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宏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陜西 西安 710061)
血液凈化的主要含義是將患者的血液引出身體外并通過凈化裝置,去除其中存在的致病物質,進行有效凈化,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此外,由于血液凈化的操作流程復雜,治療設備眾多,存在較大的風險,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除了要求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外,還要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并將質量控制滲透其中[2]。為此,本文將152例血液凈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將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2例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76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50.26±5.32)歲;腎病綜合征22例、腎病合并糖尿病19例、腎病合并高血壓26例、其他疾病9例。實驗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9.31±5.05)歲;腎病綜合征20例、腎病合并糖尿病18例、腎病合并高血壓25例、其他疾病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后存在的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質量管理,主要內容有加強患者的睡眠管理質量、改善飲食方式、實施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做適當?shù)倪\動等;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質量管理的基礎上進行質量控制,具體方法如下:①將血液凈化護理質量控制制度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首先,制定感染管理機制,主要內容有消毒隔離制度、治療環(huán)境管理制度以及人員管理制度等;其次,制定病例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幫助醫(yī)護人員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患者,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與護理方案;最后,血液凈化中心的綜合管理制度,要求醫(yī)護人員詳細、準確登記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據信息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分類,對于復用室和透析室也要嚴格管理和監(jiān)護,防止出現(xiàn)儀器設備損害等情況。②成立高素質的管理小組。在實際治療中,要根據科室人員組成和實際情況,成立高素質的管理小組,組內成員由護士長和優(yōu)秀護士組成,按時開展檢查工作,如患者的恢復情況、血液凈化后有無高燒、感染情況等,檢查頻率以3次/周為宜。除了日常的檢查工作外,管理小組還要定期召開質量控制會議,分析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進展。③加強感染控制力度。由于血液凈化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和感染性,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就要加強感染控制力度,保持血液凈化環(huán)境的安靜和整潔,同時還要了解患者試劑使用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計劃,保證護理操作的規(guī)范化和合理性。
觀察兩組患者的熱源反應、感染情況發(fā)生概率以及護理滿意度。
本次研究使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組間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熱源反應和感染情況發(fā)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熱源反應和感染情況發(fā)生概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方式的滿意度為97.3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6.08%,對比后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于血液凈化患者是高危人群,要想提高治療效果,推動患者的康復進程,就要實施有效的血液凈化護理工作[3]。而血液凈化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不僅需要醫(yī)護人員具備實踐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提高其中的護理質量管理有效性。在實際護理中,將質量控制進行運用與實施,在降低患者熱源反應和感染情況發(fā)生概率,提高其護理滿意度的同時,還能夠提高護理效果與護理質量,實現(xiàn)最初制定的護理質量管理目標。
綜上所述,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凸顯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及重要作用,進而保障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