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馬嫦娥
(華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甘肅 華亭 744100)
股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通常采用手術內固定進行治療。但此手術對骨骼、肌肉等組織具有較大創(chuàng)傷,不僅可使患者術后出現明顯的生理不適反應,還易引發(fā)感染、褥瘡等并發(fā)癥,從而會減緩患者術后患肢功能恢復進度甚至導致預后不良[1]。因此,需對股骨骨折實施有效的圍術期護理??焖倏祻妥o理是一種新近應用于外科領域的先進護理模式,其目的在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及提升護理質量。本研究將此護理模式應用于股骨骨折患者中,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手術治療的92例股骨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劃分成兩組,對照組與護理組各46例。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28~66歲,平均(47.16±5.41)歲;骨折部位:股骨粗隆間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9例,股骨頸骨折16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2例,高處墜落傷9例,摔傷15例。護理組男29例,女17例;年齡28~67歲,平均(47.35±5.74)歲;骨折部位:股骨粗隆間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17例,股骨頸骨折17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1例,高處墜落傷11例,摔傷14例。比較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圍術期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健康教育,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床上排便練習,術前12h禁食、6h禁飲,術后實施疼痛、飲食方面的一般護理,根據患者個人意愿下床活動等。
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結合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理解力等個體情況為其進行個體化的認知教育,使患者了解股骨骨折知識、手術治療方法、術中及術后需要配合的事項等,并就患者的各種疑問進行詳細解答。同時,通過交談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且在明晰患者不良心理形成原因后開展相應的心理教育,以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疏通。(2)術前6h禁食,術前2h飲用500mL的12.5%葡萄糖溶液后禁飲。(3)術中控制手術室溫度在22-24℃;根據手術需要協(xié)助患者擺好體位,術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護理人員嫻熟掌握各類骨科器械的性能及正確用法,向主刀醫(yī)師準確、快速傳遞手術器械,以縮短手術用時。(4)術后對患者意識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如出現躁動不安等情況,則立即對肢體進行約束,以防切口裂開。同時,注意觀察患者患肢末梢血流情況、皮溫、切口滲血情況。(5)于術后2d內根據患者疼痛情況進行個體化疼痛護理,輕中度疼痛者指導其通過深呼吸、肌肉放松等來緩解疼痛,并酌情服用止痛藥。重度疼痛者還可使用自控鎮(zhèn)痛泵鎮(zhèn)痛。(6)術后4h即可開始飲水,且根據患者生理需求指導其開展早期飲食,術后1d可進食流食,術后第2~3d進食半流食并逐漸過渡至普食。(7)術后第3d開始指導患者于床上進行髖關節(jié)屈伸訓練、高抬腿訓練,根據患者患肢功能恢復情況及早鼓勵其下床活動,活動強度循序漸進增加。
應用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評定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髖關節(jié)功能,分值愈高,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愈好;統(tǒng)計兩組術后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褥瘡、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記錄兩組住院時間。
兩組術前Harris功能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術后3個月兩組Harris功能評分均有升高(P<0.05),且護理組升高幅度尤為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arris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Harris功能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3個月 t P對照組 46 38.31±7.52 75.83±6.64 25.366 0.000護理組 46 38.74±8.07 87.51±5.83 33.225 0.000 t - 0.264 8.965 - -P - 0.792 0.000 - -
護理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5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91%(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例(%)
護理組住院時間為(15.36±4.03)d,對照組為(24.21±6.54)d。護理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t=7.814,P=0.000)。
快速康復護理是以循證醫(yī)學理念為依據并有效融合護理學、外科學、營養(yǎng)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核心在于最大程度降低手術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既往對于股骨骨折手術治療的患者,在進行術前準備時多實施術前禁食12h、禁飲6h。但禁飲、禁食過長時間會擾亂患者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致機體應激能力下降。而快速康復護理中,縮短禁食、禁飲時間,不僅能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還有利于減輕術中應激反應,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術后為患者提供有效的營養(yǎng)支持,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在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同時可對患者生理功能恢復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強化鎮(zhèn)痛護理,使患者術后疼痛得到良好控制,可提高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及康復鍛煉的主動性,從而可對下肢深靜脈血栓、褥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起到有效預防作用,同時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復[3]。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Harris功能評分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52%與對照組的23.91%相比較低,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較短。表明采取快速康復護理可使股骨骨折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使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速度加快,且住院時間縮短。
綜上所述,將快速康復護理應用于股骨骨折患者護理中,可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并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