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波
家的物理屬性是一個存儲的空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空間的填充物會越來越多,可利用的空間會越來越小。為了讓家的空間保持整潔與寬敞,實現(xiàn)家空間的生活屬性,就需要進行“斷舍離”?!皵唷奔磳τ谀切┳约翰恍枰臇|西不買、不收;“舍”即處理掉堆放在家里的沒用的東西;“離”即遠離物質(zhì)的誘惑,放棄對物品的執(zhí)著,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如果不扔掉不需要的東西,則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斷舍離”是一種勇氣和決斷。看似簡單的家居整理充滿著智慧和哲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管理能力同樣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換言之,學習管理也需要“斷舍離”。其中,“斷”是指對于影響學習的因素要敢于改,善于改;“舍”是指要處理掉已經(jīng)存在的不利于學習的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因素;“離”是指遠離會影響學習的誘惑,主動抵御不良因素的干擾。學習管理的“斷舍離”主要包括:學習空間的“斷舍離”,學習習慣的“斷舍離”,思維空間的“斷舍離”,家庭社會關(guān)系的“斷舍離”。
一、學習空間的“斷舍離”
學習空間就像家的空間。那一方桌椅,以及書桌上承載的書本,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不局促才能不約束。但隨著年級的遞增,學生的書本越來越多,若沒有合理的布置,學習空間就會擁擠且雜亂,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效率。當大量的書籍占據(jù)了有限的桌面空間,留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就會更少,甚至影響正常的閱讀和書寫。因此,對學習空間的整理,首先要做到桌面整潔,騰出可供學習時肢體伸展的空間;其次,要充分利用桌椅的垂直儲物空間,并且進行分類放置;最后,要減少無用學習資料對空間的占用,保證學習資料的精簡實用并做到經(jīng)常整理。
筆者發(fā)現(xiàn),一個能保證桌面整潔的學生,多心思縝密,注重細節(jié),善于反思總結(jié);而桌面常常雜亂不堪的學生,則通常丟三落四,做事缺乏條理并且粗心大意。這些細節(jié)對于學習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學習空間進行一次“斷舍離”是高效學習的基本保證。
二、學習習慣的“斷舍離”
學習習慣主要包括聽課的習慣(聽)、表達的習慣(說)、閱讀的習慣(讀)、筆記作業(yè)的習慣(寫)和思考的習慣(思),學習習慣之間相互協(xié)調(diào),各有取舍?!奥牎钡臅r候,要停下“說”,善于思考,勤于記錄;“讀”的時候,要多思考、多記錄,隔絕周邊環(huán)境的干擾,全身心投入;“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何寫才能寫得多、寫得全、寫得正確,但同樣不能忽略聽和思考。
有的學生課堂筆記做得非常好,但是對于教師講了什么基本不清楚,因為他的學習只是“死板”的記錄,而忘記了聽和思考;有的學生記錄錯題的習慣非常好,但是同類題目再次出現(xiàn)時,他仍然不會做,因為他沒有進行整理歸類……好的學習習慣是高效學習的重要保障。學習習慣“斷舍離”的意義就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問題、即時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
三、思維空間的“斷舍離”
大腦的思維空間也很像家的空間。個體開發(fā)的大腦存儲空間雖存在差異,但絕大多數(shù)人的大腦儲量相差無幾,因此,個體之間的差距主要就在于如何規(guī)劃設(shè)計自己已有的空間。事實上,思維空間可以通過“加工設(shè)計”而擴大。同樣,思維空間也會因為負面因素的堆積而縮小。比如沉迷于游戲的學生,其大腦空間被游戲占據(jù),就會導致無法專注于學習。同理,凌亂無序的碎片化知識不僅容易被個體遺忘,而且還會影響個體對后續(xù)知識的理解。
因此,學生要做好自己思維空間的設(shè)計師。首先,精簡信息輸入源,在結(jié)束一天的學習之后必須進行一次總結(jié)反思;其次,內(nèi)化有價值的信息,把握知識規(guī)律,建立知識體系;最后,通過親身實踐,拓展思維空間。如同親自看過房屋空間布局之后,才知道該如何置物,個體只有親自實踐和反思后,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記憶規(guī)律和思維規(guī)律,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思維空間不僅僅是屬于個體的生理儲存空間,更是一個心理活動空間。定期做一做思維空間的“大掃除”,整理學習方法,使思維保持活躍和清晰,是高效學習的關(guān)鍵。
四、家庭社會關(guān)系的“斷舍離”
適當?shù)募彝ド鐣P(guān)系距離可以達到好的教育效果,也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必備條件。教師們常常討論,認為學生需要“斷奶”,父母也需要“斷奶”。獨立不僅是個體成長的標志,還是個體未來立足社會之本。學生在進入中學之后,一定要學會獨立,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割舍掉對親人朋友的過度依賴。然而事實上,雖然很多學生在嘗試著獨立學習和生活,但家長卻過多地“干預”學生,做不到相信學生和適當放手。雖然家長的這種行為和心情可以被理解,但家長應(yīng)該了解,初中階段是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孩子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有能力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如果家長依然過多干涉,反復嘮叨,孩子便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質(zhì)疑,而對家長產(chǎn)生反感,并產(chǎn)生其他負面情緒和壓力。
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家庭社會關(guān)系中獨立出來,能獨立地生活,獨立地思考,獨立地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家長從過度的牽盼中轉(zhuǎn)變過來,達到張弛有度、若即若離的效果。
五、小結(jié)
個體雖然不能在自己大腦中放置儲物格,也不能主導知識的具體放置位置,但是可以通過把握大腦儲存的基本規(guī)律來加工知識,使知識可以牢牢鋪設(shè)或者鑲嵌其中。因此,學生務(wù)必要做好學習管理的“斷舍離”,斷掉沒聯(lián)系的,舍去碎片化的,主動探求合作互動的情景體驗,把握認知基本規(guī)律。
總之,學生的高效學習以環(huán)境為基礎(chǔ),以習慣為保障,以思維為動力,以家庭社會關(guān)系為條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最小處、注重最細處,關(guān)心全體、關(guān)注全面,為學生學習管理的“斷舍離”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空間“斷舍離”后的自在與舒適,學習習慣和思維空間“斷舍離”后的高效與輕松,家庭社會關(guān)系“斷舍離”后的暢快與釋然。
(責任編輯 ?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