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強大內驅力。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特別是數學課中,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單調,學習氣氛不夠濃厚、活躍。這樣往往會造成不好或討厭這門課的后果,但是數學中還蘊含著豐富的可激發(fā)興趣的因素。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創(chuàng)設情境的氛圍,使求知成為一種內動力。
【關鍵詞】興趣;學習;課堂
【作者簡介】韓旭,江蘇省南通市曙光小學。
兒童地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主要聚焦于鮮活的英語學習內容;充滿趣味的英語學習過程;學習不斷成功的驅使;對英語知識的需要;師愛的遷移和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等方面。
一、新鮮有趣的英語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緊密聯系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實際,話題,概念和意義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人物,顏色 ,水果等語言材料真實可行,活潑有趣。
一套好的教材,會從內容,形式,方法,圖畫等各個有可能刺激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方面最大限度地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有心的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學習內容進行加工,可以將課文內容配上歡快的音樂,這些都無形當中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熱情并在他們喜愛的表現形式中體驗和感受到快樂,愉悅身心更收獲知識。
語言的學習不僅僅只是語言本身,涉及的還有國家間的文化差異,這時候你可以在學習顏色時結合各個國家的旗幟,可以在認識動物時告訴學生它是哪個國家的象征,結合食品的名稱介紹中西方在飲食文化上的精髓。滲透在教學中的點滴就成了學生們最想側耳傾聽的內容。
二、充實多彩的英語學習過程
大多數學生喜歡英語都是從喜歡英語課的教學形式開始的。小學生喜歡邊玩邊學,他們希望身處一個寬松,活躍,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游戲,競賽 ,唱歌,對話,表演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活動形式。教師通過手勢,動作,表情,圖片實物等演示,使學生看,聽,模仿過程中,發(fā)展直覺思維,促進智力發(fā)展。指導學生初步掌握新授內容, 并通過進一步獨立探索獲得體會。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多,教學任務重,因此要求教學方式靈活多樣,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活躍,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教師更應該常教常新,選擇生動的事例充實教學內容,適當變換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不斷輸入妙趣橫生的語言,使學生精神振奮,耳目一新,更加自覺完成溫故知新,強化延伸的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對英語始終保持高漲的熱情。
三、成功讓學生愛上英語
學生英語的興趣還產生于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的學習成就感。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誠然,學生的成就感就是推動學生不斷超越自我,取得更大更多成就的原動力。
內在原因,學生會因為通過學習英語獲得某種啟迪和靈感,受到教益或者掌握一定的英語交際技能,如可以看懂英語配音的動畫片,或者在遇到外國人有困難時因為會英語而幫助了別人等,獲得了知識與技能的滿足感。
外在原因,學生因為學得好而受到老師或者同學或者家長的表揚,獎勵,稱贊,獲得了榮譽。小學生富有強烈的表現欲,老師和同學的表揚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經常性的成功體驗,可以使學生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學習英語也就更有勁頭。
比爾·蓋茨說,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給人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能比成功更能激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它能極大地激起學習興趣及熱情。教師應該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多給予他們一些表演或者一些獎品,讓他們更多品嘗到成功帶給他們的喜悅。
四、對英語知識的需要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明顯。英語成為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也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的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掌握了英語才能說具備了在當今時代里立足發(fā)展的基礎。
現如今的生活,每天都會接觸到英語,我們的學生很多人穿的衣服上面有英語單詞,比如frog prince, puma, lovely girl…文具上有made in China, 食品有Cola, Sprite ,best before…電器上的 on, off...衣服的尺寸L ,S,M.學校里的標志 Be quiet, Keep off the? grass等??梢哉f英語已經潛移默化的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里,能掌握一定的英語已經慢慢成為社會生活的需要。
五、美妙的教師角色
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fā)展個性的土壤,學生喜歡和諧的課堂氣氛。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平等的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教師在這里就成了自導自演的人物。
教師需要給孩子布置一個充滿了英語的學校環(huán)境,也可以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被英文包圍。威嚴的課堂是不受孩子們歡迎的,長期以來,教師的年齡知識經驗等方面處于有利的地位,所以師生之間形成的往往是一種權威性的關系。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是組織者,創(chuàng)造者 與合作者。
小學英語教學的確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放在第一位,但是,這并不等于說教師要一味地順應學生的各種喜好。培養(yǎng),維持學習興趣的目的是增強學習動力。教師應起到引導和點化的作用,根據少兒求知欲強,表現欲強,善于模仿,樂于參與的特點,優(yōu)化教材,創(chuàng)設情景,精心設計,導演課堂,使學生不斷地向提高語言能力的目標努力,隨著技能的增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會越來越持久。
參考文獻:
[1]史麗.小學英語課堂如何提高教學效率[J].教書育人,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