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旖旎
我的偶像三毛,是朱西寧口中的唐人,是彭歌心里的沙漠奇葩,是曉風眼中落實的花朵,是痖弦夢里穿裙子的尤麗西斯……那么,對我而言她又是什么呢?
實在說不清我對三毛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叭笔巧鲜兰o八十年代紅遍天下的名字,而當時我才呱呱墜地;在我牙牙學語時,她卻已決絕地用絲襪結(jié)束了自己的流浪人生。但在多年之后,盡管有著無法跨越的時空鴻溝,盡管這個世界越來越多姿多彩,我卻依然愿意一頁頁地翻閱她的生活,走進她漂泊的生命,在腦海里一筆筆勾畫出她那長長的裙,長長的發(fā),還有那無法復制的、獨一無二的風情。真的很難描述這樣的感覺——是慶幸,是敬仰,是崇拜,還是向往?都是,又不全是。
初識三毛,她就將屬于自己的“撒哈拉”別致地展現(xiàn)在我面前。我沉醉于那份浪漫、那份癡情、那份直面逆境的灑脫之中;我折服于那份勇敢、那份執(zhí)著、那份對人性中惡的一面的鞭撻。在那樣一片沙海中,雖然除了愛情和堅強外別無他物,但她硬是白手起家,讓棺材搖身變成家具,將輪胎改頭換面化為座椅……種種腐朽,都被化作了神奇。三毛這個奇女子,憑借不可思議的想象在沙漠荒原中開出了一個春天。即使在今天看來,這仍是千千萬萬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浪漫,三毛將它演繹得淋漓盡致。
曾經(jīng)有人出過一本書,內(nèi)容大致是揭發(fā)三毛“撒哈拉”背后的真相。瀏覽過后,最大的感受是不理解。值得嗎?不遠萬里趕去撒哈拉沙漠,只為揭穿一個女子埋下的夢?一個可以用不溫不火的情緒、不緊不慢的語氣,寫出行云流水般文字的女人,她的真相,有那么重要嗎?至少在愛她的人、在我們心中,她從來都是真實的,是讓人感動和震撼的。否則,也不會在多年以后,仍有人和她相約“撒哈拉”,將一個個瞬間定格于心里。是的,那對理想的執(zhí)著、對愛情的追求、對生活的希冀……當三毛帶著浪漫姍姍走來,讓你在眼淚中體會微笑時,你又怎能去指責她是在作假?所以,了解所謂的“真相”后,我對三毛的愛未曾消減半分。
因為依舊愛,所以她選擇離開塵世的方式讓人無法視而不見。對于她的死,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懦弱的表現(xiàn)。我想,在一個很多人都在“紙上談兵”的年代,毅然選擇背井離鄉(xiāng)、奔赴荒漠的人,不會是懦弱的。有人說,這是敗給了愛?;蛟S吧!三毛總是用別人的生命來衡量自己——荷西、父母,是她生存的全部。向來以為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懂事后我卻漸漸明白,有些事情必須承受,沒有退路。三毛,她將這樣的承受表現(xiàn)得那么自然,那么若無其事。從來以為并不一定需要某個人來陪伴自己,長大之后我才懂得,能與一個人一起笑、一起哭,才能讓人生的價值不同一般。
不管事實究竟是怎樣的,三毛仍是三毛,我摯愛的三毛。她的死,只是宣告她流浪在外的日子到此為止,但是,駐足在人們心里的旅程不會有句號。
還記得《夢里花落知多少》中新年鐘聲里的故事嗎?今年的新年鐘聲里,我同樣默念了12遍“但愿人長久”,為她清水芙蓉般的文字,為她灑脫不羈的人生,也為所有愛她和將要愛她的人……
點評
考生以流暢的文筆,著力表現(xiàn)了“我”對偶像的獨特感悟。作文既抒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又針對有人揭發(fā)“撒哈拉”背后的真相這一事件發(fā)表看法,還論及對于三毛之死的認識,形象豐滿,內(nèi)容豐富,層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