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丹 吳建江(通訊作者)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結石的常用手術方法,本術式需要行全身麻醉,麻醉但麻醉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加之麻醉需考慮二氧化碳氣腹引起的疼痛反應,因此合理選擇麻醉藥物至關重要。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是臨床常用全身麻醉方式,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七氟醚為吸入類麻醉藥物,麻醉誘導快、蘇醒快、能夠調控藥物濃度和麻醉深度,與舒芬太尼協(xié)同使用能夠達到較好的麻醉效果[1]。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與七氟醚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麻醉效果,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將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肝膽外科治療的104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齡31~68歲,平均年齡(51.7±8.6)歲;對照組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齡33~69歲,平均年齡(52.4±8.9)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標準,ASA分級在Ⅰ-Ⅱ級;排除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長期使用鎮(zhèn)靜藥物、麻醉藥物過敏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室后連接心電監(jiān)護、面罩吸氧,氧流量5L/min,建立上肢靜脈通道;麻醉誘導使用芬太尼3μg/kg、咪達唑侖0.15mg/kg、羅庫溴銨0.6 mg/kg,待患者意識消失后行氣管插管,氧流量1.5L/min,呼吸頻率12~18次/min,潮氣量8~10ml/kg;麻醉維持,觀察組使用持續(xù)吸入1%~2%七氟醚,靜脈持續(xù)泵入瑞芬太尼0.2~0.4μg/(kg·min);對照組使用靜脈持續(xù)泵入異丙酚5~10 mg/(kg·h)以及瑞芬太尼0.2~0.4μg/(kg·min);術中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必要時給予血管活性藥物,以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關閉氣腹后停用七氟醚和異丙酚,手術結束時停用瑞芬太尼[2]。
記錄兩組麻醉前(T0)、氣管插管時(T1)、氣腹后5 min(T2)、結束氣腹前(T3)、拔管時(T4)的SBP、DBP、HR變化;記錄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在T0的SBP、DBP、HR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在T1、T2、T3、T4的SBP、DBP、HR與對照組相比更為平穩(wěn),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不同時間點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
表1 兩組患者術中不同時間點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指標 T0 T1 T2 T3 T4觀察組 48 SBP(mmHg) 131.2±11.4 122.3±12.5* 128.6±12.0* 130.1±12.6* 133.5±13.1*DBP(mmHg) 84.3±7.8 78.6±7.2* 83.6±7.7* 81.3±7.8* 83.7±7.5*HR(次/min) 85.1±11.4 81.3±10.6* 84.5±11.2* 82.4±10.8* 84.1±11.6*對照組 48 SBP(mmHg) 131.7±11.8 113.5±13.1 116.5±12.8 121.5±13.2 139.4±14.2 DBP(mmHg) 84.8±7.9 70.6±7.0 79.4±7.3 74.6±7.4 92.5±8.2 HR(次/min) 85.4±11.2 71.4±10.9 80.1±11.4 76.5±10.7 88.7±11.23
觀察組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時間都較長。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蘇醒指標比較(,min)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蘇醒指標比較(,mi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蘇醒時間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定向力恢復時間觀察組 48 7.2±1.5* 6.3±1.1* 20.4±2.3*對照組 48 8.0±1.7 6.9±1.2 22.1±2.7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必須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由于腹腔鏡手術在氣管插管時、建立氣腹時以及關閉氣腹時容易造成機體應激性反應,使得血流動力學波動增大,導致手術風險加大[3],因此如何提高全身麻醉用藥的療效及安全性是臨床探討的課題之一。
近年來,臨床使用七氟醚、異丙酚在全身麻醉中均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夠在藥物濃度發(fā)生改變時不影響麻醉療效,因此在全身麻醉中應用廣泛。但單一使用七氟醚、異丙酚均會延長蘇醒時間,容易產生諸多麻醉并發(fā)癥,臨床多選擇與阿片類藥物復合使用[4]。七氟醚與舒芬太尼協(xié)同使用時,七氟醚起效快、術后蘇醒速度快、藥物濃度可調控,而瑞芬太尼在體內代謝迅速,消除快,無蓄積作用,鎮(zhèn)痛力強,與七氟醚協(xié)同使用可增強鎮(zhèn)痛力,減輕機體應激性反應,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同時可降低蘇醒期躁動,提升蘇醒質量[5]。而異丙酚為短效靜脈麻醉用藥,麻醉維持時間短,蘇醒快,具有鎮(zhèn)靜催眠的效果,其有呼吸抑制作用,容易引起心率減慢、血壓降低等不良反應,容易引起術中血流動力學波動[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在T0的SBP、DBP、HR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在T1、T2、T3、T4的SBP、DBP、HR與對照組相比更為平穩(wěn)(P<0.05);觀察組蘇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充分證明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七氟醚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麻醉效果確切,對血流動力學的控制更為平穩(wěn),蘇醒快速,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