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社德 張?zhí)旆?何德鋒 岳亞紅 李衛(wèi)華
(武警甘肅總隊醫(yī)院眼科 甘肅 蘭州 730050)
手術是治療白內(nèi)障的主要手段,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酸澀、干眼、異物感、視疲勞等癥狀,給予患者帶來較大的困擾,其中,干眼癥是白內(nèi)障術后常見的眼表炎性病變,可引起眼不適、視覺障礙、淚膜異常等,嚴重可損害患者的視功能[1]。玻璃酸鈉、羥糖苷均是臨床上常用的、優(yōu)質的人工淚液,對緩解干眼癥狀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將對白內(nèi)障術后干眼淚膜患者分別使用上述兩種滴眼液,對比其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治療的70例白內(nèi)障術后干眼淚膜患者。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女性18例,男性17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8.68±5.97)歲。對照組35例,女性19例,男性16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7.67±6.04)歲。
治療前1周,停用其他治療干眼癥藥物,規(guī)范用藥。對照組患者采取羥糖苷滴眼液(成都青山利康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66132)治療,每次1~2滴,每日3次。觀察組患者采取玻璃酸鈉滴眼液(珠海億勝生物制藥,國藥準字H20183333)治療,每次1~2滴,每日3次。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
對比兩組患者角膜熒光素染色(FL)評分、淚膜破裂時間(BUT)、干眼癥評分、基礎淚液分泌長度等指標。干眼癥評分使用眼表疾病指數(shù)調查問卷,包括眼部不適、日常生活影響、環(huán)境因素等方面,0~4 級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干眼癥狀越嚴重[2]。
治療后,觀察組的BUT明顯大于對照組,F(xiàn)L 評分、干眼癥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基礎淚液分泌長度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對比(n=35,±s)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對比(n=35,±s)
?
據(jù)調查顯示,白內(nèi)障術后干眼癥發(fā)生率在20%以上,其誘發(fā)因素較多,可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手術操作破壞了角膜神經(jīng),使其知覺減退,同時破壞了眼部表層完整性,損傷角膜上皮組織;第二,眼表上皮組織出現(xiàn)手術損傷,誘發(fā)炎性反應,淚膜完整性被破壞;第三,麻醉藥物、激素類眼藥損傷眼表組織,損害淚膜黏脂質層、蛋白層[3]。從整體上看,干眼淚膜病機復雜,纏綿難愈,反復發(fā)作,應給予患者積極的治療,減輕其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避免造成嚴重后果。
淚液替代品是目前治療白內(nèi)障術后干眼淚膜的主要手段,其中,最常用的為人工淚液治療,例如羥糖苷、玻璃酸鈉等。玻璃酸鈉的主要成分為高分子多糖體,是一種生物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塑性強、黏彈性高等顯著優(yōu)勢,且不會引起免疫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4],玻璃酸鈉還具有極強的保水特性,可阻止水分丟失,對改善患者視功能、維持淚膜穩(wěn)定性均具有較高價值。淚膜是保障眼表上皮組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維持淚膜穩(wěn)定是保護視功能的關鍵。羥糖苷也是臨床上常用的人工淚液,主要成分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氯化鈉、氯化鉀、右旋糖酐等,可作用于淚膜黏蛋白層,穩(wěn)定水液層,結合纖維蛋白,從而達到延遲淚膜破裂時間、促進角膜上皮損傷愈合等效果。有報道顯示[5],在延緩 BUT 方面,玻璃酸鈉的作用明顯優(yōu)于羥糖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羥糖苷中含有微量Polyquaternium - 1,具有弱毒性,可能對淚膜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的BUT明顯大于對照組,F(xiàn)L 評分、干眼癥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基礎淚液分泌長度小于對照組(P<0.05),表明玻璃酸鈉可更加顯著的改善患者刺激癥狀,療效更為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玻璃酸鈉可穩(wěn)定微環(huán)境,并形成一層保護膜,促進角膜上皮損傷修復及角膜組織愈合。
綜上所述,對白內(nèi)障術后干眼淚膜患者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可更好的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角膜損傷修復,應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