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魯孫
水果中筆者偏嗜柿子,全國各地都有柿子生產(chǎn),產(chǎn)地不同,名稱也就各異。北方有句俗語說:“七月紅棗八月梨,九月柿子趕上集?!痹谇锫赌?、重陽左右,脆柿子、軟柿子陸續(xù)上市。柿子實重枝柔,不能等到在樹上成熟才來摘取。脆柿子只要稍微泛黃就要摘下,軟柿子也要半青半紅時期摘下來加工。這樣半成熟的柿子,其味苦澀不能入口,早先是埋在石灰堆里,漤一下除去澀味,才能變成美味的水果。舍間有一棵柿子樹,是先祖姑當(dāng)年手植,不但是東陵名種朱紅蓋柿,而且是用黑棗接枝,多年培植高逾瓦丈,初夏時期翠蓋參天,夏間著花,繁星點點,到了秋意漸濃,柔紅片片,燦若霜楓,碩果大而朱紅,也就到采擷時期了。有一年筆者到南海去探親,特地選了一籃形狀怪異的送人,得之者無不視為果中珍異。這種柿子,皮一發(fā)黃,立即連枝摘下,掛在不住人不生火、北方叫 “冷屋子”里的墻壁上,自然漸漸成熟變紅,吃時把柿蒂慢慢啟下來,用小調(diào)羹挖來吃,吮漿嚌肉,如飲甘蜜,如嚼冰酥,潤喉止渴,滌煩清心, 似冷香凝玉,沁人心脾,我叫它柿子冰激凌。筆者少年時頑皮,把吃過而完整的柿衣注入涼水,再把柿蒂復(fù)原,放在院里凍結(jié)實后,仍放回原處,不知者取而食之,只是清水一兜,引為笑樂。
柿子除了可吃新鮮之外,也可以曬成柿餅來吃。把柿子去皮壓扁,放在通風(fēng)向陽的地方,日曬風(fēng)吹到半干,然后放在壇子里壓實,等生滿白霜,然后取出,用麻繩穿起來壓緊,就成了一串串的柿餅了。山東曹州的柿餅又叫“庚餅”,馳名華北,北平賣果子干的商家,都拿真正曹州庚餅來做招牌,是否別有滋味,倒沒聽說有誰來考校過。不過曹州庚餅上的柿霜治療口瘡,其效如神,百試百靈。本草上說:“柿甘平性澀,潤肺寧咳,腸風(fēng)痔漏,清上焦心肺之熱,治口舌咽喉瘡?fù)??!笨梢娛磷哟_實是頗有功效的。
柿霜能治口瘡,于是有柿霜糖片出售,北方干果子鋪論斤出售,其形狀、大小、顏色跟美國箭牌口香糖仿佛,不過一是方角,一是圓角而已。柿霜糖片甜度很高,入口甘涼,如果放在陰涼地方用瓷器密封,可以經(jīng)年不變,其味如新。如果胃火太旺,吃幾片柿霜糖,確能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這種柿霜糖片,只有華北各省有得賣,江浙一帶有宦游過北方的人,拿柿霜糖片當(dāng)饋贈親友禮物,比送京都細(xì)點、什錦蜜餞還受鄉(xiāng)里友人歡迎呢!
柿子除了生吃,很少有熟吃的。抗戰(zhàn)之前,筆者在西安經(jīng)過鼓樓前一家叫“錦香齋”的糕餅店,伙計大喊“新烙的柿漿博飪又香又甜!”博飪只聽說過沒有見過,用柿漿作餡兒,更是前所未聞,自然不肯放棄一嘗的機(jī)會。這種博飪是用熟透柿漿跟雞蛋打在一起和面,搟成餅皮,把甜杏仁、核桃去皮,連同冰糖、青絲壓碎,做成甜餡包起來壓平,用輕油小火烙熟,趁熱來吃,味美香醇。我吃了之后,給老板建議,西安的栗子又大又甜,如果把栗子磨成粉,摻在面粉里,可能滋味更佳,并且給他取名“三杰餅”,老板欣然接受,答應(yīng)一定試做。我當(dāng)時以為老板說說而已,誰知抗戰(zhàn)勝利之后,在北票煤礦聽雷孝實先生(陜西人,名實華,當(dāng)時任北票煤礦總經(jīng)理)談到西安錦香齋有一種三杰餅非常好吃,名字也比泰安的狀元餅來得雅致。想不到錦香齋老板,居然言而有信,不但做三杰餅出售,而且還出了名,真是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