活動畫面。
(四)創(chuàng)新組織形式
首先,讓每個成員都發(fā)揮自己的意見與見解,不受到別人的影響,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找到有創(chuàng)設性的創(chuàng)意。特別是當前經濟發(fā)展十分迅速,文學藝術活動也應該順應其發(fā)展要求,不讓群眾產生審美疲勞,適當地進行頭腦創(chuàng)新,讓群眾文化工作者積極發(fā)散自身的思維,提出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意見,滿足人民群眾的發(fā)展要求。其次,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發(fā)展。文化館應該利用所有的現有資源,例如,舞蹈、繪畫、書法、唱歌等方面的資源,加強其中的融合,開班音樂會、書法會等,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感受藝術的魅力,人民群眾可以深入其中,對這些作品進行評價,加強技術資源與藝術活動的有機整合,在形式、內容、方法上都進行創(chuàng)新,將這些資源投入到微信、微博中,提升藝術的質量。最后,進行借鑒與類別。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積極地吸取他人的經驗,進一步拓展自身的工作思路,避免將思維陷入死循環(huán)中,多多留意國內外的文化活動形式,借鑒他們可取之處,不斷創(chuàng)新成為特有的文化形象。
(五)建立群眾文化活動的資金保障制度
群眾文化活動雖然是業(yè)余活動,但是也要讓其有聲有色,在內容上豐富多彩,建立專門的團隊,聘請一些藝術家,配合專業(yè)的燈光、音響,在燈光、舞臺上都要投入專業(yè)的技術,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建立群眾文化活動的資金保障制度,政府給予群眾文化活動一些資金支持,活動的主辦方也要投入大量的活動資金,并且保證資金的??顚S?,確?;顒拥捻樌M行,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投入一定的資金,讓基層群眾文化順利地開展下去。
總而言之,在基層群眾文化的組織與建設中,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分析基層群眾文化的類型與特點,進行基層群眾文化的組織與策劃,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模式已經發(fā)生了本質變化,在這個背景下,群眾文化工作者要體現群眾文化的志趣,適應群眾文化的需要,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文化工作者更要結合新時代的發(fā)展理念,從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出發(f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組織,提升基層群眾文化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艷. 淺析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chuàng)意探索[J]. 青年文學家,2018(11):47-48.
[2]王洪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構思[J]. ? 中國文藝家, 2017(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