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蕊
摘要:中國古典舞屬于中國舞蹈文化中的新舞種,對于舞蹈人才有著極為苛刻的篩選要求,并且對于藝術(shù)有著本真的追求。應用科學方式有效融合古典文化元素,是當前古典舞教學的重要課題。根據(jù)古典舞的本身來分析其含義,發(fā)現(xiàn)古典并不是仿古或者是循古,而是指繼承傳統(tǒng)與不同歷史時期典范的舞蹈,以及現(xiàn)代人們創(chuàng)作具有典雅且古樸風格的舞蹈。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以戲曲舞蹈為基礎整理出中國古典舞基訓教材以及古典舞作品,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一系列的舞蹈系統(tǒng)。但是在80年代,中國古典舞的形式與內(nèi)容有了進一步的豐富,發(fā)展至今古典舞已經(jīng)成為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新時代文化產(chǎn)物。本文分析中專階段如何進行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如何將身體語言教學與基本功訓練有效融合,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身體語言訓練,取得良好的古典舞訓練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古典舞基本功訓練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仍然需要努力探索,才能夠打造新一代的舞蹈領軍人物。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 ? 基本功訓練 ? 中專階段 ? 身體語言 ? 功能性訓練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8-0127-02
當前古典舞是繼承中華文化傳統(tǒng),對于歷史材料進行挖掘和選擇、整理,應用當代人的審美原則,重新解構(gòu)建構(gòu)舞蹈語言,具有時代特色的新舞蹈形式。中國古典舞的表現(xiàn)風格有不同的流派,呈現(xiàn)三足鼎立的發(fā)展趨勢。進行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必須要求學生的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體態(tài)特征,能夠感受到民族舞姿以及鮮明的節(jié)奏特點,通過剛?cè)岵约案黜梽幼骶瑁鸩酵癸@中國古典舞的重要任務以及訓練要點。對于中專學生進行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的重要目的就是強化學生的身體韻律,能夠?qū)⑸眢w舞姿與動作有效融合,從而打造高水平舞蹈專業(yè)所需的語言以及表現(xiàn)手段。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專階段的重要意義,以及當前學生基本功訓練中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進一步思考探索如何開展身體語言與基本功訓練方法。
一、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專階段的重要意義
舞蹈表演是一門綜合藝術(shù)。就舞蹈本體而言舞蹈表演是課堂訓練及劇目訓練轉(zhuǎn)變?yōu)樗囆g(shù)實踐的途徑,也是對教學成果的檢驗和反饋。本次向大家展示組合課的班級是中國舞專業(yè)中專三年級的學生,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實踐舞蹈基本功訓練與身體語匯訓練,呈現(xiàn)兩者之間的關系及重要性,揭示其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在基本功訓練和身體語匯訓練的相互作用中,訓練學生在課堂中展現(xiàn)對舞臺表演藝術(shù)的基本認識。因此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當前中專階段學生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存在的問題
在中低班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存在:基本功訓練未能完好的表達出與身體語言相得益彰,出現(xiàn)了功能性訓練與表演性訓練缺乏融合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基本功訓練與身體語言內(nèi)容、訓練目的等方面著手,探究兩者在訓練過程中優(yōu)勢互補的點,并嘗試加以融合,創(chuàng)新出不同于兩者本身且優(yōu)于兩者本身的訓練體系。
三、古典舞基本功訓練與身體語言教學要求
基本功訓練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舞蹈時所需要做的基本功以及舞蹈的功底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訓練效果,進一步確保學生的舞蹈動作精準度?;竟τ柧氁彩俏璧笇I(yè)必須要做的基礎訓練項目,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內(nèi)容主要包括壓腿、劈叉、搬腿,拉伸雙腿韌帶。通過下腰、壓胯等各類方式提高學生的身體柔韌度,通過踏步翻身與臨空一字馬、平轉(zhuǎn)大跳等各項動作幫助學生進行復雜舞蹈動作協(xié)調(diào)性訓練。
學生通過舞蹈學習能夠了解到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意義,在完成基本功訓練之后,需要對于中國古典舞中較為固定的專業(yè)性動作展開對話練習,進一步保障舞蹈的準確性與連貫性。這些舞蹈要求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的完成,設置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課程教學目標。
古典舞的語言是舞蹈身法與舞蹈韻律的總稱,舞蹈身法指的是學生的動作形態(tài),必須要符合古典舞的相關需求,同時要確保學生的動作規(guī)律以及頻率能夠符合表演要求,進一步體現(xiàn)出古典舞的表現(xiàn)能力,從而凸顯學生的古典舞氣質(zhì)。將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有效融合,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能力,在各項藝術(shù)形式中,例如戲曲訓練時要求達到的神形兼?zhèn)洌闶巧眢w語言與功能性訓練的強調(diào)。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在訓練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要求學生鍛煉身體語言,提高身體舞蹈協(xié)調(diào)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效掌握好舞蹈節(jié)奏,提高思維想象力,從而改善訓練效果。
四、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間的關系
(一)身體語言提高古典舞基礎訓練藝術(shù)效果
身體語言是古典舞表演的靈魂,古典舞表演需要基礎訓練,所以在身體語言基礎訓練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了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身體語言訓練有助于提高古典舞基礎訓練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必須要做到神形兼?zhèn)洌軌蛟诠诺湮栌柧氝^程中確保訓練的效果以及準確性。
中專學生在進行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重視舞蹈動作的韻律以及身法,才能夠確保學生在正式演出過程中能夠做到具有身韻。身體語言教學不能夠作為簡單的學科進行單獨教學,可以有效融合與基本功訓練中的訓練階段,通過身體語言訓練,能夠?qū)⒐诺湮璧膶徝捞攸c以及美學感受進行充分的挖掘和體現(xiàn),從而展示出古典舞的動作與技巧,進一步凸顯古典舞美學藝術(shù)效果。
(二)身體語言與呼吸
學生在古典舞身體語言訓練過程中通常以腰為中心,將學生的中段訓練放置在訓練的首要位置,這一訓練目標與基本功訓練中對于上段和下段的訓練側(cè)重點有所差異,尤其是呼吸訓練。在古典舞基本功訓練過程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做好呼吸,但是舞蹈訓練以及表演中的呼吸卻與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有所不同,不只是要在呼吸之間掌握好身體走向,進一步保障身體動作不變形。同時也要將舞蹈動作和舞姿有效融合,才能夠體現(xiàn)出古典舞動作的韻律,將動作和呼吸有效融合,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出舞蹈動作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效果。
(三)以身體語言促進基本功練習
舞蹈系學生都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意義,才能夠?qū)τ诨竟Φ挠柧氂幸粋€深刻的認識,大部分學生認為基本功訓練十分的枯燥乏味,每天重復的進行練習,在拉伸與訓練中可能身體會產(chǎn)生疼痛感,所以大部分學生將基本功訓練當作是一項困難。引導學生了解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后也難以積極主動的完成,通過身體教學能夠?qū)⒒竟τ柧氂行诤?,有助于提高基礎訓練的藝術(shù)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夠豐富基礎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并體會基本功訓練的意義,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練習。以身體語言促進基本功訓練教學方法是,中國古典舞中對于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進行示范和講解,在基本功訓練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增設學生對于基本功訓練的學習熱情,增加不同身體動作,能夠豐富基本功訓練效果,使學生在基本功訓練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中國古典美的藝術(shù)特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身體動作協(xié)調(diào)性,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完成古典舞基本功訓練。
五、結(jié)語
中國古典舞是中國藝術(shù)文化中的燦爛瑰寶,在中專階段日常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必須要帶領學生正確認識到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是古典舞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學生表演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身體訓練能夠體現(xiàn)出中國古典舞的表現(xiàn)靈魂,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表演效果。在本次的課程展示中,希望通過基本功訓練與身體語匯訓練兩者的關系,進一步實現(xiàn)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中,訓練學生身體外部一舉一動與內(nèi)心世界一張一弛的呼應,促使學生自身的內(nèi)在意蘊在身體的起承轉(zhuǎn)合中流露出來。對中國古典舞表演特別是基本功訓練的教學與實踐具有一定的推介作用,同時為更好地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必須要將身體語言與功能性訓練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基本功訓練的藝術(shù)性以及有效性,才能夠改善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進一步提高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熱情,從而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和探索,逐步提高舞蹈表現(xiàn)能力。
參考文獻:
[1]沈元敏.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7.
[2]季鷹.對身韻教學在中國古典舞學科中功能與價值的再認識[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03).
[3]饒開芹,王海濤.中國古典舞的系統(tǒng)化認識和發(fā)展啟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