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它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新型教學工具,其能夠將圖文結合在一起,把各等級、各主題的知識用關系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結合思維導圖組織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語篇加以提煉、歸納和有效解讀,以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知識內(nèi)化和意義建構,促其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方法探究;語篇教學;學習能力
【作者簡介】葉筱鈺,福建省建甌市第一中學。
一、思維導圖在語篇教學中的優(yōu)勢
改革英語語篇教學勢在必行,在語篇教學改革中,思維導圖教學法不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利于喚起學生學習參與性和積極性,而且其在教學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并理清文中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關系,以此實現(xiàn)語言分析與語篇分析的有效結合,達到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目的;其次,思維導圖能夠將學生腦海中雜亂無章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其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英語思路,以達到幫助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建構的目的;同時,思維導圖制作方式簡單,利于教學實踐操作,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此外,其將圖文結合起來的方式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形象化,利于教師在短時間內(nèi)刺激學生大腦,讓學生就語篇內(nèi)容形成聯(lián)想。
二、結合時間軸教學,輔助思考中心構建
在以思維導圖為理念支撐的英語語篇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構建一個思考中心,其次就是以這個思考中心為關鍵節(jié)點向外發(fā)散出成千上萬個知識點。其中,每一個思考中心都代表一個中心主題,呈放射性的連接著成千上萬個知識節(jié)點,這個連接與大腦中的神經(jīng)元相似,觸及一點便能傳導全腦。因此,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我們應該學會通過思考中心的建立,以語篇為單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提取信息。
例如,在人教版NSEFC Book2 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這一語篇中,了解琥珀屋的歷史和梳理文中復雜的歷史人物及其變遷對學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為了能夠解決這一難點,筆者在教學中引入時間軸(如圖1),以時間軸為中心,將文本中幾個要素:time、place、characters、events and results以形象、直觀的方式標注在時間軸上,以此解決學生在語篇整體記憶這一方面的困難;有當學生對語篇有了一個整體理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時間軸上的信息進行如下思考、分析:在整條時間軸上尋找琥珀屋的整個歷史及所承載的歷史內(nèi)涵;在教學完成后,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時間軸樹立思考:問題“Why has a new amber room been rebuilt?”及琥珀屋的兩次變化;最后,為更好塑造學生健康三觀,我們還可以以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就“如何保護好文化遺產(chǎn)”進行深層思維。
三、構建篇章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就是學習能力。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良好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做好英語學習的自我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達成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構建篇章思維導圖,將散落在文章各處的信息點有機融合起來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有效的知識鏈,以此打開學生的英語閱讀之門。
比如,在NSEFC Book1Unit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的篇章教學中,我們就可以以時間為主線,提煉[關鍵詞]before the earth、during the earth and after the earth,并根據(jù)關鍵詞引導學生通過迅速捕捉文本線索和脈絡的方法,對相關文本信息進行提煉和串聯(lián);之后,為有效推動學生整體閱讀,我們還可以利用“愛心”圖形將震前、震中和震后融合為一個整體(如圖2),并引導學生從震前到震中了解地震的破壞性(如碎了的心),再從震后的復蘇、軍民一體共建家園等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能讓這顆碎了的心重新煥發(fā)光彩。
總之,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合理利用思維導圖組織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實際質(zhì)量。因此,各高中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探索和完善思維導圖教學形式,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在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使高中英語的教學活動更加適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基于語篇分析的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劉志昊.思維導圖輔助高中英語語篇教學理論探討[J].中學生英語,2016(2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