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凌
【摘 要】幼兒期是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提高自主生活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幼兒教師應(yīng)該明確教學重點,設(shè)計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而使幼兒在日常生活練習中提高自主生活能力。當前很多幼兒教師的教學目的,都是在教學中重視幼兒的智力發(fā)展與才藝發(fā)展,為幼兒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但是對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有所忽視。而生活能力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zhì)能力,因此,幼兒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滲入生活技能的訓練,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下學習。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兒自主生活能力進行研究探討,并提出幾點策略為幼兒教師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幼兒教學;自主生活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24-0252-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更甚以往,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所以孩子在家里往往得不到應(yīng)有的生活技能訓練,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會造成不利影響[1]。所以,幼兒教師要清楚當前社會的現(xiàn)象,采用游戲、比賽、觀察學習等教學方法,進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技能,使幼兒能簡單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洗手、穿衣服、使用筷子等,并且培養(yǎng)幼兒遵守規(guī)則的好習慣,從而逐漸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自我服務(wù)、自我保護等意識,并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幼兒教師還要與家長多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激發(fā)幼兒的熱情,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示范學習法,讓孩子探討模仿
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很強,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這一階段的特點來設(shè)計教學,讓幼兒模仿學習,進而提高幼兒的自主生活能力。首先幼兒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要留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形象,因為教師是幼兒模仿的第二對象,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個人形象。同時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與幫助幼兒,耐心的為幼兒進行指導,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與對生活的熱情,進而完成教學目標[1]。
如幼兒教師在教幼兒學習如何掃地時,就可以在幼兒自由活動的時候在一旁掃地,并時刻注意幼兒的動向,注重幼兒的安全,然后再結(jié)束自由活動的時候要詢問幼兒有沒有注意到老師的行動?對老師的行動有什么樣的理解?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行為?這樣能有效的提高幼兒的觀察力,然后教師再對幼兒進行引導,激發(fā)幼兒的模仿興趣,并且讓幼兒在今后的生活中幫助親人分擔家務(wù)。同時幼兒教師還要教會幼兒如何穿衣服、使用筷子、洗手等習慣,比如在吃午餐前,教師可以帶領(lǐng)幼兒去洗手間,跟幼兒一起洗手,告訴幼兒在吃東西之前要洗手,上完廁所也要洗手,經(jīng)常洗手就不會吃苦苦的藥等方法來引導幼兒養(yǎng)成習慣。并且幼兒教師可以午餐的時候進行示范,讓幼兒自己琢磨,進而提高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學習能力。在午睡的時候,可以讓幼兒學習如何脫衣服與穿衣服。
總之,幼兒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經(jīng)常對幼兒進行示范,讓幼兒自己去琢磨與學習,才能有效的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并且也能更好的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這些基本的技能也能使幼兒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讓幼兒在生活中明白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情景游戲法,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生活技能練習
幼兒階段的孩子十分貪玩,沒有內(nèi)在動力督促他們?nèi)W習[2],因此,更需要家長與教師的督促與引導,并且這個階段的幼兒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很少有十分感興趣的事物。所以,幼兒教師要牢牢抓住幼兒的這些生理心理特征,然后針對性的設(shè)計教學,使幼兒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下不自覺的學習,并逐漸提高幼兒的素養(yǎng),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做鋪墊。因此,幼兒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設(shè)計合理的情景,然后帶領(lǐng)幼兒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生活技能[2]。
幼兒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然后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幼兒的興趣愛上針對性的選擇游戲項目,進而激發(fā)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使幼兒更好的投入到游戲中,提高教學效率。如幼兒教師準備教會幼兒自己穿鞋子、系鞋帶、穿衣服、扣紐扣等,可以讓幼兒帶上屬于自己的娃娃,然后告訴幼兒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給娃娃穿上鞋子與衣服,看誰做的既快又好,并給予前三名的孩子頒發(fā)小紅花的獎勵,并給每一位認真進行游戲的孩子一些小獎勵。同樣還可以利用娃娃等玩具,讓幼兒學習如何洗臉、洗腳等生活基本技能。同時每個幼兒園都會有專門的游戲時間,幼兒教師可以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對應(yīng)的生活能力。
如幼兒在堆積木的時候,會導致積木十分雜亂的堆放在地上,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在做完游戲后學會自己整理積木,將自己的積木完整的收回到積木箱里,同時對幼兒進行教育,告訴幼兒不管在家還是在幼兒園,當用完東西后,都要學會收拾與整理,將東西放回原處,如果下次還要玩就方便找到了。這樣的游戲方式可以讓幼兒在快樂的心情下學習,幼兒的接受能力更好。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幼兒教師也要時刻與幼兒進行交流與溝通,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并尋找到更多的游戲方法,進而為幼兒設(shè)計更多有趣的游戲。
三、家長配合法,讓家長協(xié)助教師進行教學促進幼兒發(fā)展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榜樣,而且孩子更親近于父母,對父母屬于一些依賴并完全聽隨的狀態(tài),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巨大。因此,幼兒教師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家長會或者網(wǎng)上即時通信等工具與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將家長融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幼兒在學校與家庭中都能得到正確的教育方法,真正的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tài)度。如幼兒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在家里與家長的相處情況,如家長對孩子的事情是不是全盤包辦,幼兒在家是不是完全不用動手,或者一些家長是不是只需要幼兒不斷的學習知識等情況。然后根據(jù)幼兒與家長的這些相處模式針對性的與家長進行委婉溝通交流,改變一些對幼兒過于溺愛的家長的觀念,進而讓家長配合教師的工作,使幼兒在家里也能得到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鍛煉的機會。然后幼兒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幼兒布置家庭作業(yè),如盡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尋求爸媽的幫助。如在家長接回家的路上,選擇自己背書包,回家后自己盛飯并學著自己吃飯,吃完飯后自己完成作業(yè),晚上睡覺的時候能自己洗臉、刷牙、洗腳、脫衣服睡覺,在早上起床的時候也要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洗漱,并自己整理書包。如果遇到困難要自己思考,比如不知道今天要穿什么衣服,要幼兒自己控制時間思考,選擇出適合穿的衣服。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在旁邊看著孩子,保護孩子避免受傷,并適當?shù)慕o予孩子一些意見與幫助。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提高幼兒的自主生活能力是幼兒階段的教學中心,幼兒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在教學中不斷滲入生活技能的培養(yǎng),通過與家長之間的配合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與觀念,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余惠群.探索小班幼兒生活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6).
[2]袁彩紅.論幼兒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